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域往事   -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
  大小和卓到了巴达克山,跟他们跑的人越来越少了。开始还有三四千人,后来剩下七八百,再后来只有一两百人,连最顽固的,也不愿跟意他们干了,都跑光了。群众的力量是很大的。讨伐大小和卓,群众起的作用最大。西布鲁特十五部,也就是柯尔克孜人,在这中间的表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柯尔克孜人从一开始对大小和卓这个事,态度就很坚决,反对他们搞分裂。博罗尼都从喀什噶尔增援叶尔羌,帮助霍集占对抗清军,柯尔克孜人就在后面打他们,袭击大和卓的后方,打了好长时间,搞得他们不敢前进,很害怕。后来,富德将军追击大小和卓,追到阿尔楚尔那边,柯尔克孜人也是积极配合,很主动。他们给清军当向导啊,引路啊,介绍地形啊,做了很多事,功劳很大。那时候,西布鲁特十五部中的额德格那部嘛,他们的首领,叫那啥——阿济比,就专门给兆惠将军呈送表文,要求归顺清朝,后来这部分柯尔克孜人一直是清朝的臣民。兆惠将军接受了柯尔克孜人归顺,还专门到过浩罕国。那是个小国家,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穆斯林国家,很小的。在这个盆地有一条河,叫索赫河。河边上有一个城市,就叫浩罕。这个小国家就是以浩罕城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过去也曾经被准噶尔征服。清朝统一新疆,兆惠当初到浩罕国的时候,他们说得很好,表示要归顺清朝,而且事实上,也真的归顺了,成了清朝的藩属国。这一点,不但我国史书上记录的有,俄国也承认,他们的历史也有记载嘛。可是这个浩罕国后来变得很糟糕,搞了很多不光彩的事。许多搞分裂、搞独立的坏人,都躲到他们那里。
  大和卓博罗尼都有个儿子,叫萨木萨克。当时在巴达克山素勒坦沙派去的人,要跟大小和卓谈话,博罗尼都命令自己的侍卫,把萨木萨克送走了。他那时候可能猜到自己活不成了,所以把家眷都送走了。送到了哪里呢?就是送到了浩罕国那边。浩罕国对咱南疆影响很不好。在道光皇帝的时候,他们就脱离了清朝。这个萨木萨克呆在那边,一直也没死心,隔多少年了,还要搞谋反,偷偷给喀什噶尔这边的一些人写密信。包括几十年后的张格尔谋反,都是从浩罕国这边起家的。张格尔就是大小和卓的后代嘛,是那个萨木萨克传下来的子孙。后来,浩罕还打着玉素甫和卓的旗号,出兵进攻喀什噶尔,结果没打赢。有段时间又同清朝议和,恢复贸易。同治皇帝的时候,关系又不好了。那个阿古柏,是个很坏的军官,到咱南疆来,搞啥伪政权,都与大小和卓的后代有关系。这些人就一直这么捣鼓,一代一代传下来,隔个十来年或几十年就来一次,小打小闹。到1840年吧,他们自己乱了套,越来越不行,再后来就被俄国吃掉了,变成俄国的属国。最后国也灭了,成为俄国的一个省——费尔干纳省。
  二
  新疆的事情,谈到清朝统一嘛,还有个大的方面可以说说,那就是土尔扈特部回归。土尔扈特部,过去一直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后来他们放牧,就慢慢往北走,往西走。游牧民族嘛,总是找水源啊,找草地啊。哪里有草、有水,就往哪里去。放牧嘛,都是这个样子的嘛。当然了,他们也在躲避打仗啊啥的,就是找生活嘛,过好日子嘛。那是一六零几年还是一六一几年吧,他们就往西北方向那边去。到清朝统一新疆,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一直流动来流动去,越走越远。后来到了伏尔加河流域。这个中间,他们和清朝这边,一直保持联系。清朝也派人去过他们那里,主动联系过他们。可以说,关系一直没断过。
