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她平安回来,他总算不担心了。

    有马秀英掌管内院,朱元璋放下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张士诚。

    朝堂上并没有出现他担心的尴尬场面,没人会不长眼指责他的贸然出征决定,而是各抒己见,为如何攻下平江出谋划策。

    当然李善长内心非常高兴,虽然朱元璋没有责备刘基,但对刘基的态度明显没有以前那样敬重。若不是看到朱元璋的脸色阴沉,正在气头上,他都想跳出来大声指责刘基一番。

    最终朱元璋采纳了叶兑的建议“锁城法”。

    所谓锁城法即在平江城外矢石不到之处,构筑长围,分别派将士在四面立营,屯田固守,像一道铁锁锁住平江,迫使张士诚坐困空城,不战自溃。

    这是一种持久的消耗战,原本朱元璋是不敢使用这种战术的,但是他已攻下湖州、杭州等鱼米之乡,借助当地的农作物收成便可就近解决围城将士们的粮草问题。

    吃着原本属于张士诚的“粮仓”产的粮食攻打张士诚是件很愉快的事情,还有叶兑补充的另一点也让朱元璋非常开心。

    叶兑曾说:“张士诚不是自诩爱民如子吗?他若真的爱民如子就不该让百姓受苦,早早开城投降才能让百姓免于涂炭;若是他不闻不问,任由百姓疾苦饿死,那他便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这样的人怎么配让平江百姓跟他同生共死?”

    这些文人的嘴皮子真厉害啊。朱元璋暗暗记在心里,吩咐徐达用“锁城法”攻取平江。

    徐达采用这个计策,自已驻葑门,命令常遇春屯驻虎邱,郭兴屯驻娄门华云龙屯驻胥门,汤和屯驻阊门,耿炳文屯驻城东北,分仇成屯驻城西南,何文辉屯驻城西北,四面筑起长围,把平江紧紧围困起来。并在城外筑起三层的木塔,监视城中的活动,每层架设弓弩火铳,轮番施放,又设置襄阳炮,日夜向城中轰击。

    转眼又过去了几个月,平江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即使军队里都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更别提普通百姓的生活。

    随着粮价一天天飞涨,许多穷苦人家已经买不起粮食,可是封锁的城门让他们连逃难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绝望在人们心中一点点蔓延,各种负面情绪也爆发出来。开始只是怨声载道,继而发展到偷摸坑骗,后来竟然有人明目张胆地打家劫舍。

第三百九十章 阴险变态的舔刑

    再这样下去,不等朱元璋攻破平江,绝望的百姓就能自己毁掉整座城市。张士诚十分焦躁,亲自带着勇胜亲军潜出西门,绕到桃花坞,去袭击常遇春的大营。

    谁知许五早把消息泄露给西吴军。

    勇胜亲军才接近常遇春大营,里面便冲出无数将士,横冲直撞,炮箭齐发,杀得东吴兵手忙脚乱,仓皇逃窜。

    张士诚眼见偷袭不成,反被包抄,只好边打边退到沙盆潭,幸亏勇胜亲军拼命掩护,才让他狼狈不堪地逃回城里。

    惊魂未定的张士诚回城清点人数,立刻捶胸顿足,痛哭起来。除了东吴士兵伤亡无数,他的勇胜亲军更是损失大半,这可都是以一抵百的勇士啊。无奈之下,他只得龟缩平江,一面依仗城固死命坚守,一面派人潜出城去四处求援。

    不久,无锡守敌莫天派部将杨茂潜入平江了解情况,准备声援张士诚。

    巡逻的西吴军卒在阎门水栅把杨茂捉住,见他行迹可疑,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文书就将他缚送至军营。

    徐达审问他的来历目的,他什么都不肯说,即使狱卒用酷刑拷打,他也咬紧牙关不招。

    徐达大怒,还要施以重刑。

    常遇春说道:“且试试我的手段。”他附在狱卒耳边低语几句。

    狱卒点头,出去牵了一头羊,还拎着一罐蜂蜜。

    徐达迷惑,一头羊能做什么,他按捺住好奇往下看。

    只见几个狱卒把杨茂仰面朝天抬到刑床上,四肢皆被木枷固定,确认他无法动弹便把他的鞋袜脱掉,在脚心脚趾涂上蜂蜜,让羊用舌头舔。

    羊显然很喜欢这样的“美味”,非常配合地尽情舔食。只要蜂蜜被舔得差不多,狱卒马上就会再涂抹一些。

    杨茂刚开始还能强忍着,然而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他就无法控制地狂笑起来,那种奇痒无比的感受如同有千万只蚂蚁同时钻进身体里,他拼命扭动身体也无法缓解这种感觉。到最后他一边哭一边笑,吐着白沫大声求饶,愿意全部招供。

