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死人的,大明走到今天,不容易。

    “公爷巡视,国忠谨记在心。”这时候不表忠心,什么时候表?朱国忠得了陈燮的肯定,骨头都轻了好几两,自然讨好之言。

    “天津乃京师门户,朱将军驻扎于此,是否感到压力?”陈燮不紧不慢的又来了一句,这下朱国忠从轻飘飘的状态中清醒了,脑子很灵活的他立刻恢复军人之态,站的笔直道:“卑职确实有压力,一直担心误了国事,请公爷另择良将接任,卑职只愿归隐山林。”

    陈燮摆摆手笑道:“归隐山林是没有的事情,年纪轻轻的,怎么想到这上头去了。这样吧,安南内战之乱久矣,作为宗主国,大明不能袖手旁观。朱将军可率部自天津南下,现在铁路通到华亭新区了,全师至华亭新区港口,也不过六七天的时间。至于运输的事情,就不必担心了。军火方面,不会短了你的,能不能在安南打出一个安南候来,就得看你的能耐了。”

    对于第一个投靠陈燮的皇家步兵师长,陈燮自然不肯卸磨杀驴,但是留在天津这个要紧的地方也不可能。怎么办呢?去安南,自己打出一块地盘来,然后在那边当土皇帝好了。这已经是陈燮最厚道的待遇了,别的就不要多惦记了,免得贪心不足死的快。

    离开京师去安南这个待遇,说起来有点坑。北方人到安南那个鬼地方,有几个人能习惯的?但是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选择。要不真的告老还乡,要不就跟陈燮打一仗。两个都不选,不肯放弃权利的结果,就是去安南建功立业。

    安南这个地方。陈燮早就想动手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主要还是因为兵力上投入北美太多,还有就是京师的隐患一直都在。大明皇家陆军战斗力比起联盟陆军肯定不如。但是去打安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多谢公爷。”尽管有点淡淡的失落,朱国忠还是看的很清楚。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陈燮的嫡系,去安南就去安南吧,在那个地方好歹有兵有地盘,自己还能说了算。放眼看看大明四周。眼下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纳入联盟体系的地盘,也就是安南以及周边的几个小国了。这些小国,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主动称臣态度较好,大明一直没有去收拾。

    码头上一个白胡须的大臣步履蹒跚的迎上前来,远远地就大声高呼:“公爷此番进京,难不成要做行操、莽之事?如此。请踏在下之躯而去。”

    陈燮定睛一看。来者正是现任天津知府申佳胤,这个历史上李自成进京时殉国死节的臣子,这一刻依旧不改本心,站在了陈燮的面前。

    “孔嘉兄,陈燮要做曹操王莽,还用等到年过六旬?”一句话就把申佳胤给说的面红耳赤,气势汹汹的来了,结果发现是闹了个乌龙。连忙拱手致歉道:“下官鲁莽。”

    陈燮苦笑摇头道:“孔嘉兄坚定维护道统之心。陈某感同身受。纵观大明自太祖以来,天子与群臣权利之争从未停止。窃以为。内阁专治政权,立法、司法分立,互相监督之制,更符合大明长远之利益。此番进京,不论如何,陛下依旧是陛下。”

    这话说的很明白了,申佳胤也知道,不能再强求了,不然以陈燮的实力,就算是打进京师,坐上那个龙椅的位子,真的很难么?说来说去,还是着相了。总觉得陈燮这样的人,一定是会做一个篡位之事的乱臣贼子。

    真的要论对大明朝廷的贡献,普天之下,又有谁能与陈燮比肩?聪明人有时候喜欢钻牛角尖,但是不等于说明之后,申佳胤还会继续钻下去。默默的退下一边,申佳胤呆呆的看着陈燮一路往前,与一干面带谄媚的大明臣子相谈甚欢的场面,这个忠心的臣子内心滋味复杂。这些年大明的变化,他可是都看在眼里,能有今天的强盛,八成要算在陈燮身上。

    如果陈燮是个单纯的文臣,一系列改革对于他来说,无异于自寻死路。可惜陈燮不是,手握天下雄兵,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从无败绩。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同时是一个能力出众的文臣呢?他对天下脉络的把握,为何远远超出当代诸君呢?申佳胤迷茫了!他看不懂!

