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8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已经是黄昏了。但是不妨碍一支车队来到军港内,码头上的海军官兵列队相迎,一声敬礼之后,每个人都用敬仰的眼神,看着那个依旧精神抖擞的老人,稳步往前,面带微笑的招手示意,登上号称联盟海军第一战舰的“联盟一号”。实际上这艘战舰的续航能力无法跟帆船相比,沿途必须停泊靠岸,补充燃料。其前甲板上的四门105口径舰炮,加上12门775口径副炮的火力,在这个时代也不能算最强的,但是其水线之下铺设的铜板厚度,确保其作为这个时代防御能力最强的战舰。

    汽笛长鸣,“联盟一号”缓缓出港,回合先期出海的八远后,以六至八节的航速,缓缓的北上。帆船受季风的影响,蒸汽战舰则没有这个方面的担心。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直非常的明确,但是就目前而言,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战舰,只有这么一艘,其他的顶多算是武装商船。把为了军事而研发的技术,首先用在民用上,这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京师戒严已经半个月了,这个城市内发生的事情,无法隐瞒太久。确定彻底掌握了京师各门之后,朱慈烺的心情并没有太多的好转,最初的激动渐渐淡去,更多的不安涌上心头。对于朱慈烺这个皇帝来说,这些年的日子太过憋屈了。群臣把持了朝政,他能发挥的地方不多。军队方面,多亏了先帝打造的皇家讲武堂,这里头不少年轻俊彦,身后的家族甚至自己,都存了忠义之心,这才有了京师之变的基础。

    内阁大臣们自京师之变后,纷纷称病在家不出。冷眼旁观着朱慈烺的作为,本以为振臂一呼就会望风景从的文臣们,这一次集体沉默。唯一竭力上串下跳的,都是宗室。先帝留下的辅佐臣子,东宫那班人,现在都死的死,老的老,没有可用之人了。唯一还在内阁的杨廷麟,朱慈烺连下了三道旨意,也没有出山组阁的意思。

    这个时候,朱慈烺才发现自己的情况非常不妙,母亲那边的两个弟弟,很买力气的奔走,但是这俩可都是酒囊饭袋,让他们掌权等于给自己挖坑。

    京师暂时只能依靠军队来维持秩序的同时,驻扎保定的第三、四两个大明皇家步兵师,第一时间就下了旨意过去,按说半个月的时间,爬也能爬到京师了,可惜现在依旧找各种借口按兵不动。密云、通州两地的第五师,天津的第六师,情况类似。也就是说,实际上掌握在手里的军队,只有区区两个新军师。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慈烺的不安逐渐加深。这个时候把各路的情报汇集起来才发现,事情远远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心中的执念,成为太祖一样的皇帝,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美梦。

    焦虑不安的情绪日渐加深,深宫之内的朱慈烺难以入眠,在院子内盲目目的的走动着。脚步声似乎带来了希望,抬头望去,来的是东宫伴读邱致中,眼下暂时领着内阁的事务,主要还是以安定京师收拢城内各路势力为主要工作。

    “陛下!”邱致中上前躬身行礼,面君不跪的规矩,如今深入文臣之心。即便是对朱慈烺忠心耿耿的邱致中,也没有跪下去的念头。看着伴读一脸的疲惫,深夜入宫来见,朱慈烺不免露出希冀的眼神道:“爱卿有何要事?”

    从早晨起来忙碌至今的邱致中,此刻难掩困倦之色,打了个哈欠道:“回陛下,密云、通州、天津驻军新的回话来了,徐链、朱国忠两位师长,不但要饷银,还要军火。”

    此二人都是勋贵之后,因为不是嫡长子,想出人头地只能另找出路。这两位都进了皇家讲武堂,毕业后曾在当初的第一、二师短暂服役,陈燮主动退出京师后,两人因为出身成国公和定国公府,得到朱慈烺暗中大力扶持。

    没想到京师之变后,这两位居然立场摇摆,反观在京师的第一师长张竞择,则毫不犹豫的火拼第二师吞并所部后,控制了京师。两者相比,天差地别啊。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保定驻军,第三师长出身怀宁侯府的孙世忠,第四师长出身武定侯府的郭怀民,都在接到圣旨后找各种借口不肯率部进京。

    就这些人,还指望他们能阻挡陈燮的军队进京么?

