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9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的登陆地点选在了恰纳卡莱,这里面对地中海,本身就有港口。登陆的过程极为顺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舰炮的轰击之下,抵抗仅仅吃持续了一天就崩溃了。登陆之后的明军,沿着海峡推进,彻底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巡洋舰队穿过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盘踞在此的敌军船只和舰队,遭遇灭顶之灾,不投降就击沉。但是在这片海域内,海军意外的没有俘获一艘大一点的船只,尽管土耳其人的装备落后,战舰也就是垃圾,但是他们的却一直在战斗。一周之后,登陆明军在班德尔马击溃了三万土军,扫清了向前的障碍。

    嘴里叼着一支卷烟,张广德眯着眼睛,站在战舰的甲板上,指着海岸上的那座城市道:“看见没有,那就是伊斯坦布尔,欧洲人更愿意叫君士坦丁堡。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这个城市发生过多次激战。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浸透了鲜血。”

    陈平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看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难怪父亲给非洲军团的指令很明确,占领这里,并且是长期占领。这一片海域,在大明出版的地理书上很明确的指出,黄金水道!

    现在,这里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占领这里之后,两个国家之间就算结下死仇。这一点,陈平不介意,张广德也不介意,大明似乎也没人介意这个所谓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现在的大明思维就是,好的地方就该抢过来。很奇葩的逻辑,但是人人都觉得应该这样。

    战舰猛烈的颤抖,在甲板上捂着耳朵都难以承受巨响的轰鸣。明军对于作战的目的好不掩饰,土耳其军队的防御也非常的明确。就是坚守这个城市,让敌人的血流干。

    “听说非洲军团下达了命令,城破之后的三天内,宪兵不会出现。”陈平很平静的一句话,张广德却非常沉重的点点头:“是啊,很残酷!但这也是没道理可讲的事情,为了守住这个城市,土军至少集结了三十万人。我军骑兵和步兵加起来,也就是十五万人。这么多兵力,后勤补给只能尽量就地解决了。”

    炮火将登陆的海滩打成了一片火海,沿岸所有军事目标,都遭到了炮火的洗礼。为了这次战斗,明军投入了新式巡洋舰十六艘,老式风帆战舰五十艘,运输船只上千艘。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最近在地中海地区各港口抢来的。

    “不知道法国人知道我们在巴尔干登陆,会作何感想?”张广德多少有点郁闷,本来他更希望能先打法国的,但是经过仔细的站前谋划,还是决定先打伊斯坦布尔。占领这里之后,迫使奥斯曼土耳其投降,明年再收拾法国不迟。

    总而言之,这一场战争,至少要持续两年。到时候整个欧洲都将在大明的刺刀面前卑躬屈膝,大明将迎来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登陆的小船靠岸了,炮火停止了,突击的士兵背着装备,奋力的往岸上奔跑。轰轰轰,零星的炮火响了,这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还在在战斗。可惜的是,这些军队的武器太落后了,残存的大炮很快被递进射击的风帆舰队用大炮敲掉。

    登陆之后的部队,立刻向四周拓展,建立一个稳固的占线。海面上的运输船上,丢下来一块又一块的预制件,一条简单的栈桥在工兵熟练的忙碌中成形。这么多军队,单单是消耗的弹药,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没有码头肯定不行。

    “看来我们只要在船上呆三天的,等到城破之时,我们进皇宫痛饮。”(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六章

    第九百零六章

    张广德的判断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对伊斯坦布尔的进攻难度,超出了战前的判断。出现错误的地方,主要是体现在对敌军战斗意志的理解错误。历史上的土耳其,能够以“欧洲病夫”之名存在,而且一直没有被殖民化,可见这个国家就算渣,军队的战斗意志还是很强。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与俄国打了N次战争,也没见俄罗斯占领念兹在兹的君士坦丁堡。

    非洲军团集中了十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兵力,在南岸扫荡的是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这么多的兵力,运输是主要问题。好在有了埃及这么一块跳板,通过抢劫获得大量的船只,这个问题勉强算是解决了。

