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52个县被指定为重点县,第三年又进行了其余61个县的保甲特别工作。伪满宣称:“在建国初期的治安维持上,保甲制度的功绩很大。”“达到了预期的维持地方治安”的目的。伪满洲国治安部:《满洲国警察史》(中文本)第218页。    
    以上表明,自1933年以后,以关东军为首的日伪治安肃正工作有了新的变化。由单纯依靠武力围剿向军事、政治等多种手段并举转变;由以关东军为主导力量向“日满合作”转变;由以军警等武装力量为主体向“军官民一体化”转变。整个治安工作开始走向体制化和多样化。按照关东军的说法,治安工作分为“治标”和“治本”(后又加上思想工作,统称政治工作)两项工作。《满洲国史·分论》;第50页。所谓“治本”指武力讨伐以外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思想的等各种手段。从1933年开始,关东军采取“治标”与“治本”二者并用的方针,以达到完成治安肃正的目的。    
     三日伪1933年夏至1934年秋的讨伐    
    关东军及伪军在1933年5月至1934年9月期间,主要在以下地区展开讨伐。    
    东边道地区,关东军主要讨伐杨靖宇领导的第1军独立师和王凤阁等义勇军。王凤阁在日伪两次讨伐东边道之后,率部退入临江、通化、辑安三县交界的山林中,依山筑寨,与敌斗争。1933年7月上旬,日伪军警在独立守备队司令官井上忠也的指挥下,沿安奉路、沈海路出动讨伐。其中约3000名日伪军扑向老爷岭。王凤阁避实就虚,躲开敌人主力,在南阳盆地歼灭敌一股小部队,而后又转入山林与敌周旋。敌未捕捉到王凤阁踪迹,败兴收兵。10月,汉奸纪大作出任通化县伪警察署长,率军警200余人到大庙沟讨伐王凤阁,中王部埋伏,死伤30余人。纪大作侥幸逃走。    
    杨靖宇领导的独立师成立后,活跃于磐石一带。10~12月,敌以日军第10师团为主力,纠合吉黑伪军,总计约1万余人,连续发动讨伐。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杨靖宇将独立师化整为零与敌周旋。11月在金川县旱龙湾战斗中满洲省委常委金伯阳同志不幸牺牲。独立师主力在旱龙湾战斗后向三源浦转移。11月24日奇袭了驻该地的伪军邵本良部第9连,一举攻占了三源浦。而后转进大小荒沟一带的山林中。    
    1934年2月,在独立师的领导下,于临江县三岔子18支抗日军组成了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推举杨靖宇为总指挥,隋长青为副总指挥。除独立师外,其余抗日队伍编成8个支队。随后独立师分兵北自磐石、桦甸;南至临江、通化地区,联合各抗日军,在较短的时间中粉碎了日伪军12万人的围攻,开辟出8个县的新游击区。人数发展到370余名。    
    在辽宁三角地带,在日伪1933年春季的讨伐中,邓铁梅、刘景文、李春润和李子荣各部损失均重。但经过一段恢复,6、7月间又活跃起来。于是日伪发动了第3次大讨伐。从7月中旬至11月初,历时3个多月。敌采取步步为营,分兵进剿的战术,以凤城、岫岩两县城为据点,企图将义勇军分而击之。义勇军则采取游击战术,忽而集中兵力攻打村镇,忽而化整为零转入山林。在这次讨伐与反讨伐的斗争中,可分为南北两个作战地区。    
    南部战场以龙王庙和红旗街等地为中心展开,义勇军以李春润部为主战斗较为激烈。终因敌众我寡,李命各部转移至汤山城、高丽门和哨子河左岸及沙里寨等地。    
    8月在与敌抢夺军火的激战中,李春润身负重伤,于9月上旬转至山东烟台治疗;14日施行手术后不久便溘然长逝,时年33岁。在其临终前遗嘱中,仍鼓励大家继续抗日,“以期最后成功”。《李春润抗日殉国纪实》第77页。    
    在北部战场,刘景文部除将一部派往大洋河两岸配合李春润部作战外,刘率一部在北至黄花甸南到哨子河一带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邓铁梅部主力则集中在尖山窑根据地。8月上旬邓派出部队连续袭击了凤城车站等地。有力打击了敌人讨伐部署。    
    至9月底;敌人的讨伐告一段落。至11月初日军逐渐撤出三角地区,伪军也调整了防地,第3次讨伐结束。李春润、李子荣部损失较大。李子荣在李春润殉国后留在了关内,所部只有敖喜山、阎生堂等坚持斗争。刘景文在艰苦环境中失去抗日信心,化装入关,所部由任福祥、曹国仕等指挥。只有邓铁梅部较为完整,仍有千余人在凤、岫交界的山区坚持斗争。    