    毫无疑问这都是坏消息,或者说自发动兵变,控制京师以来,就没有过好消息。这个时候朱慈烺忍不住举目南望,那个自己要称呼姐夫的人,如果在这个位子上,他会怎么做?(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六章不可避免的流血

    第八百四十六章不可避免的流血

    京师很大,人口百万,每天所需粮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长期的封闭京师不可能。

    又一个清晨来临的时候,京师各门悄然打开了,街道上依旧到处是军队,但是已经没有了兵变之夜的那份恐惧。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半个月不让出城的日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灾难。

    城门打开的消息传开了,京师各路人等纷纷涌向各个城门,争先恐后的逃出城市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身价不菲的人群。当然了,他们想离开京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城门口被拦下之后才知道,需要去大都督府领一份文牒,这才可以出城。

    大都督是谁,自然是张竞择,手握三万新军,谁能跟他抢这个位置?

    接到皇帝的旨意时,张竞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妇人之仁,百姓的死活与他何干?本不想执行这个命令,但是考虑到万一京师不保呢?自己这么做,后果会很严重,须得给自己留后路才是。所以,他想出了这个法子。收出城费,而且价格还不低,一个人五百元。能够交的起费用的人,都是一些有钱人。这些人逃出城去,对京师人口的影响不大。反过来,城外的商人只要把物资运进京师,每次交一笔过路费,就可以得到一个自由进出京师的资格。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半个月下来。京师的物价比过去涨了不下五成,只要敢把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运进城内,就算交一笔大都督府收的过路费。更大的收益还在后面等着。所以呢,这条政令出来后,张竞择很快就挣了一大笔钱。城内的有钱人纷纷想逃离是非之地,城外不乏胆子够大的商人要进来,两者相加,大笔的收入让人停不下来。

    京师还有一笔银子,就算是张竞择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都不敢去碰。那就是国库的银子。不是张竞择不喜欢钱,而是知道这钱拿了烫手。真的这么干了,那就是天下公敌的结果。就算是皇帝。也容不下他了。现在国库被军队控制的只是一堆账本,钱则藏在大发银行账户上。

    张竞择有野心,不等于他敢掳陈家的虎须,实际上张竞择参与兵变的心态纯属赌博。赌什么呢?皇帝和陈燮达成妥协。海外联盟分出大明另立朝廷。这个结果。对张竞择来说最为有利,而且在起事之前,怎么看都有很大的希望。不然你怎么解释陈公爷与内阁达成的妥协?反正都是妥协,跟内阁妥协和跟皇帝妥协,有什么不同么?正因如此,张竞择才有这个胆子。

    不能不说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天津大沽口军港,京师兵变过去的第二十天。“联盟一号”靠岸之时,大明皇家陆军第六师长朱国忠。出现在码头想。这货的爷爷叫朱纯臣,历史上没什么节操的属性,看来是遗传给他了。接到京师圣旨的第一时间,这家伙就连夜赶到大沽口,与当地的联盟步兵第三师取得了联系,达成了临阵倒戈的协议。

    陈燮刚刚到大沽口,这货就身穿一身大明皇家陆军款的蓝灰色军装,身形挺拔的站在码头上,冲着走下船的陈燮立正敬礼。至于皇帝的旨意,呵呵,那玩意现在能出京师么?

    大明帝国头号军阀兼权臣陈燮,以六十许高龄乘战舰北上,出现在京师门户天津。这个事实告诉大家,赶紧做选择吧。陈燮虽然年长,但他依旧生龙活虎。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面对朱国忠的恭敬,面带微笑的点点头,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这一下力气不大,但是足以让朱国忠把腰佝偻起来,微微低头表示驯服。

    “朱将军深明大义,此大明之幸也。一旦战端开启,生灵涂炭,皆我辈军人之耻。”陈燮很从容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尽管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没当真,觉得他很不要脸,但这真的是陈燮内心所想。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战争是要死人的,大明走到今天,不容易。

    “公爷巡视,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