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饽兀

    “登州境内无流贼”,这句流传在山东境内的谚语之前方岳贡还以为是以讹传讹,现在看来,却有什么稀奇!粮食足够百姓食用,人心安定,又哪里来的流民呢?

    “这都是宝贝啊!”良久,方岳贡才从震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不由得赞叹道,他忽然间感觉到此次登州之行,确是不虚此行。一时间方岳贡不由得有些后悔,在山东任职也有三年的时间,以往听闻登州如何兴盛,总觉得言过其实,朱平安不过一介武夫,哪里会治理民政呢?但今天这老农,确是满口的“总兵大人”,看来这朱平安的确是深得民望啊!

    “这土豆和番薯要是能在整个山东推行开来,那真的是造福万民啊!”方岳贡情不自禁的说道。

    老农却忽然笑了起来,“先生这话却是说错了。咱们登州的百姓是有福之人,遇到了朱总兵这样的好官。但想要将这两种作物推广开来,却是千难万难。”

    方岳贡一愣,“此话怎讲?”

    “这田地原本都是官府、豪族和商贾的,咱们升斗小民如今哪有自家的田地,要种什么,咱们哪里说了算。再者说,这两样东西产量如此惊人,据总兵大人说,只要种植得当,亩产还会提升。先生请想一想,如果这两样东西遍布天下,那些官府、商贾开的粮铺还如何过活?”

    老农的话虽然粗糙,方岳贡却是听了个明明白白。粮食产量大增,便意味着粮价暴跌,粮铺背后的官员、商贾和权贵如何能够接受。更何况,如今大明北方还有几处地域是能够安心耕种的,便是有了这能拯救万民于水火的粮食又能如何呢?

    想通了这个道理,方岳贡不有怅然若失。

    将土豆还给老农,方岳贡又指指远处的一排排的低矮的看似好像帐篷一般的东西问道:“借问老丈,哪些是何物?”

    老农爽朗的大笑起来,“那些可是总兵大人的宝贝,先生感兴趣,不妨前去看看,那帐篷外虽然有守卫的兵卒,不过并不阻拦旁人观看参观!”

    辞别了老农,方岳贡带着从人信马向那一处地方走来,走到近前,这才看清楚这帐篷的独特之处,帐篷分为数列,每列长约五丈,竟是用浅色的油布搭建而成。如今已是初秋,却看到偶有从里面进出的人等去都是一副夏天的短打扮。手中捧着的东西确实千奇百怪,却大都是些红红绿绿、颜色鲜艳的果实。

    凑到帐篷的门口,门前确实站着几名兵卒,看到众人当即便上前拦住。方岳贡却是有些奇怪,刚刚才听老农说,此处兵部限制外人访察,怎么现在却有人阻拦呢?

    透过门口乡里看,里面却是种植的整整齐齐的一畦畦的瓜果蔬菜,除了大明常见的扁豆、菱白等物之外,其余的却是一样也没有见过。

    稍稍凑近了一些,便感觉到一股热风扑面。

    此时,帐篷其中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可是巡抚方大人大驾光临,快请进来吧!”

    方岳贡闻言当即一愣,还没反应过来,旁边一名文士打扮模样的中年人已然是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敢问可是方大人当面,下官阴世纲,忝居登州总兵府参议一职,我家大帅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巡抚大人快请进!”

    旁边的士卒俱都齐齐的下跪行礼,方岳贡一愣之后,浮现出一丝苦笑,看来孙夫人还是将自己的行踪透露给了朱平安。

    当下便不再拒绝,方岳贡迈步走进大棚,热气恍如盛夏,十余步开外的田地中站起一人,年岁不大,浓眉细目,嘴角满是笑意,一身短褂,脚上一双满是泥点的布鞋。

    看着一身装扮,方岳贡却有些糊涂了,还没开口,那年轻人已然是一躬到地,“本官朱平安拜见巡抚方大人!”

