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博得那么高的声誉,确实不是幸至,真的称得上雄材大略,居然敢下这么大的决心,冒这么大的风险,着实不容易。诚如他所言,李隽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动用的军队了,李隽把所有的军队都用来围困郭侃,也仅仅是困住而已,要想吃掉郭侃这头狮子一般凶猛、狐狸一样狡猾的敌人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间。

可以这样说,在李隽和郭侃的较量中,两人势均力敌,在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这就好比平衡的天平,只要一根头发丝就可以打破这一平衡。忽必烈手里还有众多的力量没有动用,而李隽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动用的力量了,因而能够在天平上投下头发丝的只能是忽必烈,而不是李隽。

五卫军是忽必烈的近卫军,驻守在大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忽必烈一次性投下三卫,还有蒙古总预备军之称的怯薛兵团,如此大的力量就不是一根头发丝,而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砝码,只要这支军队一到,天平会急剧失去平衡。

怯薛兵团组建于成吉思汗时代,最初只有一万人,到了成吉思汗晚期就达到了十二万人。这支军队有蒙古总预备队之称,可'。。'想象在蒙古军队中,这支军队有多重的份量。这支军队主要是蒙古功臣的后人,也有忠诚的色目人和汉人,装备精良,训练严格,轻易不会出动,一旦出动,那就意味着志在必得。

忽必烈不愧为优秀的战略家,分析了江南的形势,决定投下这支总预备队,给李隽以决定性一击。如此巨大的一支力量,不要说是按忽必烈奇袭临安的战略部署进行攻击,就是在常州一带上岸,和郭侃前后夹击李隽,没有机动兵力的李隽也是抵挡不住,几十万宋军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忽必烈这招真的称得上够高明,也够狠。临安一给攻下,消息传来,必然是军心焕散,要找到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恐怕只有“天崩”二字了。和吴越争霸时期吴王夫差的命运差不了多少,当苏州给攻陷时,夫差正在北方与晋国争霸。消息传开后,骁勇善战的吴国士兵大规模逃亡,短时间内就彻底崩溃了,吴差最终不得不自杀。

博罗欢还以为忽必烈要他率军在常州一带上岸,与郭侃前后夹击李隽,没想到忽必烈的计划竟然是这样大胆,先是吃了一惊,想明白其中的好处,马上就是大喜,道:“皇上圣明!真要是这么打的话,不出两月,南朝就会破灭。”

“差不多就那时间。”忽必烈很是满意博罗欢的准确计算,道:“你也不要掉以轻心,你的行动一定要快,一定要赶在忠和还能支撑下去之前完成拿下临安的任务。忠和入伏很是仓促,补给不会太多,很难支撑得长久。以朕估计,现有的补给加上宰杀战马,也只能勉强支撑两个月,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三卫军和怯薛兵团已经集结完成,你赶快行动。”

“臣明白。”博罗欢领旨,道:“臣收拾一下盔甲之属,天黑之前启程,连夜行军,不出半月就会到安庆上船,十天内赶到杭州湾,不出一月就可以拿下临安。”

“嗯!朕静候你的佳音。”忽必烈对这位爱将很有信心。

“头痛啊,头痛。”李隽不住地敲着脑袋,看着地图,一双眼睛死死看着地图上的长江水道,好象长江水道有什么奇特之处,好象一块磁石吸引着他的目光。

不仅李隽的眼光给地图上的长江吸引住了,廖胜功,高达,赵良淳,赵佥,黄汉他们哪一个不是紧紧盯着长江水道。虽然他们没有象李隽那样敲脑袋喊头疼,心里的焦虑一点不比李隽少。

现在的问题非常简单,长江水道已经成了生死线。长江水道控制在蒙古水军手里,蒙古水军在长江水道上横行无忌,忽必烈得到郭侃被围的战报后,肯定会派出援军来解郭侃之围,现在李隽由于总兵力不足,连郭侃都还解决不掉,哪里还有力量来对付援军。要想忽必烈的援军不到达江南,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他们过江。可是,长江水道由蒙古人控制,忽必烈就是再派几十万元军,要过江也不会有一点困难。

