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謇皱了皱眉,不看好。

    “謇公的担忧,本督清楚,这次不是以官府的名义筹集公债,而是银商联合会,联合会拥有货币发行权,还有铸币权,回收权等等,实力不容小觑,眼下联合会正在发授新银币,白花花的银子从他们那里出来,老百姓见了自然买账,信誉要高得多。”

    叶开极力说服张謇,联合会的招牌一定要打响,这是一次好机会,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第一笔不小的业务。

    “良督要试一试?”

    叶开点点头,“謇公可愿驻我一臂之力?”

    张謇默认。

    说了半天,钱的事情终于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人的问题了。

    “浦东新区设立后,不按照现有官制设立管事机构,毕竟新区比其他地方要特殊的多,我打算仿照英美租界的工部局,法租界的公董局,设立一个最高董事局,由政府委派一位总董负责常务事务,董事局还有董事若干,除了官府委派外,一部分可以由新区的百姓自由推戴,局下面设立各办事处,总之,比照着英法的例子,机构要精简一些。”

    叶开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新区管理部门,沾染清廷的官僚习气,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吧。

    “这个董事长,我打算让謇公来当。”叶开郑重其事的说道。

    “老朽?良督高看了,老朽垂垂老矣,不堪大用。”张謇摇了摇头,算是婉拒。

    “謇公不愿意么?”

    “良督恕罪,老朽手头杂事颇多,实在脱不开身,南通的一片产业,还有咨议局的事务,有负良督的重托了。”

    “也是”叶开想了想,没有字继续追问下去,张謇身兼多职,让他抛下手头一切活儿,道荒芜之地来开垦,的确难为他了。

    “良督,这个总董的位置,有人比张謇更合适。”张謇忽然道。

    “謇公请说?”

    “上海总商会协理,浙人朱佩珍,商会中,他产业最大,年岁最高,通晓金融,实业,有他来做这个总董,良督的大业就成功了一半。”张謇缓缓说道。

    “朱佩珍?”叶开对此人有些陌生。

    “朱葆三年逾花甲,德高望重,是沪上当之无愧的商业领袖。”謇公接着道。

    “好,既然是謇公极力推荐的,想想应该错不了,不过,此人能来吗?”对于这样的实业家,请得动请不动,叶开心里打鼓。

    “这事好办,我和葆三兄相识甚久,商场上联系颇多,等回去之后,我就代良公亲自登门拜访一次,或许能卖我一个面子,出山做这个新区的总董。”

    “太好了,那。。有劳謇公了。”叶开郑重的拜谢,搞建设这种事,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

    “良督客气。”张謇笑笑。

    钱和人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剩下一件事,吸引商家投资办厂。

    相比与前两个问题,以叶开的眼光来看,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就两个字。

    政策!(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阔斧

    (第一更)

    水往低处流,商往钱处看,无论中外,还是古今,只要有利可图,那些“见钱眼开”的商人自会嗅着金钱的气息,一路而来。

    而政策两个字,就如同喷香的肥肉一般,是最诱惑的条件。

    地皮免费使用,三年免税,逐年递增,这三条政策一旦公布出去,自然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就等于说在这里办厂经营,几乎是零成本,再加上浦东临近上海租界,交通状况四通八达,市场近乎包揽全国,辐射世界,种种有利条件夹在一切,浦东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就如张謇所说,叶开开出的这几个条件,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廉价地步。

    叶开有信心,眼前的蛮荒之地,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天换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作业声,变成真正的黄金口岸。

    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傍晚时分,叶开一行人回到了华界,当然,他们这次可不是为了上去观光,同行的人中有轮船招商局测绘学堂的技术人员,将近一天的时间内,叶开取得了几份粗略的数据,包括水文,地形,地质之类的,面积不大,但很有参考价值,在这份简易地图上,叶开正和周金箴,蔡乃煌,李平书三人,商讨着筹建新区的事宜。

    “朱佩珍?”

    叶开提到的这个名字,他们三人都有耳闻。

    “张謇今天向本督推荐的,你们是本地的父母官,觉得怎么样?”

