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西吴士兵赶到,一座高楼都被烧成灰烬,无一人生还。

    噩耗传来,张士诚彻底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徐达不敢自作主张,急忙将张士诚和一干俘虏送往应天府。

    常遇春本来打算好好羞辱张士诚一番,可是看到他在船上始终闭着眼睛,一言不发,也不进食,未等自己折磨就已奄奄待毙。常遇春虽恨他诱降朱文正,却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条汉子,只好无奈地叹息一声,转头去找他的亲信发泄怒气。

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善长恼羞成怒

    西吴大军押送俘虏返回应天府,朱元璋听闻张士诚不忍将士和百姓再受罪才主动投降,现在又一心求死,不由喟叹道:“这张士诚倒是一条汉子,和陈友谅等人比起来仁义多了。若他肯归顺与孤,孤便饶他不死。”

    李善长抓住表现的机会,主动请缨,“微臣愿意去劝说张士诚,定叫他臣服王爷。”

    朱元璋同意后,李善长就带着好酒好肉来到关押张士诚的牢房。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各种厉害、许诺诸多利益,奈何他百般开导,软硬兼施,张士诚都置之不理。

    看到张士诚油盐不进的态度,李善长恼羞成怒。这个阶下囚凭什么给自己脸色看。他冷冷地威胁道:“你若不肯归顺吴王,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张士诚早就置生死于度外,徒然睁开眼睛,讥讽道:“哈,你要我归顺自己?狗东西,见了你家吴王还不跪拜?”

    “你这该死的狂徒!”李善长气结。他忘记张士诚在平江也自称吴王,一不留神被张士诚占了口头便宜。

    “孤怎么不知道你是孤的臣子,想来也是,你这种奸吝小人如何入得孤的眼。”张士诚继续嘲弄,他一心求死,故意说了许多羞辱李善长和朱元璋的话。

    张士诚的出言不逊,彻底惹恼了李善长。他哪还有心情劝降张士诚,只想置张士诚于死地,回去对朱元璋禀报道:“微臣去牢里苦苦劝说张士诚投诚,谁知这贼子心怀叵测,不仅不愿归降,还出言侮辱王爷。微臣知王爷心底宽厚,不忍杀他。但这贼子当初收买了不少人心,小心留下他再生祸端啊。陈友谅那样的人都有死忠追随,张士诚的手下暗中帮助他东山再起不是没有可能。”

    朱元璋目光闪烁,并未当即做出决定。

    回到府中,马秀英见他面色犹豫,询问何事。

    朱元璋微恼道:“我本来念那张士诚也算一条汉子,有心留他一命,他却不识好歹,不仅不肯归顺与我,还出言侮辱我。”

    马秀英想了想,劝道:“假若这次胜的不是王爷而是张士诚,想必王爷心里也会不痛快吧。何况他妻儿俱亡,一定怨愤不已,难免会有一些恶形恶状。不过我曾听闻张士诚此人本性不坏,对属下和百姓很好。这样的人王爷不妨给他一个善终,也好叫天下人知道王爷并非那不辨是非之辈。”

    说实话,马秀英对张士诚的感触不深,毕竟两人没有任何交集,只是陌生人。但是许五等在张士诚营中潜伏的影卫都感慨良多。张士诚固然有许多缺点,可他对手下和百姓好这点毋庸置疑,仅凭他为了手下和百姓愿意投降就能看出他的仁慈。影卫们也是人,也有分辨善恶的心,他们其实并不希望张士诚死,不过他们可不敢向朱元璋求情,只能隐晦地请马秀英帮忙求情。

    “我也知道杀了他必然会让江浙一带百姓和他以前那些部下心生不满,可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平江之战折损了我多少将士。哼,若不是顾虑重重,我早就不会让他还活着!”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的本意是要杀掉张士诚永绝后患,然而有不少臣子上疏为张士诚求情,也有人劝他立刻处死张士诚,令他十分为难。

    马秀英笑了笑,“张士诚的部下都已被你收降,他纵有反叛之心亦是孤掌难鸣,不足为惧也。与其杀了他引起江浙一带百姓和个别将士的不满,不如不杀他叫人看看你海纳百川的胸襟。这样天下人感念你的心胸广阔,将士们归附之心更盛。”

    朱元璋点点头,“罢了,罢了,昔日|我与他虽是敌人,但各自为政也怪不得谁,他也不曾做过大奸大恶之事,绕他一命也不是不可。”

