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今城门已经关闭,料想方大人应该便是在城中某处落脚了吧?”

    孙夫人点点头,“应该是如此,听方大人所说,明日里还要去威海卫看一看,今日晚间又出不得城去,应该便是在城中某处歇息了!”

    方岳贡的事情平白使得众人的谈话多了一丝尴尬。好在没多长时间,孙世宁洗漱完毕,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蹦蹦跳跳的出来,他倒是认得朱平安,一见面,便扑到朱平安的怀中,大声喊道:“平安哥哥,上次你便说要让我做武将,学弓马打鞑子去,不知说话还作数吗?”

    一句话顿时将众人逗得前仰后合,整个府邸中也因为孙世宁这个孩童的存在,平添了无数的活泼和热闹。

    孙夫人忍住笑意,绷起脸来,“世宁不得无礼!”

    孙世宁一歪头,却是丝毫不理会母亲的斥责,“平安哥哥当日可是亲口许诺于我的,他可是顶天立地的好汉,难不成还会说话不算话吗?”

    朱平安笑意融融,抚摸着孙世宁的小脑袋,“世宁已经给我封了一个好汉的名号,我哪敢食言啊!”

    扭头对孙夫人说道:“世宁这一说,小侄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再过几月,卢少保便要到登州讲武堂任教导主任一职,乃是为我大明官军培养军官的所在。数月之前,他在来信中建议小侄在讲武堂中开设童子班,一面讲授经义,一面授以兵事,如此长期施教,使其能文武双修。如今登州不少名门和武家已经将子弟送了过来,不知夫人可愿意让世宁去这童子班中修习呢?”

    孙夫人倒不是拘泥不化的人。孙传庭虽是文官出身,家中长子孙世瑞也走的是科举一途,但这幼子孙世宁却是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对其父亲更是崇拜有加,如今难得朱平安也极为喜欢他,推荐他到卢象昇的门下,孙夫人岂有不愿意的道理呢!

    看到母亲答应下来,孙世宁的一张小脸顿时乐开了花。朱平安也适时的站起身来,邀请众人到前堂赴宴。

    孙世宁则拉着朱平安的手不放,非要和他一同前往。木语菱笑着凑近朱平安,“看不出你还挺有孩子缘!”

    朱平安一笑,附到她耳边轻声说道:“既知如此,还不赶快为我朱家开枝散叶!”

    木语菱顿时俏脸一红,一只手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伸到朱平安的肋下狠狠一掐。

    两夫妇的这些小动作旁人没有注意到,却是被走在最后的孙若瑄看在眼中,看着这夫妻二人琴瑟和谐的模样,孙若瑄的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晚宴开始后,朱平安便不方便久留,特意安排了杨德凯和阴世纲两人的夫人和木语菱一起相陪,自己则告辞回到了都司衙门。

    刚刚进了官厅,阴世纲就已经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大人,已经探明,方岳贡就在城东的悦来客栈落脚!”

    “随行几人?”

    “不过两名亲随,还有四名仆役!”

    朱平安摸着下巴笑笑,“看不出,这位巡抚大人的却是颇有胆色,就这几个人就敢微服私访,下基层调研!”

    阴世纲喘匀了呼吸,也笑了起来,“这位巡抚大人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看样子却是文武双全,探子看的很清楚,他那柄从不离身的佩剑,绝对不是什么装饰品!”

    “他们明天的行程打听清楚了吗?”

    “这位方大人的亲随曾向客栈的人打听过去贸易区的路线,明日应该会去那里探访!”

    “好!”朱平安一拍手,“既然巡抚大人到了登州,那咱们便少不得要和他打个招呼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文武初见

    第二天清晨,方岳贡早早的便起床,用了些早点,便匆匆的向着蓬莱城外的贸易区而去。

    虽然昨夜蓬莱城内彻夜欢腾,但今日一早,城门边便挤满了要出城的商贾和百姓。穿着青色制服的所谓城管大队已经在梳理交通。昨晚,听客栈中的伙计言道,这些个城管大队的人员原本就是这四乡八邻的地痞无赖。朱平安初到登州,便接连开展了两次名为“严打”的行动。登州、蓬莱、黄县、招远等地的监牢人满为患,这些个城狐社鼠被扫荡一空,登州境内的治安情况也猛然间好转起来。

