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68-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烟圈者突出的特点是与别人谈话时,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支配欲望强,不喜欢受约束,为人比较慷慨,哥们儿义气重,因此他们周围总是包围着一群相干和不相干的人。吐烟圈还能看出此人对某个状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态度,那就是看他把烟圈是朝上吐还是朝下吐。一个积极、自信的人多半会把烟向上吐。相反,消极、多疑的人多半会朝下吐烟。若是朝下吐,而且是由嘴角吐烟时,表示出此人非常消极或诡秘的态度。


行为说明才智——品谋贵人:从行到智一言一行见人品(2)

    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表示对某件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刚才还陷入困境,现在则走出了迷雾,找到了处理事情的办法。拍打的部位如果是后脑勺表明这种人敬业,拍打脑部只是为了放松一下自己。时常拍打前额的人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怕得罪人。    
    拍打掌心者与人谈话时,只要他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比如相互拍打掌心、摊开双手、摆动手指等等,表示对他说话内容的强调。这种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领袖”人物,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    
    触摸头发者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仇。他们经常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喜欢挤眉弄眼,爱拿人当调侃对象。这些人当中有的缺乏内涵修养,但他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大方并善于捕捉机会。    
    抖动腿脚者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很能自我欣赏,性格较保守,很少考虑别人。然而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经常给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建议。    
    习惯用手摸颈后时,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面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但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手没有放到脑后,而是放到了颈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摊开双手者大部分要表示真诚与公开的一个姿势。意大利人毫无约束地使用这种姿势,当他们受挫时,便将摊开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办”的姿态。他做的事情出现了坏的现象,别人提出来,而他摊开双手,表示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摊开双手,有时耸肩的姿态也会随着张手和手掌朝上而来。演员常常用到这个姿势,他们不只是表现情绪,即使在说话前,也能显示出这个角色的开放个性。    
    解开外衣钮扣者内心真诚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这种思想时,最直接的动作便是解开外衣的钮扣,甚至脱掉外衣。在一个商业谈判会议上,当谈判对手开始脱掉外套,领导便可以知道双方正在谈论的某种协定有达成的可能;不管气温多么高,当一个商人觉得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达成协议时,他是不会脱掉外套的。那些一会儿解开钮扣,一会儿又系上钮扣的人,做人较优柔寡断,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拍案击节者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都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之类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双手叉腰者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经过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突然爆发的精力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这个姿势,就像他用V字代表胜利的符号一样,成为他的特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意思。    
    双方距离的变化,能透露彼此的亲密程度。进展顺利的男女朋友,其间距离变化应该是呈社会距离、个体距离、亲密距离的渐近改变。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约会,都无法接近彼此距离,那么双方就有重新审视彼此关系的必要了。    
    用手势传达强烈的感情。手势可以表示强调,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愤怒时紧握拳头;懊悔时拍腿顿足;勇敢时拍胸而应;痛苦时捶胸顿足;失望时双手捂脸。有的手势令人远远地感到他的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却轻率得像个阿飞;有的手势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告诉你他非常之忙,正要赶着办一件紧急的事情;有的手势又告诉你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


行为说明才智——品谋贵人:从行到智三顾茅庐见才智

    三国时蜀汉建立者刘备是以“知人之明”著称于世的。他的知人之明的智慧,通过三顾茅庐一事,典型的体现出来。    
    刘备,字玄德。东汉远支皇族。少有大志,鲜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款款有君子之风。幼年家贫穷,与母贩麻鞋、织草席为生。15岁同辽西公孙瓒师于名儒九江太守卢植,但不好读书,善与人相处,好结交豪杰。青少年争相附之,尤与关羽、张飞相友善,寝则同床,情若兄弟。    
    关羽人称美髯公,字云长,熟读《左氏春秋》,有深谋大略。    
    张飞,字翼德,以勇猛雄壮称世。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得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之资助,得以在涿县组建军队,与关羽、张飞起兵。刘备为平原相,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属,时人称二员大将为“万人敌”,为刘备建立霸业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刘备又得智勇双全“一身是胆”的赵云,更是如虎添翼。可惜他们都是武将,缺乏一位善于出谋划策,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将。因此,刘备常常寄人篱下,先依大将军何进,后转中郎将公孙瓒处,旋又投靠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继而投奔刘表。在中原始终无法立足,施展不了鸿图雄业。刘备懂得“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道理,更渴慕贤才奇上辅佐自己。于是,归附刘备的荆襄之士和北方流落南方的士人智者不断增多。    
    207年,刘备拜访了当时名士司马徽,此人素有知人物知世事之名。遂介绍诸葛亮、庞统给刘备,说前者是“伏龙”,后者是“凤雏”。后诸葛亮好友徐庶投奔刘备,力荐诸葛亮,说亮是“卧龙”。刘备于是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登门向年仅27岁的诸葛亮求教。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他纵论天下形势,建议占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内修政治,外联孙权,待机统一中国。此乃著名之“隆中对”。从此,诸葛亮即为刘备之得力助手和主要谋士。仅用7年时间,刘备就入蜀占成都,不仅获“殷盛丰乐”的益州,又得刘璋部下法正、董和、黄权、李严等,增加了不少人才。至此,三方鼎立之势已成。    
    刘备从一贩履织席之徒,成为雄踞一方之主,其根本原因就是具有知人之明,而且择人用人时,先则出于礼贤下士,广收各种人才。其次为待人以诚,不分尊卑,一视同仁。士之下者,亦同席而坐,同篡而食,无所区别。此等诚心,使刺客不忍,语之而去。    
    刘备早年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奋力创业,中年开疆拓土,建国称帝。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是否能继承父业,帝统长存。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刘备又是以有“知人之明”著称的。他对刘禅应当是有所了解,预感到这位太子可能出息不大。所以白帝托孤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臣坦诚相知不知感动了多少代后辈。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厚望,辅佐刘禅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扶不起来的阿斗”终于把江山拱手让于魏,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然使诸葛亮遗憾痛心的不止一个“阿斗”。刘备在临终前鉴于马谡常夸夸其谈,劝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仍然器重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知“明不知人”,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