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信召集天下的富绅还筹不出这笔费用。

    沈万三有苦难言,即使只筑建京城的一半城墙,那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况且朱元璋还说了要比试谁筑建得好,他筑建的城墙要是没有朱元璋派人筑建的结实牢靠,到时朱元璋治他一个敷衍不敬的罪名,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被朱元璋这样一敲打,沈万三哪敢偷工减料,出了宫就急忙募集工役,连夜赶造东南诸城。

    陆小倩听到朱元璋要求沈万三对半筑城,不由倒吸了口气,肉疼地喊道:“皇上好大的胃口,本该官府做的事情为何让我们平头老百姓来承担?”

    沈万三满嘴苦涩,“这天下都是他的,他要我筑建城墙,我能说个不字吗?还好他只让我筑建一半城墙,要是他让我把所有城墙都筑建了,我也不得不答应啊。”

    “不行,我要进宫去问问马秀英,究竟想要我们如何,就算皇上也不能不讲理!”陆小倩犹自不平,沈家有钱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沈万三当年为了打通走私航线,几次差点葬身海洋,其中的艰辛无法言语。如今这用血汗换来的银子被朱元璋平白无故的要去,一刀就宰得沈家鲜血淋漓,还要不要人活了啊?

    沈万三想想,说道:“那你进宫去试探试探马秀英的口风,这些生意也有她的参与,问问她该怎么办?”

    修筑城墙的事情他只能认栽了,他害怕朱元璋以后会没完没了地找他要钱,这种事早点问清楚,将来才有个应对的章程。

    第二日一大早,陆小倩就去了皇宫。因为马秀英给侍卫打过招呼,所以她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拦就被带到马秀英跟前。

    她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心里憋不住话,和马秀英聊了几句京城的风俗就把话题转到筑建城墙的事上,“皇后娘娘,民妇可能会在京城多停留一段时日了。昨日皇上让民妇夫君筑建东南城墙,如今民妇夫君彻夜不眠就忙着赶造城墙,以期早日完成皇上的旨意。”

    马秀英昨晚就听朱元璋说起沈万三要筑建城墙的事,但她没想到是朱元璋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她还以为是沈万三自愿掏腰包呢。看到陆小倩一改昨日的笑语盈盈,满脸憋屈,估计这两口子掏钱掏得并不痛快。想想也是,筑建城墙的费用动辄上百万两银子乃至更多,相当于国家一年的税收了,如此庞大的开支让一个家族承担,就算是富可敌国的沈家也吃不消啊。

    她一方面为朱元璋的贪心和咄咄逼人感到尴尬,一方面又对沈万三夫妇心怀歉意,略微愧疚地说道:“我朝无均输和采买之政,我会向皇上建议,以后的朝廷粮饷供应和宫廷所需还要借助你们这些商人的力量,希望你们到时候能够鼎力支持。”

    她没有权利改变朱元璋的旨意,只能从别的地方补偿沈万三。这算是变相的给了沈万三一个皇商的承诺。

    众所周知,皇商可不是普通的商人,其地位相当于现在负责政|府采购的公司部门,说白了就是为朝廷办事的经商者。比如替皇家宫廷采办各种物资,大到宫廷修建的木材、皇上后宫的衣服织造;小到宫廷花木种植、女子胭脂水粉……东西虽不起眼,但数量大,回报也丰厚。而且皇商一旦和朝廷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对他们的生存发展也会带来极大的好处。别的不说,挂着皇商名义的商贾就连官府也要谦让一二,还会在生意上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所以,皇商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好的皇家差事,已经跳出了普通商人的尴尬地位,许多商贾为了这个名额抢破头。

    得到马秀英的承诺,沈万三郁闷的心情终于舒缓,这次被宰了,以后凭着皇商的便利再慢慢赚回来就是。同时也对修筑城墙之事愈发上心,他不仅延请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

    但是在码砖砌墙的时候发生了麻烦,京城附近竟无砖卖给沈万三,都说砖块用去筑建西北城墙了。这让沈万三非常郁闷,就算这些人要讨好皇帝也不能一块砖都不留啊,再说西北城墙用得了那么多砖块吗?