    就在这些城狐社鼠惶惶不可终日,百姓也以为衙门要大开杀戒的时候。朱平安却出人意料的只惩处了一些民愤极大的家伙,相反却对大部分人格外开恩,只是让都指挥同知洪胖子组建了城管这个部门,将城市的卫生、交通和治安全部交给这些家伙打理,并以军法治之。却是收到了出奇好的效果。

    原本有些趁机勒索百姓、借机生事、吃拿卡要的家伙,短短的时间内却全部被郭追的督查室砍了首级,脑袋挂在城门上示众。自此之后,关于城管大队的投诉却是少了许多,各城之内的治安情况也步入正轨。

    看着那些彪形大汉一丝不苟的疏导交通,方岳贡却是感叹于朱平安的奇特手段。

    出了城,映入眼帘的便是阡陌纵横的农田,相比较而言。方岳贡反倒是更为关心农事的情况。

    方岳贡虽然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出身,却是深谙农事,初仕为户部主事时,便“历典仓库,督水平粮储”。掌管着大明户部粮食储备的任务。后来出任松江知府,更是以兴修水利、鼓励耕种闻名。任职山东时,更是督办漕粮运输,每次考评都是优等。

    方岳贡信步走向一片农田,俯下身子看了许久,竟是没有看出这地里面所种植为何物。枝叶低矮翠绿。却不见有什么果实。放眼看去,这目线所及的农田中似乎种植的都是这种作物。这让一向自诩精通农事的方岳贡也不由得有些诧异。

    但方岳贡这一行人却是引起了不远处城管队员的注意,蓬莱城外的这千亩土地都是种植的都是一种作物,很是被总兵大人看重。如今这方岳贡这一行人看起来却像是对农田中的作物甚为感兴趣。顿时便被城管队员注意上。

    刚要上前询问。旁边却是过来了一个身影,拿出一块腰牌在城管众人眼前一晃。众城管队员顿时噤若寒蝉,口称大人。

    那人只是摆摆手。城管队员便识趣的四散开来。

    方岳贡等人却没觉察到身后发生的种种,不远处一个老农走上田埂,在农田旁的水井中汲水。

    方岳贡便走上前去,冲着老农一拱手,“老丈,在下途经此地,口渴难耐,可否赐一碗水喝?”

    老农憨厚的一笑,也不说话,径直便用水瓢舀了一瓢水双手递到方岳贡的面前。

    方岳贡道声谢,接过来一饮而尽,冰凉甘甜。痛饮之后,方岳贡不禁咂咂嘴巴,又问老农这农田中所种是何物。

    老农顿时笑了起来,“看先生是外方来的读书人,可是没有喝过咱们这里的井水。实不相瞒,咱山东连年干旱,河水干涸,还是托了总兵大人的福,在咱们这登州界内广挖深井,又从北曲山、蹲犬山、岠嵎山这些个高山上修筑水渠,把山泉引到这田地中。咱们登州的农田和人畜用水才算有了着落。”

    说着这些话,老农的双手却是没闲着,蹲下身,从脚下的田地中挖出一株种植的作物来。那绿茎之下竟然还结着好几个椭圆形的果实。

    老农顺手摘下一个,将泥土在自己的裤子上擦去,露出黄色的表皮来,递给方岳贡:“这东西叫做土豆,全靠着它,咱们登州才能捱过这荒年啊,去年的时候,这海外的粮食还没运进来,咱们种的粮食着实不够吃用。总兵大人开始种植这东西的时候,咱们还不敢轻易去种,生怕颗粒无收。哪里想到,半年之后,都司衙门的官田中,这东西的亩产竟然有千斤之多,就算是些薄田,每亩的产出也在八百斤以上。”

    闻听此言,方岳贡的手一哆嗦,接着便是牢牢的抱住了手中的土豆,脸上却是显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来。“老丈说的可是实言?”

    老农微微一笑,伸手指指远处的另外一处田地,“那边种的叫做番薯,也是总兵大人从海外弄来的种子。亩产轻松便可以超过千斤,有了这两样耐寒耐旱的东西,我登州的百姓何惧这大旱荒年啊!”

    方岳贡的双手剧烈的颤抖起来,亩产过千斤,这对于大明百姓来说究竟是着怎样的一种意义。也就是说,一旦大明境内广发种植这些东西,至少大明的百姓便可以平安的度过荒年,又有多少纷乱会因为这两样东西而迎刃而解呢?

    “登州境内无流贼”,这句流传在山东境内的谚语之前方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