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千问-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斯陀含之心,远离粗欲贪结、嗔恚结、粗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那含之心,远离微俱之欲贪结、嗔恚结、微俱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拉汉之心,远离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与彼等共同诸烦恼及外之一切相。此是心远离。依远离者云何?云依烦恼、蕴、行。不死涅槃是云依远离。彼是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舍遣、爱之灭尽、离贪、灭也。此是依远离。于人人引循其身乐出离而身远离,于人人达心遍净第一净白者是心远离,于人人无依离行者是依远离。

五百九十九、什么是渴爱?答:欲求者渴爱也。即是贪、染贪、随导、随和、喜、喜贪、心之染贪、欲求、昏迷、缚著、贪求、遍贪、执著、污泥、能动、幻、能生轮回、苦生因、缝贪、有网、流贪、爱著、线挺、染著、营务、伴侣、愿、导有者、贪林、爱林、亲匿、爱情、期待结缚、望、望求、望欲、色望、声望、香望、味望、触望、得望、财望、子望、命望、觅、遍觅、热望、觅、觅望、觅欲、动贪、动转贪、动欲贪、媚贪、善欲性、非法贪、不等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缚、取、障、盖、欲、结缚、随烦恼、随眠、缠、蔓、种种欲、苦根、苦因缘、苦生、魔罟、魔钩、魔境、爱河、爱水、爱羁、爱海、贪欲、贪、不善根。

六百、什么是六乐?答:有一之有乐,是乐受;二之有乐,是乐受及耆好之事物;三之有乐,是青壮、健康、生命;四之有乐,是利得、名声、赏赞、乐;五之有乐,是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触;六之有乐,是眼之完具、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于有乐之事物难解脱者云何?乐受是难脱,耆好之事物是难脱,青壮是难脱,健康是难脱,生命是难脱,利得是难脱,名声是难脱,赏赞是难脱,乐是难脱,适意之色是难脱,适意之声、香、味、触是难脱,眼之完具是难脱,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是难脱,解脱难,令脱难,令解脱难,破碎难,脱离难,度难,越度难,超越难,离越难。

六百零一、什么是自脱非他脱?答:若欲脱六乐、离越欲乐、脱离烦恼者,只能依自己之力气,依自己之精进,依自己之勇猛,依自己之坚固力势,依自己之坚固力,依自己之坚固精进,依自己坚固勇猛行道、自己之正行道、随顺之行道、无害敌之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者可脱之。即如世尊所说:“纯陀!实彼自陷泥沼能救出他人陷泥沼者,是无道理。实彼自不调御、不调伏、不寂灭,能使他人调御、调伏、寂灭者是无道理。”又世尊如是宣示:“如是,婆罗门!涅槃是存在,至涅槃之道亦存在,宣教者之我亦存在,而且我诸弟子乃于我如是所教诫,如是所教示,一部份者究极成满涅槃,一部份者未成满。婆罗门!此时我是为何耶?婆罗门!如来是说道者,佛唯是宣说者,学人自行道而无不解脱”。如是亦为‘自脱非他脱’之义。

六百零二、什么是热中于欲?答:热中者,是求诸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求色、贪求、遍求、求声、香、味、触,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成为热中于欲。譬如行吵架者热中于喧哗,行作业者热中于作业,行于行处者热中于行处,行禅者热中于禅,如是求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依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昏迷者,诸多之天与人对于五种欲而愚、暗愚、蒙愚、愚化、暗愚化、蒙愚化,依无明而彼昏、被遮障、被防障、被闭塞、被蔽、被隐蔽也。此是‘对诸欲贪求热中昏迷’之义。

六百零三、什么是吝啬?答:行下四恶趣故是吝啬。悭亦被云为吝啬。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亦是吝啬。行下恶趣故是吝啬者云何?行下者是行于地狱,行于畜生界,行于饿鬼界,行于阿修罗界也。悭亦云吝啬者云何?有五悭:住处悭、施主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所有如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者,此云为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也。把持者此云为悭。具备此之悭、吝啬之众人是放逸也。如是‘悭云是吝啬’之义。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为吝啬者云何?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不倾耳、不欲听、不起欲知之心、不听教诫、为他而听亦不语此、有逆戾之行动,语相异之方面。

六百零四、什么是住着不正?答:住着不正者,是住着于不正之身业、不正之语业、不正之意业,住着于不正之杀生、不正之偷盗、不正之邪淫、不正之妄语、不正之两舌、不正之恶口、不正之绮语,住着于不正之贪欲、不正之嗔恚、不正之邪见,住着于不正之诸行,住着于不正之五种欲,住着于不正之五盖,住着于不正之思、不正之希望、不正之愿,乃是住立、系着、近着、缚着、信解、悬、悬着,碍着者之义。

六百零五、什么是三增上学?答:即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增上戒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戒、住防护别解脱律仪、具足正行及行处,虽于微细之罪亦生怖畏,受持而学诸学处。小戒蕴、大戒蕴、戒、住立、初行、自制、律仪、诸善法得达之首先、最先,此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之止息故,成为内净,心之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喜之舍离故,而有舍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乐──彼诸圣者说:“有舍有念而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故,舍断苦故,以灭没喜、忧故,成为不苦不乐,依舍念之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慧、──为圣之决择,正至苦之灭尽──具备生灭之慧。彼如实知解此是苦,如实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实知解此是苦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苦灭之道;如实知解此是漏,如实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实知解此是漏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漏灭之道。此是增上慧学。于此等三学应学顾念而学,应知而学,应见而学,应观察而学,于心应决意而学,以信应信解而学,应励精进而学,应令念现起而学,应等持心而学,以慧应知解而学,以知通应知通而学,以遍知应遍知而学,以舍断应舍断而学,以应修习应修习而学,以作证应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行正持。

六百零六、什么是命?答:命者,长寿、存续、持续维持、动作、活动、护持、命、命根也。而依二理由命是短少,即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又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过去心刹那之有情已生存者而非于现生存,非当生存。未来心刹那之有情是于当生存者,而非于现生存,已非已生存。现在心刹那之有情是现生存者,而非于已生存,非于当生存。‘命与身体苦乐受、单于一心之刹那,此世不过是相应、刹那之间急速转。八万四千小劫间、存续所有之诸天,彼等尚亦为一心、不由二心而生存。于此世间之死者、又存续者已亡灭,诸蕴一切皆相等、已经去者不结生。诸蕴直前已破坏、未来诸蕴亦应然,彼于中间灭诸蕴、诸蕴坏相无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