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大师大结局-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术界、思想界矗立起了一座丰碑。家中访客川流不息,令朱安慰藉的是,她虽是一名无足轻重的旁观角色,但年轻人仍尊称她为“师母”。    
      兄弟失和后,鲁迅被迫迁出八道湾。心中郁闷痛苦的鲁迅决心挣脱身上的枷锁,情急之中,他让朱安选择,一是留在八道湾,一是回绍兴娘家。    
      朱安闻知后,顿时涕泪交加。    
      鲁瑞老人当即责问儿子道:“她能搬到哪里去?”鲁迅猛然清醒过来。    
      留在八道湾,何以为凭?兄弟既已失和,岂有嫂子留住的道理。回绍兴娘家更不可行,一个不能见容于夫家的弃妇,怎能立足于封建礼教浓厚的乡里?    
      朱安鼓足勇气,脸上淌着泪,几近是哀求丈夫道:“我不识字,又是小脚,我知道给大先生丢了脸。但大先生的生活总得有人照顾,我愿意侍奉堂上(老母)和大先生一辈子。”    
      听着朱安谦卑真诚而又无助的话语,鲁迅只能是一声叹息。搬出八道湾宅第不久,鲁迅因肺病复发,病倒了,只能食流质食物。朱安端汤侍药,缝洗浆补,全力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这在他们17年的婚姻生活中,有了一个相对的单独相处的二人世界。鲁迅病愈后,对朱安有了一些感激和客套,但两人仍分房而卧。平日里,鲁迅则把朱安的卧房用做书房,完成了《祝福》,整理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呐喊》。    
      1924年初,一位仰慕鲁迅之名的青年,自称其名叫“许广平”,直接投书鲁迅,请教并交流对时局、人生、学术等包罗万象的许多问题的看法。鲁迅从对方刚劲奇崛的字体、犀利的文辞推断,此乃一位崇拜自己的“五四青年”。于是,他把对方置于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地位,称之为“广平兄”。两人在书信中神交,却不曾谋面,一年多时间下来,竟然通了一百多封信,这些信件便是鲁迅与许广平之间著名的“两地书”。    
      1925年春,早已在信中相识、相知并引为知己的许广平突然出现在了鲁迅面前,只见她剪着齐耳的短发,上着一件天蓝色的绸衣,下穿一条黑裙子,胸前抱着一摞书籍,素面朝天。鲁迅惊得目瞪口呆!千秋家国梦,被自己口口声声呼为“广平兄”的竟是位巾帼女儿,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顿时,一种异样的情愫掠过了鲁迅的心头。    
      许广平出生于广东一个名门望族,在她的家族里,出现了不少现代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如广州国民政府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便是其堂兄。当年,为了反对家里的包办婚姻,许广平毅然随兄长到天津求学,几乎被逐出了家门。    
      这位刚烈、自强,充满了叛逆个性的女学生转学北京后,成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领袖之一。二人相晤后,彼此觉得倾慕不已,总有说不完的话、探讨不尽的课题。    
      朱安一如既往,默默侍于一旁,除了唯唯诺诺招呼许广平、添茶续水外,当然插不上嘴。许广平则和众多的访客一样,恭敬地唤过一声“师母”,便兴奋地进入了二人世界,对于朱安与鲁迅的婚姻状况,她是清楚的。    
      “三·一八”惨案,北洋军警公然弹压学潮,枪杀了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许广平和其他学生领袖受到通缉,将被依次递解回原籍,交由地方与家族管束惩戒。许广平当然不能回广东。鲁迅将她藏匿在家中,两人的感情进一步升温,终于有一天,许广平勇敢袒露出久藏在心中的渴望,愿与先生共白头。鲁迅大为惊疑。    
      平心而论,他也很喜欢许广平。这时已有风言风语出现,有人指斥鲁迅道貌岸然,背执人伦,搞起了师生恋。鲁迅陷入了一种新的痛苦中。反封建的斗士遇到了人生的新课题。许广平依然不改初衷,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老师。    
