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哥一下站起来,道:“皇上,你就这样让他走了?皇上,臣以为要术儿烈给伊儿汗带信去,要他带兵赶来中原助战。”

忽必烈并没有说话,看着贴木儿,贴木儿明白忽必烈是在考他,他知道忽必烈这样心气很高的人怎么会直接说三弟,你快派兵来帮我,我顶不住了。忽必烈如此做,已经把他的意图包括在其中了,贴木儿道:“桑哥,你不知道,皇上如此处置,说与不说都一个样。伊儿汗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日,朝廷就会得到伊儿汗百万大军的增援,中原这一仗就会稳赢。”

“皇上所言极是有理,兵法有云将合一处,兵打一家,方是取胜之道。从整体来说,朝廷处于优势,朝廷的总兵力比鞑子多,经过战火历练的精锐士卒比鞑子多,装备也比鞑子精良,军事理论也比鞑子先进。”张世杰分析着道:“更重要的是,朝廷拥有数量众多的火炮,现在更是大量增加了骑兵,使得朝廷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臣以为,朝廷所拥有的优势还没有到占压倒性的程度,朝廷三路出兵是必要的,臣对此无异议。在朝廷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鞑子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或是一部,采取蚕食之策,方能在弱势中取得优势。”

他的话很的道理,是深思熟虑之言,与会众人无不点头称是,李隽问道:“张将军,你说说要怎么应对忽必烈的这一手。”

“臣以为,一方面各路大军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很是重要,可以说关系到这次北伐的成败,因而臣建议各部之间加强沟通,把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其他几路。”张世杰分析说:“第二,要加强情报工作,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探知鞑子的动向,做好准备。”

情报工作对于战争有多么的重要,这点是不言而喻的,众人尽皆点头赞成。

“张将军所言实为至理名言,各部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朕相信你们公忠体国,会很好地相互协调。至于情报工作,朕给你们交个底,我们的情报部门运行得很良好。”李隽笑着道:“朕现在就通报一个最新的消息给你们,忽必烈已经重组了统帅部,史天泽,郭侃,张弘范,阿术之辈已经出局,没有进入最高统帅部。鞑子最高统帅部的成员有巴布尔,贴木儿,桑哥,赛音诺,赛典赤,不鲁迷失,张惠,忽辛。这些人都很年轻,他们都是在大都一战中表现很杰出的年轻军官,给忽必烈委以重任。其中,巴布尔已经掌管了五卫禁军,贴木儿已经掌管了怯薛兵团。”

忽必烈此举的用意非常清楚,那就是他不满意以前的那些将领,才决定对统帅部全面换血,他启用这些年轻军官,摆明了是想革新。大都一战才过去没多少时间,他就有这么大的动作,其气魄真的是非同小可,众人不得不叹服。

“巴布尔,贴木儿这两人个都是历史上的大英雄,一代枭雄之材,要是真给忽必烈委以重任的话,倒是挺麻烦。不过,我这个曾经的历史学家对他们的事情是了若指掌,要对付他们也不难。”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忽必烈启用了大批年轻军官,重组了统帅部,鞑子的战法将与以往大不相同,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下些功夫。”

廖胜功很是赞成李隽的话,道:“皇上,臣以为经过忽必烈革新之后的鞑子军队在战术上将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一点可以肯定。鞑子军队将采用哪一种模式呢?臣以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向我们的打法靠拢。忽必烈想依靠大量的火炮,骑兵的机动性对我造成有效杀伤。要真的是这样,鞑子的胜算就少了许多,我们的军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我们的战术体系,而鞑子才采取这种打法,还不太适应,效果有限。”

从现在开始,到决战的时间也不过几个月,忽必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军队都打造成适应新战术体系的军队,解晋点头赞同,道:“廖将军所言有理。不过,臣以为忽必烈完全可以仿效我朝的作法,不能把所有的军队改变,他们可以改变部分军队。”

“解将军此言极是有理。”郑静和发表看法,道:“臣以为忽必烈最有可能改变的就是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这两支军队是鞑子的总预备队,给他一改变后,其实力会倍增。”

