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了,其实那是误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之相匹敌。就是现在的老美想把中国撇开来处理亚洲事务,那是做梦,根本不可能做到,用一句夸张的话不说:中国打个喷嚏,他们会感冒。

正是基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影响,周边国家一旦遇到危难就会向中国求助。就是在晚清时期,清朝庭已经腐朽不堪了,当小日本攻打朝鲜时,晚清依然出兵朝鲜半岛,帮助朝鲜打小日本。“东北王”张作霖正是在这一战中崭露头角。

越南在中国古代叫安南、交趾,汉武大帝在击破匈奴之后开始大举对岭南之地用兵,收复百越之地,越南也就成了中国的郡县,就是交趾。王莽“新”政时期,天下大乱,中国又陷入严重的内战时期,越南有名的女人征侧趁机造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求独立。

东汉光武帝刘秀当上皇帝后,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缨要求去平定越南,刘秀许之。征侧这个女人闹得虽凶,她的军政才干着实不怎么样,根本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对手,给马援轻松击败,抓住她,把她的脑袋给砍了。

到了唐朝,打败唐军,越南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但是,越南长期以来仍然隶属于中国,是中国的藩属国,根本就脱离不了中国的影响。原因非常简单,越南从根本上说就是汉人移民建立起来,哪里脱得开中国的影响。

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攻占越南,从南部进攻南宋也是其中的步棋,为了达到目的,元军曾经发动过攻打越南的战役,却遭到了失败。

蒙古人看中了越南这块风水宝地,李隽也看中了这块地方,给越南的陈仁宗出了一道难题。说是难题,其实一点也不难,只不过是读李隽手书的一封信而已,难就难在信里的威胁之意,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黄汉十五万大军已集结在越南边境,随时可以进入越南。

“兄安南国王:弟祺拜!蒙古苟欲屠兄之国,时大宋遭兵戈,无暇援处实是憾事。赖天之幸,得以保全。蒙古暴虐无道之国,屡犯兄之国,弟多有不忍,今兴天兵助兄除暴,将军黄汉大军十五万已在边境,请兄纳之。与天同,则为顺;与天异,则为逆,顺逆之势,一念之差,痛悔何及。兄三思!”陈仁宗把手里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眉头皱得很紧,不知道如何处置。

现在的越南处在陈朝的统治下,陈朝之前的王朝叫李朝,李朝的李英宗被宋孝宗封为安南国王。而陈朝的建立是因为陈太宗娶了陈朝的公主也是当时的皇帝进行禅让登基的。这其中有一场政治阴谋,毕竟在名份上是禅让,再说李隽也不用为李朝叫屈,就沿用了宋孝宗给李英宗的封号,称陈仁宗为安南国王了。

李隽在这封信里用词有礼,甚至自称为弟,称陈仁宗为兄,是非常难得之事。陈仁宗也是个明白人,他明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个道理,李隽对他客客气气,可不是在求他,而是在逼他,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要么你同意,要么逼迫你同意。逼迫的方式非常明白,就是黄汉的十五万大军。

真的是到了黄汉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后果就不用想了,要的不仅仅是你的江山,还有你的老命,你自己掂量着想想吧。

越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是得到越南的支持,对于李隽来说,具有很大的好处,从政治上说多了一个盟友,从军事上说多了一分力量,虽然这份力量不是很大,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吧。

李隽最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越南供应黄汉大军粮食,因为南宋现在的粮食紧张了,要是从江南之地或是广西一带调运军粮去西南的话,先不说是不是拿得出来,就算拿得出来,运输上的问题就足以让李隽头疼好久了。

经过思虑,李隽决定把粮食危机的压力进行转嫁,转嫁到别的国家去。这些国家就有越南,泰国,缅甸这些一向依靠中国的国家。当然,李隽也明白一个事实,要他们拿出粮食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对于李隽来说不是难事,他知道一个理,那就是这些国家离不开南宋。只要南宋一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他们就知道厉害了,不得不落入李隽的算计之中。

“哎,这可如何是好?”陈仁宗微叹一声,拍拍脑门,道:“宣陈兴道将军。”

陈兴道是越南名将,蒙古人进攻越南就是给他击败的,是陈仁宗的干城,有了难事自然是要找他。陈兴道马上赶来,施过礼问道:“皇上宣臣来有什么事?若有敌国入侵,请皇上下旨,臣马上赶赴战场。”

“你看看吧。”陈仁宗把李隽的手书递给他,道:“是不是敌国就在于我们的决定了。人家的十五大军已经到了边境,大兵压境了。同意了,一旦进入境内,谁知道他们走与不走,要是上演假虞伐虢旧事,我们岂不成了虢国?要是不同意,十五万大军,我们打得赢吗?”

