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代的外来文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如此,大中五年(851)被解送到岭南的吐蕃和回鹘战俘的境况也同样如此23。


第二章 人战俘(4)(图)

女侍 唐景云元年 壁画 高213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万泉县主薛氏墓甬道西壁    

  女侍手捧一物,作进献状,但脸部表情的冷峻却表露出内心的抑郁,线条简洁流畅,意蕴颇为独特。  九世纪时,唐朝政府一反常态,对间谍活动感到惊恐不安,他们深信,这些湿热瘴疠的边疆地区是最适合安置那些被俘的高山地区居民和北方土著人的地方。而在七世纪时,唐朝政权对于其自身的权势和武力的自信程度是很强的,这时的俘囚要获得自由也就容易得多。然而就异族奴隶而言,不管是士大夫的私人奴隶,还是属于政府的国家奴隶,他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的出路,就是依靠才能和计谋获得权力和财富。有些具备军事才能的家内奴隶也确实成了朝廷里的重要人物。王毛仲就是这样一位人物。王毛仲其人本来是一个因事没为官奴的高丽人的儿子,他曾经在唐朝政权中被提拔到了很高的位置,只是由于野心太大,最后才使他一败涂地24。  但是,除了幸运地被分配到出身高贵、功勋卓著的大臣之家之外,战俘们通常只能成为与个人无关的国家奴隶。在集权统治下,这也是那些被宣布犯有叛逆罪者的家庭的命运。俘囚与叛逆者的亲属的遭遇是相同的,他们被迫从事收集石料的工作,这些石料是为了修建保卫国家的城墙和保护农田的堤防使用的。这种劳役一直要持续到他们获得自由为止。朝廷的特殊恩典,或者是一般的大赦,都可能会使他们得到自由25。


第二章 人奴隶(1)(图)

劳作女泥俑群 唐代 高97—16厘米 1972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201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组劳动女俑,即家庭奴隶,共四人,梳高髻,涂腮红,身着朴素的襦衫长裙。她们正低首进行辛勤的劳作,分别在簸粮、舂捣、推磨和擀面烙饼。擀面女子身旁还放着一饼鏊,上烙大饼,极富生活气息。随葬俑以劳动为题材的比较少见,这组作品因此尤显珍贵。  汉奴主知仓库,胡奴检校牛羊。  斤脚奴装鞍接蹬,强壮奴使力耕荒。  孝顺'奴'盘鸡炙旌,谗韶奴点醋行姜;  端正奴拍箜篌送酒,丑掘奴添酥酪浆;  细腰奴唱歌作舞,矬短擎炬子食床。  这首诗歌反映了一位野心勃勃的新郎的梦想,他渴望富家之主的显赫与奢华的生活。这首诗的英文译文是阿瑟·韦利根据敦煌写本翻译的26。  家庭奴隶从事各种各样的家务劳动,从夫人的婢女干的活计,到猎场看守人的工作都属于家庭奴隶的劳动范围27。在唐朝后期,无力还债的债务人和佃户成了家内奴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来源。这些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甚至是终其一生,将他们本人或者是子女出卖给地主或其他的债权人28。但是典型的唐朝奴隶是异族奴隶,商人们通过出卖异族奴隶,将钱全部装进了自己的钱袋。元稹是一位在道德方面正统而严谨的人,外来物品在他的眼中永远都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元稹在一首长诗中描写了一位商人的形象。他笔下的这位商人是个行商,他精疲力竭地追逐利润,逐利的欲望使他的心境无法得到安宁,贪婪驱使他在世上到处游荡,如果有利可图的话,他会随时准备出卖任何东西—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鹰。  炎州布火烷,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29。  狡黠的奴隶贸易者尽量不去买卖唐朝境内土生土长的汉人。法律保护古代习俗,使贩卖汉人变成了一件非常担风险的事情。如果商人诱拐了奴隶,则犯罪的商人多半会被处死。但是当被生活所迫时,一家之长却可以出卖自己家中的妻小,在当时的社会里,家长的意志就是被出卖的家庭成员的意志30。可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经营异族奴隶的买卖却是相当保险的,而且买卖异族奴隶还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异族奴隶并不完全是人31。所以,只要当时没有赦免异族奴隶的法令的话,不管他属于哪个种族,异族奴隶都是很畅销的。奴隶商人的货物可以是波斯人—例如被大海盗冯若芳连同其他战利品一起掳掠来的,安置在海南岛万安州附近的波斯人32;他们也可能是突厥人—这些突厥人不是战俘,而是由萨曼王朝作为商品从河中地区出口的突厥奴隶33;奴隶商人的经营对象,可能还有那些性情平和的牧人和他们的子女,这些人是被诱拐来,送入唐朝境内的—在盛唐时期,唐朝与难以管制的游牧人和睦相处,所以这种做法在当时是被禁止的34;他们甚至有可能是由发现了远东的道路的花剌子模人输出的斯拉夫奴隶35;这些奴隶也可能是高丽奴隶,尤其可能是高丽女奴—在唐朝的富豪之家,大多都非常希望能够得到高丽、新罗国的少女作为贴身女婢、姬妾和演艺者36。高丽、新罗的奴隶贸易养活了一大批黄海水域的海盗,同时也引起了朝鲜半岛政权的反对。武后长寿元年(692),山东地区的唐朝地方官员奏请朝廷,指出这种违法的贸易妨碍了唐朝与新罗国的友好关系(山东是新罗奴隶船靠岸的地方),“‘伏乞特降明敕起今以后,缘海诸道应有上件贼炫卖新罗良人等,一切禁断。敕旨宜依”37。但是在有些地方,肯定还有买卖新罗奴隶的迹象。虽然畜买新罗女奴有时也会受到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的猛烈抨击,但是新罗、高丽少女的娇艳美丽在当时确实是非常有名的。例如在贞观廿年(646),高丽派遣使臣前来唐朝致谢,感谢唐太宗在前一年赦免了被包围的辽东城里的居民。这位使臣带来了两名美女作为谢礼。但是唐太宗对高丽使臣说:  归谓尔主,美色者,人之所重。尔之所献,信为美丽。悯其离父母兄弟于本国,留其身而忘其亲,爱其色而伤其心,朕不取也。  就这样,唐太宗又将她们送回了故土38。