    “你何来这般阴险的手段?”徐达看得胆战心惊,一个连严刑拷打都不畏惧的汉子居然被这种舔刑折磨得死去活来。

    常遇春嘿嘿一笑,“我出征前袁兴告诉我的,这家伙懂的还不少,改天我再去讨教几招。”

    徐达想起袁兴时常把马秀英挂在嘴边,不由哂道:“怕是他的义姐马王妃懂的不少吧。”

    常遇春一听,顿时闭上嘴巴,他敢开袁兴的玩笑,却不敢说半句马秀英的是非。这个女人的厉害他早已在各种耳闻、亲历中深有体会,万一马秀英把那些匪夷所思的手段用到他的身上就悲催了。

    涂达和常遇春心照不宣地转移开话题。二人一合计,决定策反杨茂,让其为己用。

    徐达命人记下杨茂招供的证词,又让他在供词上盖下手印,然后说道:“张士诚大势已去,你何必还为他效力,若是你肯归降我军,以后前途无量,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是你不肯投降,这份供词下一刻就会被送进平江城,放在张士诚的面前。”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何况杨茂不是傻子,平江岌岌可危的情形他也看在眼里,此时正好有个借驴下坡的机会,他连忙答应了。

    于是徐达释放掉杨茂,让他继续为莫天与张士诚传递消息,而将所得消息暗中送给西吴军。有了这个内应,徐达因此尽知无锡与平江守敌的虚实。当他得知平江城中已经出现暴乱后,急忙禀告朱元璋。

    朱元璋见锁城法起了效果,张士诚快要撑不住了,十分高兴,便写信劝降张士诚,答应按照东汉接受窦融投降、北宋接受饯投降的事例,使其全身保族。

    但是,张士诚顽固拒降,继续闭门抵抗。他还接受熊天瑞的建议,拼命制作飞炮,发射矢石,轰击城外围攻的西吴部队,妄图阻挡敌人攻城。他甚至还多次带兵突围,但都被击退。

    到九月,由于围城日久,城中最后已是弹尽粮绝,各种物质匮乏,祠庙和百姓的房屋都被拆去充作炮具,木石为之俱尽,皮靴马鞍等都被煮食,连老鼠和枯草都用来充饥。当时城中一只老鼠都能卖到百文钱,可想百姓的生活已经陷入何种境地。

    趁他病,要他命!得知张士诚已经陷入了绝境,徐达一边让杨茂假冒援军赶到哄骗东吴军开城门,一边下令发动强攻。

    锣鼓齐鸣,万炮齐发,将士高声喊“杀!”,象潮水般地冲向各座城门。

    东吴军发现敌人来攻才知上了杨茂的当,关城门已经来不及,只能奋力抵抗,然而物质匮乏地情况下他们哪是西吴军的对手。

    经过一场激战,徐达带领士卒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接着也攻入阊门,挺进平江城下。

    张士诚作着最后的抵抗,令唐杰登上内城拒战,自己则督师城内,令谢节、周仁立栅以补外城。

    徐达指挥将士奋勇冲杀,唐杰支持不住,率众投降,周仁等人见大势已去,也相继归降。

    徐达命令将士蚁附登城,冲进城里。

    张士诚收集残兵败将二三万人,在街巷里进行顽强抵抗。

    常遇春知道朱元璋想抓活的张士诚,他自己也不想让张士诚死得太痛快。怕人多乱战杀死张士诚,他急忙扯开嗓门喊道:“张士诚,如今你已无回天之力,还不束手就擒,非要连累这些将士跟你一起命丧黄泉?你自诩爱民如子,却要让百姓都跟着你遭罪?”

    张士诚一听面色灰败,他看着硝烟弥漫的平江城,对众人说道:“事已至此,我实无良策,只有自缚投降,以免你们城破时遭受屠戮。”

    将士们闻言伏地号哭,纷纷表示愿与他固守同死。

    然而张士诚不忍将士和百姓再受罪,亲自率领城中二十万军民,全部向徐达投诚。

    他的妻子刘氏听闻丈夫战败,立刻带着孩子自|焚于宫中的齐云楼。

    等到西吴士兵赶到,一座高楼都被烧成灰烬,无一人生还。

    噩耗传来,张士诚彻底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徐达不敢自作主张,急忙将张士诚和一干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