李隽这道题真够难的,正如陈仁宗所说,同意与不同意都是很为难的事情。自古以来,对于别国军队入境都是大忌,原因没有别的,正是因为别国之兵一旦到了境内,赖着不走的事情太多了,更有可能灭国。要是不同意,能不能打得赢就成了问题。

陈兴道个子很大,眉毛又浓又密,浓眉一轩,道:“臣有几个问题想向皇上请教,还请皇上恕臣无礼。”

陈仁宗明白他是要发表看法,他正愁没有办法,能得这位干城将军的计策,那是天大的喜事,大喜过望道:“将军,你说,快说,请快说。”三个不同的词,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遵旨。”陈兴道领旨,问道:“请问皇上,大宋朝待我朝如何?”

陈仁宗想也没有想,点头道:“大宋朝待我朝很是有礼。汉唐之际,中华上国对我国都是大动兵戈,唯有大宋朝以礼相待,实是仁义之国。”

他这话是站在他的立场来说的,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那是因为宋朝无能,不能把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拿回来。宋朝丢掉的领土岂止越南一地,东北、华北、西北、西藏、西域都给他们丢了,两百多年一直没有并入版图。

“皇上所言极是。”陈兴道礼节性的话一完,接着就道:“大宋朝待我国有礼,我朝当懂得投桃报李之义……”他的话给陈仁宗打断了,陈仁宗急急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同意他们入境?”

陈兴道点头道:“正是。臣以为他们之所以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实是虚张声势之意,意在威吓我国。若我国坚持不接受,就不是威吓了,就会变成事实。”

“依臣推想,大宋朝借道我国不外几个原因:一是想向列国示威,表明大宋朝现在要和蒙古人开战,要我们进行选择,要么与大宋朝一道打击蒙古人,要么就是与大宋朝为敌。”

陈仁宗赞道:“有理。不过,蒙古人凶悍善战,从无败绩,大宋朝打得赢吗?要知道,大宋朝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拿不下来,还怎么能与蒙古人打?”

越南就是汉人的子孙建立的国家,对汉文化,对中国事务很是关心,陈仁宗是以很是了解宋朝的国情。怪不得他说这话,宋朝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作为,让人气愤难已。

陈兴道的话给陈仁宗吃了定心丸,陈兴道分析道:“皇上,臣以为此战大宋朝必胜,而蒙古人必败。”

“哦,有这种事?说说你的看法。”陈仁宗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倍,奇道:“大宋朝哪来的这种能力?”

陈兴道接着道:“依臣之见,现在的大宋朝皇帝是一个英武不凡的圣明之君,杀伐决断一念而决,睿智英明,在这之前,大宋朝已在江南之地歼灭了蒙古上百万大军。他现在是在布局,积极光复一些失地,达到增强实力的目的。他之所以要借道我国是构筑对盘踞在四川、大理一带蒙古军队的包围圈,这是即将到来的大行动的前奏。一旦他的计划实现,四川、大理一带的蒙古军队必然是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被宋军围歼只是时间问题。”

陈兴道不愧是名将之才,居然给他看穿了李隽的用意。李隽布下这一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就是构筑一个对西南一带蒙古军队的战略包围圈。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要是越南、泰国、缅甸这些国家都站到南宋一边的话,西南一带的蒙古军队就陷入了一个大包围圈中。再适拿下剑阁,松藩这些地理要冲,切断西南蒙古军队与汉中、关中之地的联系,蒙古军队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陷入了绝境,被歼灭就是时间问题。

对于久受汉文化影响的陈仁宗来说,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