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10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囚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糟糕,这次我们真是要败给帝尘他们了。稳妥起见,还是赶紧率部逃进深山,捱到战役结束吧。”

    听到这话,欧阳朔还没说什么,军需官的表情已是大变。

    欧阳朔冲军需官微微一笑,道:“将军无需担心,我等既然来援,就不会半途而废,替我转告宫里,本王稍后就进宫觐见陛下。”

    “诺!”

    军需官脸色稍霁,转身离去。

    见凤囚凰疑惑不解,欧阳朔笑着说道:“走,去营帐相商。”

    盖亚推演的战役时间节点,确实有些出乎欧阳朔的预料。不错,历史上唐朝在长安沦陷之后,最终还是平定了叛乱,可那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战役地图跟历史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异人军团这一变数。

    安禄山阵营有了【炎黄盟】的三十万异人部队,还会像历史上那般,被唐朝各地节度使一一吞噬殆尽吗?未必。

    而且有帝尘等人在,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想要“弑父”,继而导致安禄山阵营大乱的一幕,在战役地图也不会发生。

    整个战争形势对唐朝阵营是极为不利的。

    回到营帐,欧阳朔对凤囚凰说道:“盖亚不会安排一个真正的死局,看似走上绝路,那只是我们还没找到破解困境的关窍而已。”

    “话虽这么说,可潼关已经沦陷,敌军很快就要杀到长安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凤囚凰依然不乐观。

    欧阳朔微微一笑,道:“不必着急,我先去见一见那位传说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回来之后,再做计较。”

    “也只能如此了。”

    待凤囚凰离开,欧阳朔这才对随行军师庞统说道:“士元,如何破解此局,就有赖你的智谋了。”

    此番出征,欧阳朔没带之前惯用的贾诩,而是带上庞统这位“新人”,自然是想给庞统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好在资政阁真正立足。

    对用人之道,欧阳朔已是道行极深。

    “王上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庞统也是有傲气的,自蜀汉转投大夏,进入谋士如云的资政阁,自然也想表现一番。

    资政阁中,除张良外,贾诩、沮授跟陈宫三人可都是跟他同一时代之人。

    欧阳朔临行前,庞统突然说了一句:“王上进宫见过玄宗之后,不妨抽时间再去见一见那位太子李享。”

    欧阳朔一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庞统能说出这样的话,证明三天的战役准备时间里,对安史之乱这一场战役很是做了不少功课,忠心可嘉,怎不让欧阳朔感到欣慰。

    “也不知道,此番能不能见到那位传说中的杨贵妃?”望着长安城的高大城墙,欧阳朔发出这样的感慨。

第九百九十二章 老了的皇帝与上不了台面的宰相

    战役地图,洛阳。

    帝尘等人率部降临到洛阳城外,得知潼关已经被崔乾佑部拿下,帝尘笑着对春申君等人说道:“这次连盖亚都站在我们这一边,看老狐狸还怎么蹦。”

    “哈哈~~~”

    春申君等人大笑,神情畅快无比,能在战役地图赢欧阳朔一次对他们而言实在意义非凡,足以扬眉吐气。

    帝尘道:“等见过安禄山,我们就率部直取长安,不给老狐狸一点机会。”

    “正该如此!”雄霸点头。

    有三十万大军为依仗,就是对安禄山,帝尘等人也不怎么看在眼里。自【炎黄盟】大军降临洛阳的一刻起,安禄山阵营该如何决策,该由他们说了算。

    ************

    长安,东郊。

    欧阳朔要进城觐见唐玄宗,并不需要穿过整个长安城,事实上,自东面的春明门进城,右手边第一大建筑群落就是兴庆宫。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其余两宫是太极宫与大明宫。

    开元、天宝年间,兴庆宫既是唐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之地。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大多数时间为太后等后宫常驻之地。

    兴庆殿上,欧阳朔见到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当朝宰相杨国忠。

    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七十二岁,头发白了,皮肤松弛,身体大不如从前,心理倦怠,早不复年轻时的雄风。

    时间是块磨刀石,无声无息,不疾不徐。

    李隆基年轻时候重整河山、奋发有为、威服四海、睥睨天下的勃勃雄心,在几十年的岁月中早已被打磨得干干净净。

    身为一个泱泱大国至高无上的皇帝,李隆基能够在登基后二十年的时间里,日日不辞辛劳,勤勉理政,任贤用能,革故鼎新,把一个朝纲不振、民生艰难的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海内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四方万国来朝,三代以下有哪个君主能够做到?

