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事章程经过反复修改,资政院的职权才最终确定下来,作为中央最高咨议机构,国家每年的收入支出、法典朝章、公债税率及皇帝交议之事,均经议员议决后,会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除了正式国会才有的修宪立宪权,其他权力一应俱全,包括国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绝非后世蔑称的橡皮图章。

    另外,资政院的会议分为常会和临时会两种,常会每年一次,会期三个月,临时会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体下来,资政院的筹办工作还算顺利,它的诞生算不上开天辟地,却多多少少是一件国人皆闻的大事,无数双眼睛正睁大了盯着它的降生。

    尽管这个保留了某些君权特征的准国会,更像是个新旧杂交的怪胎,但已经是当时各界最大的公约数,这一新生的事务是否能落地开花,还有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就群众的反应看来,资政院被寄予了厚望。

    其中就有叶开。

    “皙子,资政院就要开了,朝廷正在核定钦选议员的名单,结果总算在今天下来了,资政院的总裁有两个,一个是贝子溥伦,另一个是大学士孙家鼐,我被委派为副总裁,也算忝居其中。”

    编修馆议事厅里,叶开和杨度面对面,他们聊得话题也很应景,自然是资政院。

    “哦?那恭贺良公。”杨度道喜,叶开推了推手,只不过摇头笑笑,“什么总裁不总裁,这可不是我要跟你说的。”

    一听这话,杨度打起了精神,叶开接着道:“各部各院都有名单,咱们编修馆也不能落下,想来想去,我向摄政王推荐了你。”

    听到这个消息的杨度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钦选议员必须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而他这个宪政编修馆的帮办,充其量也不会是个四品官。

    “良公,这恐怕不妥吧?”杨度倒不是真的要拒绝,只觉得这担子太大,而且朝廷同意的成功率也不会很高。

    “摄政王应允了。”叶开微笑:“皙子,你不用推辞,这大清官场没人比你更合适了,与其在外面做旁观者,倒不如亲自进去瞧瞧,咱们的议会要想办好,就需要你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再有,你和民选议员那边联系广泛,我知道这议会开会虽然不会一团和气,但一定不能出什么乱子,有你在,正好当个中间人。”

    叶开最担心的是这会议该怎么开,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要是资政院开成乌克兰或者湾湾省那样,一言不合,动辄拳脚相加,这样的场景简直让人笑话,整个流程也因此陷入瘫痪,而在宪政不成熟阶段,这样的事几乎不会避免。

    “这。。。。也罢,皙子恭敬不容从命”

    叶开坚持,杨度也只好同意。

    “太好了,有你在资政院,我在那定然不会觉得孤立无援。”

    满意的笑了笑,叶开接着说道:“对了,皙子,还有一件事要委托给你。”

    “良公请讲”

    叶开直接说道:“西藏动乱虽然刚刚平复,但人心不稳,动乱频频。这些年来,中央权力式微,各地匪首趁机起事,不光是西藏一地,新疆大部,内蒙,川滇,西宁,大小叛乱数不胜数,着实令人头疼,况且,这些地方民风彪悍,背立中央日久,兵戎相见未必是上上之选,所以为解边患,我有一个打算,皙子先听听合不合适?”

    杨度注目而视,叶开续道:“解决边患,应以立法为先,等资政院开院之后,在会上要首推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要义我已经草拟好了,皙子看看。”

    叶开从身上掏出几页纸,递给了杨度。

    “《反国家分裂法》?”

    醒目的标题顿时刺激了下杨度的眼球,顺着标题往下看,他是越看越惊人,如果说上次的《集会游行法》还只是写了几条大概的要求,那么这次的《反国家分裂法》就已经具备完整法令的雏形了,杨度暗暗有些赞叹,平日里外人都推崇自己是个法律专才,那眼前这位编修馆的总理大臣,也比不遑多让啊。

    “立法的事,就需要皙子操劳了。”叶开拱了拱手。

    “既是利国利民之事,杨度决不推辞。”收回目光,杨度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那好,此法一成,就等着皙子在资政院上大放异彩。”

    叶开笑笑,内心深处却悄无声息的叹了一口气。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一条正确温和的道路上走下去,而不是演变成历史上的那一幕,立法者带头违法,执法者被民粹淹没。

