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兵: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录音-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般来讲,如果你具有圆解的话,不需要上师的指引也可以成就,在密法里就不行,所以是一个最稳妥的法门。当然也不是说很容易证道的,但是有可能,起码是有可能。我愿以这个目标跟诸位共勉。我的讲解就讲到这个地方。下面可以提出问题,尽我的力量尽量的解。

  问答

  请问陈老师,有些人认为佛教是迷信,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认为佛教是迷信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对佛教不了解。包括宋明理学家,大部分也都是不了解。要真论他阅读了多少佛教的书,他也没有阅读。大概了解以后,诽谤佛教的有王夫之。王夫之为什么骂佛教呢?因为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有他非常复杂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的智慧很高。有一个经里面讲,什么人最容易断善根呢?就是最聪明的人,最容易断善根。就是自作聪明,他确实很聪明,他有他自己的思想,王夫之就属于这样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这种人是不会轻易服别人的。这种人我慢很重,他不一定就认为你释迦牟尼佛就比我强。你能发明一个思想,我也能发明一个。这种人很难说服他。佛教的人一般不能说服这种人。但是这种人现代很少,现代人一般对佛教不理解,诽谤,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因为不了解。一般他了解以后,都不会诽谤的。现在知识界,凡是搞文科的,看过一些比较多的佛教的书,都认为佛教确实是精深博大,没有人不承认这一点的。不能说不承认佛教里面确实有很多的智慧。讲得很多东西,讲无常无我,那人生是苦,谁能不承认呢。只要他看多了,他还是认同的。佛教主要过去被儒家所攻击,现在被马列主义攻击。大概主要就在于出家这件事情上。因为儒家跟马列主义者,他的社会责任心是很强的,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必须要尽到家庭的责任,儒家是这样,马克思主义不太强调。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要尽到社会的责任,要改造社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态度非常积极的。所以它认为佛教出家,只管自己解脱,即使你能解脱,他认为他不佩服你,你做人的责任没有尽到,怎么解脱。我碰到很多知识分子对这一点他是这样认为的。我说那也不见得,佛教有解脱道,有在家修行道,它也没有要求你一定要出家的。你不喜欢出家,有的人喜欢出家。个人有个人喜好的,你有什么权利不让别人出家呢?尤其现代社会,各有各的人生价值观,你有什么价值观不让人家出家呢?

  请问陈老师,如何修习般舟三昧?

  就是根据《般舟三昧经》,但这个《般舟三昧经》讲的比较笼统,修这个法门大体上有哪一些原则,它在具体的方法上,有些地方它没有讲,不是很多。现代修般舟三昧的,在解放以前,闭关修的出家人很多。我曾经请教过一个法师,他说以前老般舟最多,这种人大家就叫他老般舟,修这个最多。但是真正能修下来三个月的很少,一般都是修到两个多月就修不下来了。修成就的人偶尔有之,也还是有的。这些大德,在修行过程当中,自己又创造了一些方法。比如:一般创造方法是,因为要求三个月这样长走,不断的旋绕,这样走的话,大概年轻人走到三天也还是可以,起码到第四天,天开亮的时候,人走的时候也可以睡着的。睡着怎么办呢?很可能跌倒,他就在房顶上吊一些绳子。然后实在支持不住,就抓住这个绳子念佛。这就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在解放以前的大愚法师,最后就是实在走不动了,他就在地上打滚,滚着这样念佛。最后他是梦见,还是看见,普贤菩萨教给他说,大正藏里面第几卷有一个什么经,就是“心中心”法门。按照那个修,就满你的愿,因为他发愿,他要修成神通来弘扬佛法。然后他就找,果然有这个经。然后就按照这个方法修,果然证得神通。