    天津一切都没有变化,大街上甚至都看不到戒严的军队,依旧是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运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京津铁路沿线成为了新的繁华点。

    停开半个月的铁路线,再次启动了,这一次出现的是军列,打头的是一辆装甲列车。亲自赶到天津的王贲,陪着陈燮坐镇天津,等候通州、密云方向的消息。

    其实按照陈燮的意思,带着一个警卫团就能北上了,可惜王贲死活不肯答应,要死要活的给陈燮拦下了。陈燮在天津坐镇的消息传的很快,根本就没有刻意隐瞒。通州驻军是第五师长徐链和一个步兵团,原本防御的对象是辽东方面,一看军列出现在通州城外,立刻派人出来相迎。遭遇大明海外联盟步兵第三师长施乐行之后,徐链立刻表示愿意投诚。

    施乐行也没有难为他,就提出一个要求,一干第五师高级军官自觉组团赴天津旅游吧。

    不是大明新军太烂,而是陈燮的名字威力太大了,所到之处,军队体系内没人敢于直面一战,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这个事情。就拿徐链来说吧,京师兵变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完蛋了。陈燮还活的好好的,哪个想不开的家伙要搞兵变?得知是皇帝主导的兵变之后,立刻做出决定,按兵不动。如果陈燮留在华亭,只是派兵来打,他就退到密云,在不行就往长城之外退。反正是捏着手里的军队不放,到时候手里总有点本钱不是。

    可惜他的算盘在听到陈燮亲自抵达天津之后便破灭了,一个旅的兵力,想跑都跑不过山海关杀来的骑兵联盟第一师。这还搞个屁啊,赶紧的主动放下武器好了。说到底,还是陈燮这个人对于新军体系来说,实在不是正常人可以对抗的存在。不是说陈燮是刀枪不入,而是因为陈燮过去的辉煌历史,在军队体系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这么说,不管有没有“皇家”这两个字,只要是新军,就别想在陈燮的面前硬气。这个军队的魂,都是陈燮给的。

    陈燮是不希望流血的,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九月初十,陈燮至通州,城内官员出城相迎之时,一人站在城楼上,白发颤抖,振臂高呼:“陈思华,汝受先帝之厚恩,如何行此叛逆之事?”

    陈燮抬头看着城上之人,并不人士,乃问身边人等。无人得知,最后还是徐链这个带路党上前说:“兵部侍郎金铉,也就是现在的总参副参谋长。此番奉旨来通州,要求卑职进京,卑职称病不去,借口军需不足,粮饷缺口较大。”

    相比于唯唯诺诺的徐链,陈燮更为欣赏城头上的金铉。可惜,欣赏归欣赏,这种仗义死节的忠良,往往也是阻挡时代前进脚步的绊脚石。这种死心眼比起来,陈燮更愿意和那些灵活的大臣合作,这个跟节操无关,仅仅与大明的事业有关。

    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的金铉在李自成进京的时候,选择了投金水河殉节,既然有投河的勇气,为何没有引刀杀贼的魄力呢?

    陈燮默默的看着城头上的金铉不说话,对于这种气节颇高的大臣,陈燮毫无办法。说的难听一点,他们不知道变通。说的好听一点,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不管怎么说,总是能令后人肃然起敬,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没什么用处。

    陈燮还是迈步走向了城门,金铉毫不犹豫的呐喊一声:“回头是岸啊,公爷。”说完,纵身约下城头,一头白发在风中散开,飘舞!(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讲道理是没用的

    第八百四十七章讲道理是没用的

    很壮烈的场面,但是毫无意义。躺在地上的尸体下,一大泊鲜血,在阳光下如此的刺眼。但是没有任何人停下脚步,匆忙的家仆出现,抬走尸体之时,留给陈燮的是无奈和悲愤的表情。这是早就准备好以死相阻,可惜,陈燮不会停下来,当个人的德操对历史大势形成阻碍之后,这个人的或许会得到一声赞叹,但是冷静的人会在遗憾之余表示不屑。

    也就是说,个人的德操未必就一定能与他的能力成正比。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德操不算太高,但是愿意跟随大势去动的人,陈燮认为他们对这个国家的作用更大一些。理由很简单,他们尽管是被利益驱动着去做一些事情,人类的进步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