    进攻的第二天,登陆作战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怎么说呢,地方太小,很难投入太多的兵力。一次投入一个步兵师,登上海岸后,土耳其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排着队伍,跟着鼓点,端着滑膛枪的士兵,悍不畏死的向滩头阵地发起了冲锋。

    尽管海面上的舰炮不停的开火,但是这些士兵似乎不知道畏惧,一波接一波的继续向前。登岸部队打的很艰难,凭借着临时拉起的铁丝网以及舰炮的掩护,激战整整一日,死伤无数的土耳其军队几度冲上阵地,天黑前的关键时刻,海军把一百多挺重机枪运上了岸。

    改变战局的不是密集的炮火,那玩意只能阻断射击,敌人逼近了阵地,舰炮也只能干瞪眼。但是重机枪就不一样了,关键时刻喷射火舌,一片又一片的士兵在这种杀人利器面前倒下。汹涌如海啸一般的进攻被打退了。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天的战斗,土军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元气大伤的土军,在这一天的战斗后,没有再次发起进攻,转入了防御。

    这一天的战斗。率先登陆的步兵第三十师,一万两千多人先后登陆,次第投入战斗,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伤亡为代价,守住了这一片登陆场。

    打退土军之后,激战一日的登陆部队来不及休息,连夜清理阵地前的尸体,加固阵地,不断的向前拓展登陆场。工兵更是彻夜不眠的工作。扩建码头,修更多新的临时栈桥。伊斯坦布尔有港口,但那是土军重兵把守的地方,并不适合作为登陆场。

    入夜,登陆场灯火通明,阵地前的枪声依旧在零星的响,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土军却不屈不挠的进行小规模的骚扰。登陆部队一边小心的工作。一边还要应付这些骚扰。

    天明时分,战场上突然恢复了安静。土耳其军队没有再继续动作。明军总算是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一艘接一艘的船不断的逼近海岸,用小船,或者进入港口,将人员和物资运上岸。这一日,明军的进攻由新登陆的部队发起,意在扩大这一片区域。

    整整一日忙碌之后。三个步兵师次第登岸,并向四周扩张。登陆场距离城市还有几公里,完成登陆之后的部队,必须立刻投入战斗,向四周扩展空间。

    张广德和陈平登岸的时候。已经是战斗的第六天。临时码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货场,到处都是露天堆放的物资,简单的盖上雨布就算是有防护了。登陆场一片杂乱,血腥的气息呛鼻。这时候还有船只在不断的靠岸,八个步兵师分两批运抵,这批船队必须尽快的完成任务,离开这一片水域,免得挡了下一批船只的航线。

    跟着两人一起上岸的还有伊布拉欣,他的作用自然是劝降了。连续一周的战斗,一万多土军被俘。伊布拉欣要去把这些人拯救下来,从大明恶魔的手里,将这些人拯救下来,成为他今后军队的班底,然后带着这些人登船,回到南岸,拉起一个新的政权。

    怎么说呢,总是会有人愿意改变初衷的。对于伊布拉欣来说,尽管剧本和阿卜杜拉说的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无法选择,做和不做的结果截然不同。他可以选择不做,这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帝国的那个贵使,不会留着一个浪费粮食的土耳其贵族的。既然不想死,那就只好做,捏着鼻子也要做下去。尤其是看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的一幕,恶臭的味道让他这一辈子都决定不再吃肉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道理很简单,要么自己死,要么陪着大家一起死。

    选择题太简单了,一点都不难做。伊布拉欣投入了工作,在俘虏中找到了一些故旧,跟他们触膝谈心,忙活了三天下来,成果是三千多人的军人愿意投入他的麾下。伊布拉欣说服这些人的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看见了,由于当今苏丹的愚蠢,帝国招惹了不该招惹的敌人。大家看看吧,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正在地狱一般的烈焰中挣扎。

    这个现实的问题,大明陆军登陆部队中有一个独立炮兵团,24门105大炮正在不停的轰击远端的城市。还有更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