    饶是秦皇雄才、汉武伟略,本朝太宗旷世英主,也未能开创如此的盛世景象。因此在人生巅峰时刻,看着那一长溜前来朝拜的大小七十多个国家名单时,李隆基就已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同时,李隆基又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皇帝能活到七十多的更是稀。毕竟白天国事耗神,夜里美人耗力,几十年下来还能不死,那得算奇迹。

    李隆基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五十岁之前,虽说日夜操劳国事、励精图治,但他仍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生了三十个儿子、二十九个女儿。

    此番安禄山的造反,让李隆基很是受伤,心神俱疲。

    对安禄山,李隆基可谓恩宠之致,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面子给面子,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举几个例子。

    安禄山在长安乔迁新居,大摆酒席庆祝,李隆基本来约了几位宰相进宫踢球,可为了让安禄山高兴,特意下旨踢球改期,命宰相们都去安禄山家赴宴。

    安禄山在长安期间,李隆基每吃到一种可口的食物,或者狩猎时打到了稀罕的野味,就立刻派人飞马送给安禄山。

    刻薄点说,李隆基这辈子对自己的老子都没这么上心过。

    更不可思议的是,由于认了杨贵妃作干妈,安禄山可以随意出入内宫,与贵妃亲密接触,面对面共进晚餐,有时甚至一整夜不出宫。

    外界风传干儿子和干妈之间有一腿,可干爹对此毫不在意。如此的恩宠和厚待,就是个再有狼子野心的禽兽,也应该养出感情来了吧。

    可偏偏,安禄山还是反了。

    此番潼关失守,彻底击溃了李隆基的心理防线,他现在只想逃离长安,到蜀地去避风头,跟美酒与美人为伴,了此余生。

    杨国忠此时也才四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妹妹杨玉环倾国倾城,杨国忠的皮相自也不差,此时的脸上却布满惊慌之意。

    按照历史,这位踩着李林甫上位的外戚宰相,很快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客观地说,李林甫再擅权误国,可由于手腕不是一般的高明,不管朝中还是地方,不管文臣还是武将,他至少都能罩得住,上上下下都服服帖帖。

    这一点倒是跟刚投入大夏不久的严嵩有些类似。

    安禄山受皇帝无比恩宠,对满朝文武一概不放在眼里,但唯独对李林甫毕恭毕敬,既服且怕。

    跟李林甫见面,即便是严寒季节,安禄山也会汗流浃背、湿透衣襟。

    安禄山在京中安插的眼线,每次回范阳汇报,他最关心的就是李林甫有什么指示。如果眼线带回来的是李林甫的好话,安禄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李林甫有点不满的表示,安禄山会懊恼地拍床大呼,“糟糕!我要死了!”

    倘若李林甫此时没死,安禄山绝没有造反的胆子。

    并且,作为一个重视制度、比较务实的宰相,李林甫在坑人之余,多少还干点正事,推行了一些有利的措施,并不是全无政绩。

    可这位接替李林甫把持朝政的杨宰相,不仅手腕差老远,除了全身心地溜须拍马、欺上瞒下、勾心斗角、弄权误国外,基本上一点儿正事都不肯干。

    所以,虽然同样是专权多年的宰相,但是在史书上,李林甫光荣地跻身“奸臣”行列,而杨国忠最多只能算是个“外戚”。

    远的不说,眼下的安史之乱能发展到这般糟糕的地步,固然有李隆基昏聩的缘由,这位满脑子勾心斗角的杨宰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