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后心术-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说得支支吾吾。

    皋璟雯耐不住性子,逼近一步道:“乱了秩序?就算是做了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儿那也是京兆衙门该管的事情,怎么也不能劳驾你刑部侍郎当街追赶啊!”

    李玄抖得更加厉害。

    齐清儿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默不作声。

    拘在地上的老人也一直都没敢抬头,只有凌乱的白发扫在地上。不过当皋璟雯提到京兆衙门的时候,老人双肩抖动了一下,似有话要说。

    齐清儿见状,忙挪步向前,欲将老人扶起。

    手指触碰到老人的肩膀的时候,齐清儿只摸到了骨头,无助颤抖的老骨头。齐清儿心中不免感到寒凉,缓声道:“公主和祁王都在,李大人不会再拿你怎么样,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老人直起了上半身,犹豫了一会儿,忽然跪行至祁王和公主之间,然后又整个人伏在地面上,用无比沧桑的声音道:“求求王爷和公主,救救滨州的百姓吧,滨州刺史年年强迫百姓上缴重税,连两年前的赈灾粮都没有发放。滨州的百姓至今都没能吃上一粒粮食,村里的人很多都快饿死了。草…草民也是没有办法,想着来京城一趟求求官人,或许还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老人说着哭泣声不断,很快便泣不成声。

    此间,齐清儿留意着地上的李玄,听着老人陈情,此时此刻的他竟没有一丝要阻止的意思。

    这便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既然老人只是来京告状而已,他刑部的侍郎怎会参与其中,还当街追赶,难不成是追赶着老人去京兆衙门吗?显然不是。

    皋璟雯眼睛一亮,立马冲着跪在地上的李玄,大声道:“滨州刺史不顾百姓安慰,为一己私囊,这就是你说的我朝该有的秩序吗?你身为刑部侍郎就是这样对待进京告状的黎明百姓的吗?!”

    李玄只是听着,跪在地上纹丝儿不动。

    更没有要辩解的意思。

    齐清儿看了一眼将手别在身后站着的祁王,突然觉得这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戏,故意做给公主看的。

    又是谁安排的这场戏呢?

    齐清儿暗暗思考,思绪飞快的转着,杏眼小心地从祁王的双眸间滑过。

    难道是他,他想引起公主对刑部的注意,让公主认为刑部故意不让老人去京兆衙门告状。可他这么做又为了什么?

    难道刑部真的在滨州刺史鱼肉百姓一事上,私自包庇。

    细细想来,滨州可谓是一个大洲,方圆上千里。这么大个地方发生了官府鱼肉百姓,强制剥削的忤逆行为,怎么也该传到了皋帝的耳朵里。更何况赈灾粮还是两年前旱灾的时候,朝廷发放下去的。

    滨州刺史贪了这么大一笔,害得滨州民不聊生,至今已有两年之久,京城当中又怎会没人知道。

    除非。。。。。。

    齐清儿忽然想到昨日在舞台殿外的一幕。

    当时的凌王显然是在故意挪开皋璟雯的注意力,好让另一个刑部侍郎将那所谓的犯人带走。

    在公主相问犯了何罪的时候,那刑部的侍郎就答得吞吞吐吐,眼珠子乱转。

    如此想来,齐清儿眼睛一亮。

    若不是有人在京城当中帮衬着,想那滨州的刺史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刑部亦是凌王的党羽,那么此事当与凌王脱不了关系。

    想到凌王的刻薄,齐清儿开口道:“李大人适才对着这位老人拳打脚踢,看上去倒像是要阻止老人到京兆衙门告状呢!”

    说罢,又瞄了祁王一眼。

    他低头把玩着手里的一把古檀垂玉画扇,桃花眼中有道微光闪过,薄唇角细微的抽动了一下。

    齐清儿的话一落,皋璟雯立刻来了更大的火气,“我说呢,要追赶刁民也是京兆衙门里捕快做的事情。好个李玄,竟敢欺骗本公主,这个进京告状的老人,本公主管定了!”

    随即又对着老人,稍稍温了声,道:“我带你去京兆衙门!”说着便将叩头在地的老人扶了起来。

    祁王眼中的微光这才明明晃晃地消失了,走到皋璟雯跟前,泰然道:“我一向不太爱管朝中的事情。但眼看北际山雨欲来,天色阴沉,这京城的天气向来是说变就变,我可以陪璟雯到京兆衙门一趟。”

    皋璟雯望了望北际的天,又看了看面色已有些泛白的齐清儿,对着祁王道:“那就有劳俊昇哥哥了,适才还要多谢哥哥出现得及时,不然还真要被这个有眼无珠的东西押去刑部天牢呢!”