想到局势的危急,李隽的头不由得大了许多,想不疼都不行。屋里除子李隽叫头疼的声音外,再也没有声音,廖胜功他们都在为这事发愁。蒙古军队本来就凶悍善战,再加上郭侃这个神人坐镇,要想在短时间吃掉他,在总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真有点痴人说梦。想想当年的长平大战,以白起的善战,对上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也用了四十多天才完成,还是把赵军饿得快倒地了才发起总攻,要是早点发起总攻,赵军作困兽之斗,死中求活,秦军的伤亡会大得多。

现在的情形与此差相仿佛,李隽要是强攻的话,就算他获胜也只能是个惨胜之局,伤亡会很大,大得李隽不能接受。要知道,就算李隽把郭侃干掉,加上伯颜损失的军队,就是一百万,对于忽必烈的实力来说,仅仅是才伤到筋骨。忽必烈完全可以下令征兵,迅速武装起一支更大的军队,还可以通过政治交易取得欧洲部分的支援,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反观李隽,只有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都不能和忽必烈相比,他必须得合理使用每一个士卒,要每一个士卒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过早地消耗掉有生力量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

更不用说,在包围圈中坐镇的是郭侃这个神人,而不是无能的赵括似的人物,阵势布得象铁桶,李隽只能依靠不断挖战壕把他的阵地一点点蚕食掉,不断挤压他的阵地,以此来加固包围圈。

高达重重一脚跺在地上,很是不奈地道:“皇上,你别叫了,连臣的头都给你叫疼了。”拍拍腰间宝刀道:“大不了,和鞑子拼了。鞑子要是在常州上岸,我们还有火炮,火铳,准叫鞑子有来无回。”

“你想得也太简单了。我们只有几百门大炮,就想把几十万上百万蒙古军队打败,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要说我们这种土得掉渣的火炮,就是全部换成现代大炮也不可能做到,还得靠真刀真枪去拼杀出来。”李隽在心里暗笑高达头脑有点简单,道:“你以为蒙古人会在常州上岸?”

高达心直嘴快,也没动脑筋去想,脱口道:“鞑子不在常州上岸,还会在哪里上……”嘴巴一下张得老大,可以塞下一个鸡蛋,吃惊地道:“皇上的意思是说鞑子会在杭州湾上岸?直奔临安?”高达良将,只是嘴快点,才说了一半就想到此节,确实不错。

李隽和廖胜功看着他点点头,那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赵良淳他们没有想到此节,一闻高达之言,大吃一惊,忍不住啊了一声。谁都想得到,蒙古援军在杭州湾登陆,直奔临安比在常州上岸的好处大得多。

高达想了想,道:“皇上,臣以为,我们一是可以要履善加强杭州湾的防卫力量,再者可以以宁波港为基地要水军向北巡逻,进行骚扰破坏,迟滞他们的行动。三是可以调派李庭芝和张世杰紧急驰援江南。”

李隽点头道:“你说的第一第二两点自然是要进行。至于调李庭芝和张世杰驰援江南,想法很好,就是不太好执行,他们怎么过得了长江?”双手一摊,很是无奈。

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一共有几十万大军,只要到了江南,就不怕蒙古援军。关键是他们过不了长江,就算他们有心,也只能望长江而兴叹了。

这是实情,高达猛拍脑门,道:“臣真是的,居然把这事给忘了。”想了想,道:“皇上,不一定要走长江,可以要他们从东边,从海上南下也行。”

“办法是不错,就是急切间哪里去找那么多船。再说,他们现在正在淮西,向东急赶到到了东海边又要费去很多时间。另外,就算他们上了船,也不一定安全,鞑子不会想不到这一节,会在海上拦截他们。我们没有水军优势,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廖胜功分析着说。

廖胜功说的绝对是实情,与其在海上葬身鱼腹,不如留在淮西,还可以起到牵制用。按照目前情势看,李隽完全拿长江水道没办法,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蒙古援军渡过长江来打他。

柳河子拄着拐杖在亲兵的扶持下一拐一拐地进来,道:“皇上,臣在长江水道上设了点伏子,还有千多艘船只可以使用。再加上现有的水军,也有三四千艘战船,打硬仗虽是不足,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进行骚扰破坏,还是可行。”柳河子真的是高瞻远瞩,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了,怪不得他能在敌后战场坚持下来。

李隽搬过一张凳子,道:“柳将军先坐下,坐下。”扶着柳河子坐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