    说完朱元璋便传令,叫人把张士诚从牢里提出来好生看管,饮食生活方面不得亏待,等他冷静下来,愿意投诚归降了就释放他。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决定留下张士诚的性命,不由大发雷霆,愤愤地对胡惟庸说道:“真不知王爷如何想的,张士诚此人善揽人心,现在不除掉他,只怕将来后患无穷。”

    胡惟庸说道:“学生听闻是马王妃劝王爷不要杀掉张士诚。”

    “荒唐!王爷怎能听一妇人之言,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

    “老师一心为王爷着想,可惜王爷耳根软,光听妇人言,不知其中厉害。马王妃到底是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仁……”

    李善长瞪了胡惟庸一眼,“闭嘴,王爷、王妃岂是你我能非议的?”

    胡惟庸见他嘴上如此训斥,脸上神色并无不快,便笑嘻嘻地说道:“老师教训的是,学生妄言了。不过学生以为既然王爷迷在其中,老师不妨替王爷做出决断,昔日王爷去接韩林儿,那刘基不就暗中叫廖永忠凿船沉江,事后王爷也没责罚刘基。所以老师不妨……”他压低声音在李善长耳边低语几句。

    “那等专营擅权的小人怎能和老夫相提并论?“一提刘基,李善长就来气。

    胡惟庸点头哈腰,“是,是,学生多嘴,老师一心为国,岂是刘基能比的。不过这种事刘基做得,老师为何做不得?”

    李善长脸色微变,他最恨被刘基比下去,但他又有点担心自己揣摩错朱元璋的心意,犹豫道:“若叫王爷知晓,岂不生祸?王爷如今最忌讳别人猜测他的心思。”

    胡惟庸奸笑道:“老师忠肝义胆,天地可鉴。就算王爷事后知晓,也能明白老师的苦心。况且学生保证此事一定做得天衣无缝,让人瞧不出任何问题。”

    “那就依你所言,此事一定要做得妥当。”李善长端起茶盏,“只盼王爷将来能明白老夫的苦心。”

    胡惟庸立刻站起来告辞,“老师放心,学生这就亲自去|操办此事,一定做得妥妥当当。”

    李善长没有起身送客,端着茶盏垂下眼帘。张士诚,即使王爷想留你,老夫也不能留你,要怪就怪你自己不识抬举,还敢羞辱老夫。哼!还有那刘基老儿,总有一天叫你后悔挡了老夫的道。

第三百九十二章 张士诚死得蹊跷

    南方战事平定,朱元璋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这一天,众人齐聚饭厅用食,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张士诚竟乘人不备,自缢身亡,负责看守他的狱卒自知有罪,也畏罪自杀了。

    “这狗贼,本王有心饶他不死,他居然还如此下作,死都要叫本王背负不仁名声。来人,把他的尸首烧成灰,撒到城门口,让千万人践踏!”朱元璋气极,拍案而起。

    屋里的女人、孩子顿时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有两个年龄尚幼的孩子刚要瘪嘴,就被自己的娘亲捂嘴带下。

    马秀英知道这饭是吃不成了,急忙叫众人各自回房,好生劝慰朱元璋,“王爷莫要为了别人气坏自己的身体,还吓着了孩子。”

    朱元璋愤愤道:“除了没有自由,其他方面我都不曾亏待他。早知他死不悔改,我就不该浪费精力。”

    “人死如灯灭,你何苦和一个死人计较。绝人户、毁人尸最叫人不齿,你不妨好生殓葬张士诚,说明缘由,让世人看清楚你并非那不仁之人。”马秀英心想,如果没有自由,没有亲人陪伴,孤苦伶仃地关押一生,这样活着还真不如死去。一代枭雄落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让人同情啊。

    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人心归附,听了马秀英的话,冷静下来说道:“算了,跟一个死人计较倒叫我落了下乘,”

    马秀英对逊影使了个眼色,“快去传唤袁兴来,就说王爷念在张士诚生前踞苏十余年,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不失为一大丈夫,特让袁兴代表王爷厚葬张士诚。”又问朱元璋,“王爷看如此安排可好?”

    “嗯。”朱元璋鼻子哼了哼,算是默认,他知道马秀英如此是想抬举袁兴。

    袁兴成亲后马秀英就为他在军中要了一个中郎将的职位,官职不算太高,好歹算自立门户了。这期间,平江战事已近尾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