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胜功他们都是极为聪明的才智之士,自然是明白李隽话里的意思,忍不住笑起来。

廖胜功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道:“怪不得张世杰在合肥唱了一出好戏,一来可以把淮西之地的蒙古军队吸引到合肥附近聚而歼之,二来可以分散阿术的注意力,要他注意合肥,无法照顾到蕲黄之地,便于解晋奔袭。”

“以姜新一旅偏师进入黄州以北,佯作进击之势,一是可以诱使蕲黄之地的蒙古军队聚到一起,便于全歼,二是把蕲州和黄州两地的兵力北调,为解晋的奔袭减少压力。妙计!妙计!一石数鸟!”

廖胜功不愧是优秀的战略家,一语道破了杜大用计划的精髓,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也是点头称赞不已。

李隽把战报递给李庭芝他们,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张世杰他们送来的战报,厚厚的一摞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怪不得皇上这么开心。这么多的捷报,换作谁都会很开心。”李庭芝在心里如是想。

廖胜功把战报看完,赞叹道:“好一招打草惊蛇!”这是当日张世杰听完杜大用的计划后给出的评语,没想到廖胜功也是这样看,正所谓英雄所见皆同。

张世杰,高达,赵良淳和解晋他们除了向李隽报捷外,自然是要极力推荐杜大用。李隽看了战报,立即派段干木去把杜大用接到上书房,两人促膝长谈,李隽认为杜大用是一个拥有冷静头脑、机智沉着、善于抓住问题、军事才干杰出的战略家,决定重用他,才他把带到这里来与廖胜功他们相见。

李隽看着杜大用道:“杜大用,你把你的看法向祥甫他们说说。你的看法很有见地,很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皇上谬赞,臣不敢当。”杜大用走到地图前,准备开始发表他对目前南宋军事形势的看法了。

廖胜功,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完全想得到能够下出如此妙棋的杜大用,他的看法定然是非常独到,一定会让人获得启发,做好了敬聆诲言的准备。

“皇上,廖将军,李丞相,文丞相,陈丞相,大用末学后进,敝陋之资,不敢班门弄斧。皇上有旨,大用不敢不遵。大用一点浅见,不到之处,敬请指正。”杜大用先是来一通非常谦虚的开场白,道:“皇上,臣以为我朝虽然大胜了,但是问题依然不少,朝庭应该做好三件事。”

南宋的问题是不少,这点已经是共识,李庭芝他们并没有因为连战皆捷而自大,反而是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杜大用这话说到文天祥他们心里去了,尽皆点头赞同,文天祥问道:“哪三件事?”

“大用认为,淮东淮西蕲黄之地,以及郢汉之地都是富厚饶给之地,我朝光复这四地对于我朝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我朝的实力将会飞速提升。”杜大用开始剖析,道:“这种好处,我们能够认识到,蒙古人也能认识得到,他们必然重整大军,进击这四地。因而,朝庭要做好反击的准备,这是第一件。”

“对对对。”杜大用的话给李庭芝他们的赞同声打断。

这个问题,李庭芝他们也是这么看的。对于忽必烈来说,即使不能占有这四地,也不能让南宋安然拿回,让四地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也比给南宋治理好强得多,必然要进攻。

杜大用接着道:“准备反击的方式有多种,不一定就是等着蒙古人来打朝廷,朝廷也可以主动进攻。大用认为,主动进攻的地方可以选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进攻山东,另一个是加快四川战事的进程,这是第二件事。这两地打得越好,牵制住的蒙古军队也就越多。”

这点,李隽的计划中就提到,廖胜功他们已经了解,算不得新鲜,只能算是“英雄所见皆同”,大家想到一块去了。

“皇上,请恕臣直言。”杜大用向李隽请罪。

李隽知道他会言及朝廷短处,笑道:“说吧。直言无罪。”