      1926年7月,由于北洋政府的迫害,鲁许二人感情的确立等诸多因素的催化,鲁迅决定接受厦门大学月薪为800大洋的聘任,离开北京。8月26日,他在家中与母亲及朱安道别后,便同许广平悄然南下。    
      两年后,鲁迅来到了上海,正式进入了他杂文创作的黄金时期,当上了自由撰稿人,同时,与许广平正式同居。虽然双方都没告知家人,但有关他们的种种传说,自他们离京起已流传极多。1929年5月,鲁迅回京探母,他告知母亲和一些好友,许广平已有身孕。    
      这个消息间接传到了朱安的耳中。尽管她从辗转得知的传闻中早已有了些许的思想准备,一旦情感风暴真的来临,其内心深处的苦涩令她顿时陷入了孤苦无助中。    
      拖着一双小脚,目光滞郁,带着几分无奈,朱安除了勇敢而大度地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亦无其他。一向不善于表露情感的她经历了极度的阵痛后,向她的邻居说出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我现在没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也是会管的。”    
      一年后,鲁迅与许广平的独生子周海婴出生了。消息连同照片传到北京,早已悟透并看淡人生的朱安表现出了友善和高兴的态度。    
      1936年10月19日,朱安的天空坍塌了。鲁迅猝然逝世的消息传至北京,她和老太太悲痛欲绝。不过,早已经习惯接受残酷的命运打击的朱安最终接受了这个现实,她在客厅的饭桌上摆上鲁迅喜爱的几味小菜,点燃香烛,遥向南方,聊作供祭。当月,她做出了友好的举动,亲自致信鲁迅三弟———周建人,称许广平为妹,欢迎海婴母子俩回北京居住,共同照顾海婴。许广平没有去北京,但却承担了鲁迅的道义与责任,按月接济朱安。    
      鲁瑞老人去世时,留下遗言,让周作人把每月15元的供养费转赠给朱安。许广平在上海被捕后,接济中断了。周作人除了那15元,虽附逆成奸,作了新贵,却不曾资助寡嫂分毫。体弱多病而已步入人生暮年的朱安,变得困顿不堪。老母亲去世一年后,她欠了数千元的债。周作人出了个主意,让她卖掉鲁迅藏书,以换取一点钱。消息传出,各方反响强烈。两名鲁迅的学生迅即赶往北京,加以制止。    
      当他们不明就里地走进鲁迅在北京的家时,朱安的午餐是几块咸萝卜就着一碗粥。两位学生责难她不该卖鲁迅的藏书,朱安可能是平生第一次说出了一句情绪激昂的话:“你们都说要保护鲁迅先生的遗产,我也是他遗产的一部分,你们想过我吗?”来者汗颜。    
      随后,经过协商,他们答应每月从上海汇上一笔数额不大的费用。加之朱安几个房间出租的收入,总算可以勉强度日。1946年,许广平回到北京收拾鲁迅的藏书及其他物品,两人相处了一个月,朱安非常珍视这个机会,但由于她一向不大会表露自己的感情,仅在许广平回上海后,才写信谈了内心的喜悦感受。她还直接写信给海婴,索要照片,关心他的学习和身体状况。1947年3月,朱安病重,她念念不忘许广平母子俩。她心理上对于周家有了后代是欣慰的,她把周海婴看成是自己的香火继承人,并嘱咐许广平,她死后,希望周海婴烧香火来祭奠她。随即,她又签署了有关鲁迅遗产及著作权的文件,把权益全部转移给周海婴。    
      这年6月29日,朱安因心力衰竭,病逝于北京,结束了自己因苦孤寂的一生。许广平托人为她操持了葬礼,将她葬在了鲁迅母亲的墓旁,坟上未有任何标记。    
    


文学巨匠…鲁迅民族英雄

     生前收入不菲,辞世时一家人的经济却陷入困顿;面对非原则性的攻击,鲁迅隐忍退让;与国学大师梁实秋的论战,鲁迅打了漂亮的一仗    
      著名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对鲁迅先生有一个中肯的比喻———称之为一位狼的乳汁喂养大的英雄。    
      这个评价为鲁迅本人所欣然接受。他虽出身于封建士绅家庭,却吮吸着中国劳苦大众的精神养分。一反传统知识分子的依附性和奴性,独具反叛特色,以一支如椽大笔横扫南北,最终铸就成了没有丝毫奴颜媚骨,从头到脚都是钢铁炼成的民族英雄。对此,鲁迅自己评价说:“我其实是知识阶级中最末的一个,而又是最顽强的。我没有照着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