    “合适”

    周金箴首先点头,“朱葆三是几十年的老商办了,在商界影响极大,连洋人也很敬重。”

    据说租界内仅有两条路是以华人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条便是朱佩珍路,管中窥豹,可见此人的分量之大。

    “你们觉得怎么样?”叶开转向了蔡,李二人。

    “朱佩珍的名声我们也有所耳闻不瞒制台大人,卑职在调任上海道台之前,这个人就是上海华人商界的老资格了。”蔡乃煌说道,李平书也跟着点头,“謇公推荐的人肯定合适。”

    作为老一辈华商,朱佩珍比现在的商办都要高出一个辈分,真可谓是老资格了,而叶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此人在洋务运动之前就开始在上海混迹,白手起家,风风雨雨几十年整的了现在的家业,旗下的产业涉及生纱,棉纺,火油,金融,保险,种种行业,算得上家大业大,而一般来说,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实业家,多少有一份家国精神,算的上“儒商”一类的,既然是张謇推荐的,那由他来做这个新区总负责人,确实要比其他的正牌商人合适的多。

    “那好,如果朱佩珍答应,那这个董事局总董就由他来做吧,另外,蔡委员。。”叶开看了看蔡乃煌。

    “卑职在”

    “本督计划将苏松太道衙门裁撤,那蔡委员。。就屈身一下,做这个董事局的第一董事吧。”叶开说道。

    蔡乃煌心里一动,却是松了一口气,自从几个月前颁布紧急状态以来,大小事宜都是由制台大人亲摄,他这个上海道台实际上就是空气,说是名存实亡也不为过,当这个董事,虽然品级降了不少,但实权却抓在手中,可谓暗降明升,再说,股票风潮那么大的事,他这条命都是制台大人救得,没有他,哪还有现在的乌纱帽啊,蔡乃煌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做官,总要做到与时俱进嘛。”叶开拍了拍蔡乃煌的肩膀。

    “制台大人教诲的是,卑职没有意见,只盼着能多尽一些力,把制台大人挂念的事干得漂漂亮亮。”反应过来,蔡乃煌赶紧表态。

    叶开没有接嘴,继续说正事:“关于招商引资的事,我想让李委员来负责,李委员你觉得如何?”

    李平书倒比蔡乃煌干脆了许多,直接道:“大人请吩咐。”

    叶开道:“本督打算筹备一个浦江招商局,你来当这个督办,专门负责新区即华界内招商引资的事情。凡是在新区落户造厂的,要先到你这里注册,备案,审核,登记,有此等意愿的,也可以向你这里咨询。招商局的办事章程由你来草拟,人员也由你自行挑选,本督概不干涉,等一切都弄好后,呈交我审阅一遍即可。”

    李平书也在商场内浮浮沉沉了半辈子,对这一套流程自然不陌生,叶开在人手不多的情况下,只能这么人尽其力。

    “卑职领命,只不过。。敢问一声,制台大人需要多少天筹划此事?”看来,李平书很快就进入了这个角色。

    叶开道:“尽快”,想了想,又说:“半个月可否?”

    李平书道:“卑职尽力”

    叶开点点头,他虽然是发号施令的人,但和这三位商界人士比起来,算是外行人,所以外行人管内行人,自然急不得。

    会议结束后,三人的分工也有了大致方向,蔡乃煌主要负责新区的前期建设工作,李平书主管招商引资,而周金箴仍旧负责货币改革的具体事宜,因为前两人另有其用的缘故,旧币回收的重担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想想也算是分工明确。

    。。。。

    第三天,叶开以两江总督的名义,正式宣布新区筹备的消息,与此同时,向社会公众印发了《浦东新区招商引资暂行条例》

    《条例》给予落户商家极为优厚的条件,主要面向所有华商,而此前独霸上海的外国资本却被挡在了门外,如果想要分一杯羹,除非一个办法,中外合资,且比例不得高于49%。

    八天后,招商局在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