    沈万三却不知这是胡惟庸故意指使下面的人不准售砖给他,打着一切以皇家优先的借口为难他,谁让他们夫妻跟马秀英是故交呢。

    陆小倩拜访马秀英的事情早被宫中监视马秀英举动的人告知胡惟庸。胡惟庸十分诧异马秀英怎么会和一个商妇来往密切,通过多方调查,又在郭慧那里打探到原来马秀英和陆小倩、沈万三早就相识,马秀英随郭家人当年还曾经寄居在沈家赠送的住宅。

    这让胡惟庸和郭惠高兴万分,他们正愁找不到马秀英的把柄,马上就出现一个。

    胡惟庸可是早就明白了“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他目前虽然不好对付马秀英,收拾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还是易如反掌。

    沈万三纵使富甲天下,但他无权指使各府、州、县的地方官为他造砖,从外地运砖又怕赶不上工期,他只好让陆小倩进宫求助马秀英,希望马秀英能让官府通融出售给他一部分砖。

    马秀英派福顺一打听,才知此事有胡惟庸在里面作梗,可恨李善长那个老狐狸知道内情也不通知她一声,居然袖手旁观。

    她让福顺出面调停。官府竟然振振有词地答复,他们首先是为皇上效力,皇上如今派人修建城墙,自然要以皇上的需求为先,万一把砖出售给百姓,皇上的需求不能满足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一番话把福顺堵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回来复命。

第五百一十二章 竣工验收比成绩

    马秀英懊恼至极,明明知道事情根本就不是官方说的那个理由,却对这些扯着皇权大旗做文章的官员无可奈何。说到底她也是皇家人,总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皇权和百姓平等吧。

    朱元璋那边无动于衷的态度就说明他对这件事保持着既不反对也不否定的态度,没准他心里也认为一切事情就应当以皇家优先,所有人和事都该先为皇权开道。

    马秀英十分生气,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沈万三是她的朋友,沈万三修筑城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还是自家出资,于情于理她都要帮衬沈万三一把。

    她想来想去,把修建皇宫的砖分出一部分借给沈万三,又建议沈万三去山里开采条石,建筑的城墙里面以条石为主,只在外面铺一层砖块起装饰作用。

    于是沈万三修筑的从正阳门至水西门的这段城墙基本耗材都是条石,城砖很少。为了结实牢固,他特意让人每筑一层条石就浇上一层糯米水,使之紧密粘连。这样做的工程耗力又耗时,但城墙也比用砖块堆砌的城墙更加牢实坚固。

    看到沈万三解决了城砖的问题,胡惟庸又授意检校们三不五时就来找麻烦。这些检校挑不出城墙的毛病,却死活赖着不走,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进度。

    沈万三是个商人,他明白这些检校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想讹银子,他不愿意跟这些人折腾,为了顺利完工,时常上下打点。

    时间长了,检校们都觉得沈万三是个面瓜,只要没钱就到东南城墙工地晃悠一圈,敲敲打打。

    沈万三强忍怒火,一律用银子打发。若不是跟朱元璋比工程进度,若不是马秀英告诉他城砖事件是故意有人设阻碍,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他顺利竣工,鬼才愿意如此忍气吞声。城墙建完他就决定立刻回苏州,这辈子都不想再来京城了,还是在家乡做个土皇帝安逸啊。

    他一边打听西北城墙的修葺进度,一边督促东南城墙的质量建造,他打算跟西北城墙同一时间竣工,这样既不落后也不出挑,免得又落人话柄,让人挑刺。

    一段城墙修得沈万三心力憔悴,他如此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听说西北城墙竣工的当天才宣布东南城墙也竣工,前后相差不过半天。

    然而胡惟庸却给他挖了个大坑,对外宣布西北城墙竣工,对内却让民再检查一次城墙状况,故而给朱元璋呈报的奏折足足压了三天才递上去,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东南城墙比西北城墙提前三天建成的假象。

    朱元璋一听就有些不高兴了,质问东南城墙为什么比西北城墙修得慢,难道国家的力量还比不上个人的力量吗?

    胡惟庸暗中得意,嘴上惶恐道:“微臣不知,皇上派出的民从不敢偷懒,日夜不休加筑城墙,这段时间从未离开工地一步。倒是听说沈万三时常让匠人休整,微臣也奇怪,他怎么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