李庭芝点头道:“对对对,郑将军之言太有道理了。所以,朝廷一定要加大对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情况的收集工作。”

气氛越来越热烈。柳河子沉思着道:“皇上,臣有一策,可以使鞑子很是顾忌。”

柳河子冷静沉着,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家,他提出的主意肯定是非同一般,众人马上把目光投向他,静等他说出高见。

李隽也是很感兴趣地道:“柳将军,请讲。”

柳河子走到地图前,道:“皇上,大都一战,让鞑子朝野震动,心惊胆跳。在中原大战时,郑将军的海军摆出在直沽寨再次登陆的态势,以此来牵制鞑子,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集结在中原,中原决战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陈兴道不无兴奋地道:“柳将军此言不错。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实可以互变,必要时可以把佯动变成行动,在直沽寨再来一次登陆,直逼大都。”

“这主意不错。”清风道长摸着胡子,道:“皇上,贫道以为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海军应该在渤海湾附近游弋,要给鞑了造成一种错觉,要鞑子以为朝廷将会在大都附近开辟第二战场。”

高达抚掌称妙道:“妙计,妙计。陈将军说得有道理,虚实可以互变,必要时朝廷就在渤海湾来一个规模更大的登陆战,开辟第二战场。”

李隽也来了精神,道:“还有一点,你们没有说。那就是利用我们的海军优势,给忽必烈造成极大的压力。中原之地虽然不是江南这样的水乡之地,但是仍有不少河流,海军完全可以游弋其中,把必要的兵力投送到必要的地点,可以加强兵力投入,如此一来,鞑子想聚歼我之一路,我之一部的想法就会不攻自破。”

“太好了。”黄汉兴奋得差点站起来,道:“黄河,惠济河,涡河都可以用。特别是步兵,就有更大的机动性,可以更大规模地投入。”

欧军行也来一句:“黄将军,你不要只想着步兵,骑兵也可以。”他的话立即得到解晋,赵佥这两位骑兵指挥官的赞同,道:“是啊。”

朱瑞祥马上不服气了,道:“你们倒想得挺美的,有脚就自己走,有马就骑,我说啊,郑将军就不给你们提供帮助了,要运就运炮兵。把八百上千门火炮运到战场上,那效果我不说,你们也想得到吧?”

他这话乍听起来是来‘找场子’,却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道:“对,是该优先运送炮兵。”炮兵是宋军的最爱,是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之一,但是由于太过笨重,缺少牵引机械,其机动性很不能令人满意,江南之战时是靠将士们抬上战场的。特别是翻越秦岭一事,更是朱瑞祥心中的痛,关中打得火热,他却在秦岭山中迁延时日,不能投入战场。

中原决战,真要如他所言,由海军运输,把大量的火炮投入到指定的地方,即使还没有到达战场,也是离战场不会太远了,这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对宋军的帮助就非常之大。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那就是出其不意,会给蒙古军队送上“惊喜”的礼炮。

郑静和他们都是明智之士,一闻朱瑞祥之言,马上明白其中的好处,还有不赞成的道理。

“我们还是靠我们的双腿走路。”黄汉不无遗憾地道。

“骑马的感觉也不错。”解晋自我吹嘘地礼让了。

朱瑞祥一脸的兴奋,道:“那就多谢了。”

李庭芝也来打趣,道:“朱将军,你别谢得太早了。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会有你,到时,你是忙都忙不过来。”

“李大人放心,再硬的骨头,也会在火炮的怒吼中变成一掬细沙。”朱瑞祥信心满满。

陈宜中这个一向不懂军事的人也跟着发表看法,道:“有了海军的帮助,鞑子想聚歼我之一路的设想就不可能实现了。当鞑子摆好架势,牙齿露出来,就要下手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背后多出三万,五万的军队,更有可能更多的军队,那还不是撞南墙吗?肯定是头破血流!”

陆秀夫接着道:“陈大人所言有理,在运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正面部队为饵,吸引住鞑子的注意力,再把兵力投送到鞑子的背后,来个前后夹击,包准一个也跑不了。”

“陈大人,陆大人,高见啊。”文天祥很是感慨地道:“你们二位什么时间这么精通军事了?”在他的印象中,这两人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