  土尔扈特人在俄国那边,日子过得不好。沙皇政府对他们很不好,压迫得很重,征他们的税啊,没完没了的奴役,还把年轻人征去,同土耳其人打仗。结果俄国打败了,土尔扈特部死了很多人,有七八万人吧。那都是年轻人啊!这个数字很大,不得了啊。土尔扈特部总共有多少人?加起来20来万,恐怕不到30万吧。说句老实话,就是让你去送死嘛,让你去受苦受累,让你去受罪嘛。这么个搞法嘛,土尔扈特人很害怕,活不下去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宗教信仰方面,跟俄罗斯人不一样。土尔扈特人信的是黄教(指藏传佛教),俄国人信东正教。这样,他们跟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当然也就很不一样,所以他们很想念祖国,想回到清朝这边,不愿意呆在伏尔加河那边。他们一直就想找机会,几十年都在准备,要往回跑,要回来。
  兆惠将军讨伐准部达瓦齐、讨伐阿睦尔撒纳的时候,有些过去没迁走的土尔扈特人,就偷偷跑到伏尔加河那边,跟土尔扈特的汗说:清朝对准噶尔用兵了。新疆这边可以回来。有很多空闲的牧地,水草也不错,可以放牧。那个土尔扈特的汗叫渥巴锡,他想了很久,到1770年吧,清朝已经统一新疆,进入建设时期了,渥巴锡才打定主意,要回清朝这边来。就跟土尔扈特的台吉啊、喇嘛啊这些人商量,下决心回清朝这边。而且他们还有具体打算,路这么远,人这么多,怎么个走法,谁先谁后。这是个大行动啊,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会死人的。事实上后来真的死了不少人嘛。人家俄国那边,不让你走啊,要制造麻烦啊,到处都打你,一路上很危险。
  土尔扈特人住在伏尔加河两岸,南岸、北岸都有。渥巴锡是在南岸,他跟北岸的土尔扈特人约好,等到进入冬天,河水结了冰,冰上能走人,能走马车,能走牲口,那时候,北岸的土尔扈特人从冰上过河,南岸、北岸一起跟他走。往东走,回中国这边。具体目的地,就是咱新疆。
  结果没想到,这年冬天天气暖和,伏尔加河没结冰,河北岸的土尔扈特人过不了河。渥巴锡等不及了,把河北岸的土尔扈特人扔下了,只带着伏尔加河南岸的人上了路。一块儿上路的,主要是土尔扈特人,也有其他部落的人,和硕特部啊、辉特部啊,还有杜尔伯特部啊等等。按照史书上讲的,有3万3千多户,16万9千多人。
  1770年12月23日这天,渥巴锡带着人动身了。这个动静可大啦,3万多户啊,都是拉家带口的。牲口啊,帐篷啊,吃的、睡的、用的,家家都有一大堆家当啊。虽然是游牧,总有点东西吧。那个队伍多大啊!俄国沙皇听到消息,气得不得了,这还了得,这么多人跑了。马上派个将军,叫啥——劳本贝尔,带了好几万人马追杀过来。
  土尔扈特人那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到1771年的6月份,才从沙喇伯勒那边,来到清朝卡伦附近。那边有个地方叫他木哈。到这里的时候,土尔扈特只剩下7万多人了。渥巴锡见到伊犁将军舒赫德,说着说着就哭起来,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他一边哭着,一边表示了诚意,要归顺清朝。
  土尔扈特人回来,清朝是很欢迎的。接待呀,安排呀,都很周到。那时候,伊犁将军已经不是明瑞了,是舒赫德。皇帝命令他,要他给土尔扈特人发衣服、发粮食,解决吃穿问题,还要分拨给他们牧场和耕地,还到关内那边调拨牲畜,调拨生活物资,搞来许多布匹啊、棉花啊、茶叶啊、羊皮啊,还有各种庄稼的种子啊等等,小的生活方面的东西,都要给他们准备。那是温暖啊,祖国温暖啊,在俄国那边谁还管你这些。总之,千方百计,安置好土尔扈特人。


天地间的流芳(2)


  我们南疆这边,支援土尔扈特人,也积极得很。群众都出动了。家家户户年轻人啊,都用牲口拉着一车一车的东西,吃的穿的……我的祖先鄂斯满,他就干过这事。给土尔扈特人送粮食,送牲口,还有皮子,米、面、茶啥的,还有种子,什么都送给他们。他们感动啊,真感动,亲热得很,那真叫民族大家庭。现在的巴音郭勒那边,很多蒙古族就是土尔扈特人。
  三
  新疆统一后,我的祖先鄂对伯克和他的许多朋友,都受到清朝皇帝的奖励。乾隆皇帝给鄂对封了“辅国公”,不久又封了“固山贝子”,后晋封贝勒。皇帝还专门命令宫廷画师,给鄂对和其他有功的许多人,画了画像。乾隆皇帝字写得漂亮,特意为他们题了词。很多啊,别的人我也记不住了,给我祖先鄂对的题词,我还大概记得一些,里面有这样十六个大字:“……往谕和阗,被围三月,共噶布舒,全守卓越。”这十六个字,是说鄂对在和阗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