    大明朝文贵武贱,同品级的武官有时候还会跪拜文官,这已经不是什么奇闻。巡抚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代表天子巡守地方,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文武之首,朱平安虽是总兵,但照样要听命于巡抚。只不过,如今登莱巡抚一位空缺,朱平安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顶头上司,但对于山东巡抚方岳贡依然要表示出极大的尊重。(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论道

    朱平安歉意的笑笑,在从人奉上来的水盆中洗干净了双手,又罩上一身圆领的对襟袍服,只是一双满是泥浆泥点的双脚看起来着实有些不伦不类。

    “想不到朱总兵如此关注农事!”方岳贡实在是想不起什么开场白,只得就事论事。

    “民以食为天!”朱平安从容不迫的解释道:“平安虽是武官,但无粮又何谈保家卫国,只能先从农事入手,让军民先填饱了肚子再言其他!”

    朱平安说的是再明白不过的大实话,这一点让方岳贡深以为然。

    “方大人任松江知府时,曾经于漴阙一带修建石塘,言而总之,不也是为了松江农事吗?即便事后被宵小陷害,大人依然百折不回,仅就这一点来说,平安便对大人钦佩不已!”

    朱平安的一番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方岳贡虽是专注于实事,但松江石塘却是他仕途生涯中颇为自豪的一件事情。即便是后来离开松江转任,当地百姓依然是对其感恩戴德,专门修建了“报功祠”以为纪念。据说,现在仍是香火鼎盛。

    “朱大人严重了!”方岳贡心潮起伏之下,一直板着的面孔也终于轻松下来。

    朱平安客气了两句,大棚中不远处站着的十余名农夫模样的人却始终有些战战兢兢,看到两位大人终于露出笑容来,这些人才仗着胆子走上前来,小声的回禀道:“大人既是今日公务繁忙,我等小民便先行告辞。改日再来叨扰大人!”

    朱平安摆摆手,“各位乡邻不必如此客气,今日所讲之番茄、辣椒的栽培技术,无外乎既是这么多,一方面是深耕细中,另一方面最为关键的便是温度、水分、肥料的配给。这蔬菜大棚每日里都对诸位开放,哪日有空便过来,这边也有研究所的匠人在此,他们也尽可解答诸位的疑问。”

    一众农夫千恩万谢。

    看着方岳贡疑惑不解的样子,朱平安又免不了解释道:“这番茄和辣椒都是海外运进来的种子。种植开来后。收益颇丰。早先下官曾在中都种植过一段时日,只是未曾一窥到其中奥妙,所以产量不尽如人意。如今各方流民涌来登州,其中不乏精通农事的百姓。于是便召集起来。利用这蔬菜大棚调节温度。顺便将这些技术工艺传授给四方的百姓。”

    方岳贡不由得频频点头,朱平安肯俯下身子倾注于实事,从这一点来说。便颇对他的脾胃。方岳贡也久在山东,登州的发展一日千里,也是有所耳闻,但如今既然擢升为巡抚,便要站在不同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

    现在看来,这朱平安的确是一员干才,不过,他的新军和卫所扩军可也是不争的事实。和刘泽清为争夺登州,打的不可开交,方岳贡由此也猜度到了崇祯皇帝命他担任巡抚一职的意义所在。无外乎便是担心朱平安的一方独大,朝廷便会渐渐失去应有的掌控,有明一朝,对付边镇和统兵的大将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不是文官来制衡,便是内官前来监军,始终是要将武官牢牢的压在下面而已。

    想到这儿,方岳贡不禁笑了笑,“朱大人为了见本官,还真是煞费苦心。想来昨夜得到消息后,大人便做了不少的安排吧?”

    朱平安顿时笑了起来。方岳贡这是疑心自己在驱使百姓逢场作戏,刻意巴结啊!

    “大人说的不错!正因为大人专注于实事,心系百姓,所以平安才这大费周章的来见大人。原本平安是要在贸易区恭候大人的,但仔细一想,国以农为本,想来大人一出城,便会探查农事,所以这才在此等候。”

    朱平安直视着方岳贡的双眼,“说句无礼的话,如果来山东的是个尸位素餐之辈,平安又何须如此麻烦,遣人送上重礼便是!到时两不相干,各自为政,岂不轻松?”

    方岳贡眉头一皱,虽然明知道朱平安的这番话有些过分,但却偏偏反驳不得。话里话外都挑明了对自己的尊重,而且一再强调,这种尊重是基于自己肯做实事的基础上。要不是这样,恐怕这朱平安对懒得理会自己。

    文官自有风骨,这方岳贡也不例外。更为难得的是,这人便是历史上崇祯皇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在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师之前,时任左副都御使的方岳贡才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开创了“阁臣带御史衔”的先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