“谢皇上。”杜大用谢过恩后,分析道:“皇上,臣以为我朝打了不少的胜仗,军队的士气空前高涨,装备也很精良,技战术理论已经更上一层楼,但是我朝军队的普遍战斗力和鞑子比起来还有一段差距。鞑子虽然是我朝的死敌,但是臣认为鞑子的确算得上一支优秀的军队,装备不错,技战术水平都很高,砍杀更是高超,配合很好,骑兵的机动能力很强,我军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超越。”

这点,李隽也曾言及,和廖胜功他们商讨过这一问题,李隽还告诫他们:“不要因为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就自高自大,就瞧不起对手了,那是要吃败仗的。”

廖胜功发表看法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也是这么认为。你认为要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廖将军,大用认为我朝不能在短期内把军队的实力全面赶超鞑子,但是朝廷可以把部分军队的实力提升上去,把这些军队当作战略突击力量使用,对敌人的重要设施、战略目标实施打击。”杜大用发表独到的看法,道:“我朝已经有不少先进的装备,比鞑子的装备先进得多。大用认为,这些装备一时之间难以全面装备军队,可以装备部分精锐部队。一句话:尽可能多地集中使用高技术装备来武装部分精锐部队。皇上,臣以为,我朝成立战略部队已经迫在眉睫,还请皇上圣裁。”

组建战略部队,李隽早就有这种想法,只是出于诸多原因一直没有实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能够统观全局的战略部队指挥官。廖胜功固然能够胜任这一职务,但是他负责的事务太多,不能再给他加任务了。柳河子和郑静和都是不错的人选,但是前线需要他们,也是派不上,是以这事才一直拖着。

李隽招呼杜大用坐下,看着李庭芝他们问道:“你们认为呢?”

廖胜功点头道:“组建战略部队对于我朝来说有百利无一害,这点臣也有同感。解晋将军的骑兵部队集中了全军的精锐,装备了最为先进的装备,他们的训练最为严格,每一个人不仅仅是优秀的军人,还拥有一技之长,有的善长探路,有的善长医术,是以他们可以从扬州到始,进行长途奔袭。”

“皇上,臣以为我朝应该仿照此例再打造几支这样的精锐部队。不仅仅是骑兵,还要有步兵、山地师、海军、海军陆战队。哦,对了,黄永善他们在研发一种新型火器,据他说装填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只是这种武器的生产太过费时费力,成本也很高,不能大量装备部队,我们正好可以用来装备战略部队。”

李庭芝,文天祥和陈宜中一齐点头赞道:“皇上,廖将军所言极是有理,还请皇上采纳。”

“这事,我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说到底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战略部队负责人。”李隽直言不讳,道:“现在好了,战略部队的指挥官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句话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负责战略部队组建一事,非杜大用莫属。”

第172章 战略对话(下)

“皇上,臣资质弊陋,年轻识浅,一得之愚不敢辱至尊,臣万万担当不起如此重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李隽的话音一落,杜大用马上推辞,急得脸上都冒汗了。他是万万想不到李隽居然如此看重他,会委任他如此重任,要不急都不行。

此人年纪虽轻,却谦虚谨慎,老成稳重,却没有一点矜骄之气,让人一见之下就生好感,如此表现使得廖胜功他们对他的看法更增几分好感,点头不已。

李隽笑道:“大用,你不用推辞了。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放心好了,有问题可以向我直接反映嘛。你呀,就想着读书,这是好事,朝廷现在急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为朝廷出力,你就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心里想的是:“想当学生,我这个老师开导学生还是不错嘛。”

“杜将军,你是一个优秀的学员,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廖胜功附和李隽的意见,道:“现在,我以军事学院院长的名义准许你毕业。你这个学员,真够低调的,把那样的好计策向高达他们说,却不给我说,还真得给你找点事做,罚罚你。”说到后来,已经开起了玩笑,可见他的心情有多愉快。

廖胜功这人除了具有良好的军事修学外,还有一个不错的优点,就是喜欢提携人才,听了杜大用的分析,已经喜欢上这个年青人了,说到高兴处自然是要玩笑一下。

杜大用忙道:“廖将军军务缠身,大用一点浅见不敢打扰廖将军,还请廖将军原谅。”

“你呀,还没有听出来。”李隽提醒杜大用道:“廖将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