第二章 人奴隶(2)(图)

面具 (日)正仓院藏    

  这个斜眼的面具是在一种名为假面音乐舞蹈剧的表演中由演出者佩戴的,代表一个从热带地区来到中国南方的奴隶,这种遍布中国乃至朝鲜的传统也在8世纪时出现在日本。在唐朝宫廷举行的戴有此面具的演出,表现的是一个奴隶对一位贵族妇女的热爱。其他假面音乐舞蹈剧的面具绘有怒吼的雄狮与火鸟、自负的印度僧人与醉酒的波斯国王。  但是非汉族奴隶的最重要的来源是唐朝南方的各部族—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傣人和那些新近归附唐朝的,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其他一些土著居民。奴隶贸易者毫不怜悯地对这些不幸的“蛮人大加掠卖,与此同时,皇帝也一道道地发布诏令,对这种罪行加以谴责和禁止,但是这些诏令显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39。最典型的是在八世纪末年唐德宗发布的一道诏令。这道诏令表明,一直到了这时,仍然在从遥远的邕府(位于现在的安南边界附近)将年轻的奴隶作为年贡送往朝廷,诏令中指出:“……使其离父母之乡,绝骨肉之恋,非仁也,罢之。”40这道诏令的颁布可能结束了由官府主持的进贡土著人奴隶的活动,但是私人买卖奴隶的活动却并没有终止。九世纪中叶,唐宣宗发布了一道禁止岭南货卖男女的诏令,宣宗称“如闻岭外诸州居人,与夷僚同俗,火耕水耨,昼乏暮饥。迫于征税,则货卖男女,奸人乘之,倍讨其利”,这道诏令中还指出,买卖奴隶的结果“……遂使居人男女与犀象杂物,俱为货财”41。有许多迹象表明,正如同在高丽人中一样,在南方土著居民中,奴隶贩子寻求的主要猎物也是年轻的女奴。元和十三年(817),当著名的广州都督孔癸戈在任时,他最先发布的法令之一,就是禁绝从本地村庄里买来的女口42。当时的诗人张籍曾经用这样的词句描写了一位女奴: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时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43。  唐朝奴隶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恒河流域印度以外的地区的奴隶。从印度群岛输入的奴隶被称做“昆仑奴”,所谓昆仑奴就是来自“KurungBnam(山帝)44地面的奴隶,而“KurungBnam则是使用了柬埔寨国家的古名。这个字实际上相当于梵文的“ailarja”,它表示吉蔑人对神山的象征性的霸权,这与爪哇和苏门答腊的“ailendra”王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