    1934年1月下旬,日伪又发动了第4次讨伐。主要攻击邓铁梅部。敌人在义勇军活动的地区,实行集村并屯,建立保甲,进行经济封锁,使义勇军陷于极为艰苦的困境,邓铁梅为保存实力,将部队编成30~50人的小部队,分散隐蔽活动,寻找有利时机打击敌人。    
    日伪为达到彻底扑灭义勇军的目的,公开悬赏捕捉义勇军领导人,宣称:有能捕获或密报者,“赏给大洋壹万元”《盛京时报》1933年8月14日。,同时进行策反工作。曾任邓铁梅卫队长的沈廷辅经不住诱惑,投降了敌人。1934年5月底,邓铁梅在凤城县小蔡沟张家堡子(今属岫岩县大营子乡)养病时,被沈廷辅带领敌人捕去。1934年9月28日,邓铁梅被秘密杀害于沈阳,时年43岁。    
    邓铁梅殉国使义勇军遭到极大损失,其后队伍在苗可秀、刘壮飞、阎生堂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在东满(间岛)地区,由党领导的汪清、和龙、珲春、延吉各县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1933年10月达到700人。并联合山林队,开辟了东满抗日游击区。11月,日伪发动了“第1期讨伐”动用了第10师团和大批伪军,以及各地的伪自卫团。敌采取“设点封锁”,“骑兵游动搜索”,以及跟踪追击等战术,进行疯狂围剿。初期抗日军战术不灵活,多采取打“硬仗”的办法,死守根据地,结果在强敌面前反而使根据地损失不小。但也有的游击队采取伏击和迂回战术,对日伪军打击很大。抗日军在战斗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改变了局面,到1934年初,东满游击队发展到900人。    
    1934年1月,日伪又集结6000余兵力发动了“第2期讨伐”,重点进攻汪清、延吉游击根据地。在延吉县,延吉游击队在王德泰的指挥下,采取伏击和突袭的战术,与日伪军作战20余次,在3月底八道沟伏击战中,击毙日本警察巡察部长大武等数人。    
    在汪清县,汪清游击队在东满特委的领导下,联合其他抗日军,顽强抗击敌人。3月敌集重兵在十里坪追剿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领导的机关和群众,在突围战斗中,童长荣不幸身受重伤,光荣牺牲。    
    在敌人进攻汪清、延吉时,和龙、珲春游击队多次出击,配合了汪清、延吉两县的反讨伐斗争,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期讨伐”。此后,在东满特委领导下,各县游击队正式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独立师,并向安图开辟新游击区,于7月攻占安图重镇大甸子,同十余支抗日队伍组成了“抗日联合军指挥部”, 8月中旬,联合军猛攻安图县城,对敌震动很大。    
    据日伪供称:1934年4~10月间,抗日武装出没次数103次,人数3537名。《满洲评论》第8卷、第7号。    
    在吉林省,由日军第10师团担任“治安维持”。在这里自卫军和救国军余部还有相当数量;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也逐渐发展起来,使得“这一地区的治安比起其他地区极为逊色”《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二);第244页。。于是,关东军决定进行“吉林省秋季讨伐”。10月,关东军调集第14师团一部和1个骑兵旅团,以及大量伪军,并要求在珲春的朝鲜军协力讨伐。    
    在这一地区活动的主要有原救国军李延禄部、周保中部和吴义成部等。    
    日伪军于10月中旬开始进攻以后,孔宪荣(于1933年9月潜回东北)、吴义成指挥各部退守汪清大甸子一带,在敌人的重兵围攻下伤亡、溃散严重,各部大多独自行动。年底大甸子失守后,吴义成所部仅剩百余人,转入东宁老黑山一带的山林。    
    周保中部则以游击战粉碎了敌人的围剿。1934年2月中旬,周率部返回宁安,联络各抗日军,成立“宁安东南乡救国军第1游击区同盟军办事处”(简称“反日同盟军办事处”);3月初改为“绥宁反日同盟军联合办事处”。同盟军以周保中部救国军和宁安工农义务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