    说着狠狠瞪了跪在地上的李玄一眼。

    祁王也未回话,只叫来了随身的马车,让齐清儿,皋璟雯,老人等人相继先上了马车。

    自己留在最后一个,上马车前,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玄。

    李玄也站起身,回看了一眼。

    之后,拍了拍膝盖的上泥土,目送祁王的马车前行片刻,然后往马车相反的方向走去。

    马车内甚是宽敞,还烧着一个十尺高的炭炉,车厢内的温度极好。

    然老人万万没有坐过这样的马车,看看镂木锦绣的内设,一直低头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还是选择跪在了马车内的木板上。

    怎么劝都不愿意起来。

    无奈,齐清儿细细问了老人的背景。

    方得知此老人姓方名舟,方舟,千里迢迢步行至京城,不但为了告状,还是来寻亲的。原来就在半年前,他的儿子方远就曾带着滨州父老乡亲的希望到京城中来寻旧帮助。可是半年过去了,人未反乡,更是失了踪迹。

    方氏呜央央,哭诉不断。

    齐清儿见其实在可怜,不停的安慰。皋璟雯则是气得将这个刑部大骂一遍。而祁王依旧不动声色,表现得事不关己,靠在后板上闭目养神。

    马车缓缓向京兆衙门驶去。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皋璟雯下了马车第一件事就是击鼓,鼓声震天,很快就有衙门的府役出来开门。

    一边大声吆喝,“何人鸣冤,也不看看时辰,都什么时候了,明儿再来吧!”

    皋璟雯将鼓槌丢到了府役跟前,大声道:“纯净公主在此鸣冤,怎么知县大人没空审理吗?!”

第八十二章,棋局待定

    府役定眼一瞧,可不是纯净公主吗,这后面还跟着祁王呢。

    连忙将那红色铜锣大门大大的敞开,又行了大大的福礼,“小的眼拙!纯净公主,祁王殿下。。。。。。”又停了一会儿,看了看齐清儿和方氏一会儿,“请,里面请,小的这就去回禀知县大人。”

    京兆衙门从来都是平民百姓前来鸣冤。

    突然来了这几位,站在京兆衙门的大门口显得异常的不协调。

    皋璟雯她本就是心疼百姓的主,瞧了一眼方氏,抬起脚就往京兆衙门的审堂中去了。

    这架势可谓是要替那滨州的百姓做了主不可。

    祁王仍然平心静气,只是当他的目光扫到皋璟雯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丝正和他意的感觉。

    齐清儿领着方氏,细细给方氏指着脚下的路。

    余光却不时落在祁王身上。

    她倒是想看看,他要如何操纵接下来的局面。

    几人纷纷坐进了审堂,府役见是贵人均也不敢怠慢,早早地上了暖座和暖炉,点上了满堂的油灯。

    外面暮色已降,寒风乍起,带着暴雨前的血雨腥风向整个京陵城倾扑而来。

    等了片刻,京兆县令沈氏在府役撑着的油纸伞下进了审堂,深蓝色的官服上星星点点粘上了几颗豆大的雨星子。

    沈氏一一拜见公主和祁王,方才坐上了审堂的主坐。

    明晃晃的橘色光下,沈氏的面容疲惫不堪。但贵人之前,又不敢有所松懈,硬撑着严谨的态度。

    方氏跪下,把那滨州的灾情,和百姓的疾苦,以及滨州刺史欺凌百姓的罪状一一陈述。

    皋璟雯在一旁听着几次怒骂滨州刺史。

    齐清儿自知自己人微言轻,也不便多说什么。且沈县令也命人在旁着实纪录,公主祁王面前做得非常公正,无刺可挑。

    末了,滨州案情陈述结束之后,祁王忽然开了口,“沈大人,方氏千里迢迢徒步进京,在京城当中尚无落脚之地,且外面山雨磅礴。还望大人暂时留住方氏于府上,也可免去他饥寒交迫之苦。”

    沈县令忙笑道:“那是自然,祁王殿下大可放心,小的即刻就给方氏安排。”

    跪在地上的方氏听到自己不用再露宿街头,当地又磕了好几个响头。

    齐清儿侧头往祁王的方向看去,只见他眉宇低垂,神色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