  请问在此生此世如何修净土法门?染缘太多,难以上进。可以说走一退二。

  如何上进,这个在经里面已经说了,就是在尽到世俗责任的基础上,首先把世俗生活安排好,安排不好的话,修净土法门就有可能受到干扰。首先生活上要有保障,经济上也要有保障。钱不是太多,起码还是要有点钱。退休起码有一个生存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个保障的话,那年轻人还是得从事能够正当的赚钱的职业,符合佛教利益的职业,首先还是得有一个经济上的保障。有了经济上的保障以后,抽出时间念佛,抽不出时间的也有念佛。比如说古人王打铁。打一下铁念一声阿弥陀佛。尤其是农民更可以了,干什么活都是可以称念佛号。这都是可以修的。怎么上进呢?净土宗的上进无非是拿我死无常来鞭策自己的。就说人要活着,随时要观察,要想到死亡这件事。因为死,你不修到很大的天眼通,谁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死。有的算命先生可以算,但是给别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往往算不到自己什么时候死。真正佛教修行人里面,能知道自己大体什么时候能够死的,也还是很少的,就是这件事情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佛经里面到处讲人命无常,就在呼吸之间。虽然不一定在呼吸之间,你要随时想到这件事,死亡是在我们前面不远的一个结局。要想到怎么去对待它。当代海德格尔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也是这样讲的。人必须首先要正视死亡。叫做“先行到死”,我先走到死亡那儿去,这完全是明智的,你要想到自己的结局,不能逃避的。我怎么把死亡的结局安排得很好呢?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来鞭策自己了。自己就能够上进。

  佛教与心理学的关系?

  因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在西方心理学家看的话,他认为是一样的。好多人认为是一样的,他把佛教不看作一个宗教。他看作是一种有一定宗教基础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很多西方一流的思想家都是这样讲的。然后他解释,四圣谛完全就是一个心理学的体系。他说苦圣谛跟开药方子一样,苦圣谛就是症状,医生治病,先要问清楚你是什么症状。人生有什么苦苦,这是症状。然后集圣谛,痛苦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病因。然后医生找病因,通过把脉知道,肝不好、肾不好,这是病因。然后灭圣谛,最终达到涅槃,这是治疗的结果。就是要治愈,把有病的人治疗成一个健康的人,这是结果。然后八正道,道圣谛,这是药方。照着这个做,疾病就治愈了。以前台湾专门有这样的书,就这样论述,讲得很好的。为什么就是一个心理学的体系,他讲得很好。我们心理学认为就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你很难说哪些是痛苦。痛苦你可以列举所有的,甚至无常是苦。也可以包括在里边,说无我是苦,西方心理学家也承认。无我的这种态度,西方心理学有的派别也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观法。那几乎佛教修行的方法,没有不被他们使用的。用在心理治疗的方法,那都有效果。效果多好,大概在心理学界也不说比其它的所有的方法里面最好的,但是有一些效果方面是要比其它好。比如说,在抑制抑郁症的复发的这一方面,效果要好。其它的抑制郁症这一方面的心理毛病效果要好。

  但是从佛教来看,西方心理学只是说,它在发展的趋势上有向佛教发展的这种趋势。将来走的怎么样。我也不是预言家,我不能预言将来心理学跟佛教是不是合成一个。我是希望合成一个,能不能合成一个那是将来的事情。从现在看,显然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心理学还是一个世间法,他不把解决人超越生死的这个问题,起码不当做一个主要的目标。它主要的目标是解决人的心理疾病跟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个在佛教看来,都是属于世间法。如果超脱生死的话,这一方面,虽然吸取了佛教的一些,比如说:无我观,四无量心观,这些都有的,都用。无我观也用。但是无我观是不是跟佛教一样呢?因为佛教无我观,它真正还是一个法印,有一个传承的印证的。一般来讲,西方心理学家所讲的无我跟佛教的肯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当代西方有两个最著名的禅师,一个是喇嘛,是个活佛,理论水平很高,写很多书,这是藏密的。一个叫康菲尔德,他是南传佛教的。据说他在泰国五六年的出家。据说佛教讲的一切,他都证到了。证到以后又把佛教改造了。他把佛教核心的定慧法门,完全改造成一种现代人可以接受的,谁都可以修的。然后办这种班。这种班办完以后,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