    “多难兴邦,接下来,但愿不是一场荒唐闹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

    (第二更)

    资政院即将设立,整个京师都跟着喧闹起来,然而这偌大的北京城中,只有一个地方却有如寒窟,乍暖还寒季节,充满了萧条荒凉味儿。

    庆王府的落败跟他的主人境况息息相关,除了领班军机的身份,奕…劻已经拿不出像样的权力,即便是这个空头衔,也在载泽戴鸿慈的大肆攻伐下,变的日渐鸡肋。往日那种车水马龙,省官进京必谒庆王爷的场景已经在大门前消失了好久,“庆记公司”开到这,除了濒临破产也所剩无几。

    资政院钦选议员的名单,五大军机中奕…劻又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他虽然安于其事,不闻不问,但他那大儿子,贝勒载振却急得团团转,一个劲的冲奕…劻嚷嚷着。

    “反了反了,他载沣真是反了,钦选议员这么大的事,都不提前知会一声,还真把自己当成了皇上了!”

    载振愤愤不平的咧咧道,真要论起皇族中的地位,他也不逊于载沣,两人的父辈都是铁…帽…子…王,将来袭了爵,自己也能当个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但压郁闷就郁闷在人家是一步登了天,自己却丢官免爵,沦为庶民,巨大的落差摆在面前,载振一想起来就垂头顿足,而这次的资政院钦定议员,不仅没自己的份儿,就连阿玛也被载沣当成了摆设,这让他如何了得,心中活活憋着股气。

    载振的声音越叫越大,而卧在榻上的奕…劻却置若罔闻,自顾自的抽着福寿膏,烟香滚滚中,把前者的抱怨完全当成了耳旁风。

    “阿玛是老佛爷选的辅政大臣,载沣也是老佛爷选的摄政王,他有什么权力罢阿玛的官?这朝廷无论如何也不能没有阿玛!”

    载振说完,瞥了瞥奕…劻,后者仍旧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不由得翻了个白眼,“阿玛,咱都快被赶出朝廷了,你也不想想办法?”

    “铛铛铛”

    奕…劻狠狠地敲了敲手里的烟枪,把里面的灰烬弄在玉碗里,脸上终于起了一丝反应。

    “想办法?吵来吵去,就有办法了?真是个不成器的混账!”

    知道老爷子生气了,载振这才慌忙闭上嘴。

    奕…劻半躺起身子,把辫子一甩,急口叱道:“叫你在天津做买卖,买卖都做好了?”

    “阿玛,这做买卖哪有做官舒坦啊。。。。”隔了半天,载振小声为自己辩解道。

    “你啊你,老佛爷真是眼好,多亏了没让你当皇上!”

    当年光绪病危,奕…劻和袁世凯曾以“立长君”为名预谋推举载振当皇帝,不过计划进行到了最后,还是慈禧棋高一著,提前把溥仪抱进了宫中,也断了奕…劻等人的念想。

    “就你这样,当了皇上,不见得比载沣做得好!”奕…劻这下说了重话,载振顿时就脸上挂不住了。

    “阿玛怎么就知道自家的种儿不如。。。。。。”

    奕…劻摇了摇头,都怪自把这个儿子当成宝贝疙瘩了,越来越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把烟枪扔在了茶几上,老脸一沉,问:“知道你当初为什么丢官吗?”

    奕…劻的问话结结实实在打载…振的脸,当年清廷预备改东北为行省制,派时任农工商部尚书的载振和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出关考察,两人路过天津时,由袁世凯党人、天津巡警总办段芝贵伺候,一次载振在天津大观园戏园看戏,见天津女伶杨翠喜,顿感惊艳,赞不绝口,段芝贵眼疾手快,遂以一万二千金将杨翠喜买下,献给了载振,东三省成立后,段芝贵署理黑龙江巡抚,3月,汪康年的《京报》载文披露此事,顿时轰动京城,是年5月7日,瞿鸿禨门生、御史赵启霖弹劾段芝贵以歌妓献于载振,从而获得黑龙江巡抚,慈禧太后诏命孙家鼐彻查,载振紧急将杨翠喜辞退,孙家鼐复命查无实据,16日,赵启霖反因“奏劾不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