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_元史-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历》,亏初在丑初刻,食既丑七刻,食甚在丑七刻,生光在丑八刻,复满寅六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复满皆密合,食既、生光皆亲;《大明》亏初、食甚、复满皆次亲,食既疏远,生光亲。

  十六年己卯,二月癸酉望食,子五刻亏初,丑二刻甚,丑七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子五刻,食甚在丑二刻,复满在丑七刻。

  《大明历》,亏初在子七刻,食甚在丑三刻,复满在丑七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复满皆密合;《大明》亏初次亲,食甚亲,复满密合。

  八月己丑望食,丑五刻亏初,寅初刻甚,寅四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丑三刻,食甚在寅初刻,复满在寅四刻。

  《大明历》,亏初在丑七刻,食甚在寅二刻,复满在寅四刻。

  右《授时》亏初次亲,食甚、复满皆密合;《大明》亏初、食甚皆次亲,复满密合。

  十七年庚辰,八月甲申望食,在昼,戌一刻复满。

  《授时历》,复满在戌一刻。

  《大明历》,复满在戌四刻。

  右《授时》密合,《大明》疏。

  已上四十五事,密合者,《授时》十有八,《大明》十有一;亲者,《授时》十有八,《大明》十有七;次亲者,《授时》九,《大明》十有四;疏者,《授时》无,《大明》二;疏远者,《授时》无,《大明》一。

  定朔

  日平行一度,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昼夜之间,月先日十二度有奇,历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复追及日,与之同度,是谓经朔。经朔云者,谓合朔大量不出此也。日有盈缩,月有迟疾,以盈缩迟疾之数损益之,始为定朔。

  古人立法,简而未密,初用平朔,一大一小,故日食有在朔二,月食有在望前后者。汉张衡以月行迟疾,分为九道;宋何承天以日行盈缩,推定小余;故月有三大二小。隋刘孝孙、刘焯欲遵用其法,时议排抵,以为迂怪,卒不能行。唐傅仁均始采用之,至贞观十九年九月后,四月频大,复用平朔。讫麟德元年,始用李淳风《甲子元历》,定朔之法遂行。淳风又以晦月频见,故立进朔之法,谓朔日小余在日法四分之三已上者,虚进一日,后代皆循用之。然虞絪尝曰:「朔在会同,苟躔次既合,何疑于频大;日月相离,何拘于间小。」一行亦曰:「天事诚密,虽四大三小,庸何伤。」今但取辰集时刻所在之日以为定朔,朔虽小余在进限,亦不之进,甚矣,人之安于故习也。

  初历法用平朔,止知一大一小,为法之不可易,初闻三大二小之说,皆不以为然。自有历以来,下讫麟德,而定朔始行,四大三小,理数自然,唐人弗克若天,而止用平朔。迨本朝至元,而常议方革。至如进朔之意,止欲避晦日月见,殊不思合朔在酉戌亥,距前日之卯十八九辰矣,若进一日,则晦不见月,此论诚然。苟合朔在辰申之间,法不当进,距前日之卯已逾十四五度,则月见于晦,庸得免乎?且月之隐见,本天道之自然,朔之进退,出入为之牵强,孰若废人用天,不复虚进,为得其实哉。至理所在,奚恤乎人言,可为知者道也。

  不用积年日法

  历法之作,所以步日月之躔离,候气朔之盈虚,不揆其端,无以测知天道,而与之吻合;然日月之行迟速不同,气朔之运参差不一,昔人立法,必推求往古生数之始,谓之演纪上元。当斯之际,日月五星同度,如合璧连珠然。惟其世代绵远,驯积其数至逾亿万,后人厌其布算繁多,互相推考,断截其数而增损日法,以为得改宪之术,此历代积年日法所以不能相同者也。然行之未远,浸复差失,盖天道自然,岂人为附会所能苟合哉?夫七政运行于天,进退自有常度,苟原始要终,候验周匝,则象数昭著,有不容隐者,又何必舍目前简易之法,而求亿万年宏阔之术哉?

  今《授时历》以至元辛巳为元,所用之数,一本诸天,秒而分,分而刻,刻而日,皆以百为率,比之他历积年日法,推演附会,出于人为者,为得自然。

  或曰:「昔人谓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然则历之有积年日法尚矣。自黄帝以来,诸历转相祖述,殆七八十家,未闻舍此而能成者。今一切削去,无乃昧于本原,而考求未得其方欤?」是殆不然。晋杜预有云:「治历者,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前代演积之法,不过为合验天耳。今以旧历颇疏,乃命厘正,法之不密,在所必更,奚暇踵故习哉。遂取汉以来诸历积年日法及行用年数,具列于后,仍附演积数法,以释或者之疑。

  《三统历》西汉太初元年丁丑邓平造,行一百八十八年,至东汉元和乙酉,后天七十八刻。

  积年,十一四万四千五百一十一。

  日法,八十一。

  《四分历》,东汉元和二年乙酉编䜣造,行一百二十一年,至建安丙戌,后天七刻。

  积年,一万五百六十一。

  日法,四。

  《乾象历》建安十一年丙戌刘洪造,行三十一年,魏景初丁巳,后天七刻。

  积年,八千四百五十二。

  日法,一千四百五十七。

  《景初历》魏景初元年丁巳杨伟造,行二百六年,至宋元嘉癸未,先天五十刻。

  积年,五千八十九。

  日法,四千五百五十九。

  《元嘉历》宋元嘉二十年癸未何承天造,行二十年,至大明七年癸卯,先天五十刻。

  积年,六千五百四十一。

  日法,七百五十二。

  《大明历》宋大明七年癸卯宋祖冲之造,行五十八年,至魏正光辛丑,后天二十九刻。

  积年,五万二千七百五十七。

  日法,三千九百三十九。

  《正光历》后魏正光二年辛丑李业兴造,行一十九年,至兴和庚申,先天十三刻。

  积年,一十六万八千五百九。

  日法,七万四千九百五十二。

  《兴和历》兴和二年庚申李业兴造,行一十年,至齐天保庚午,先天九十九刻。

  积年,二十万四千七百三十七。

  日法,二十万八千五百三十。

  《天保历》北齐天保元年庚午宋景业造,行一十七年,至周天和丙戌,后天一日八十七刻。

  积年,一十一万一千二百五十七。

  日法,二万三千六百六十。

  《天和历》后周天和元年丙戌甄鸾造,行一十三年,至大象己亥,先天四十刻。

  积年,八十七万六千五百七。

  日法,二万三千四百六十。

  《大象历》大象元年己亥马显造,行五年,至隋开皇甲辰,后天十刻。

  积年,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五。

  日法,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二。

  《开皇历》隋开皇四年甲辰张宾造,行二十四年,至大业戊辰,后天七刻。

  积年,四百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七。

  日法,一十万二千九百六十。

  《大业历》大业四年戊辰张胄玄造,行一十一年,至唐武德己卯,后天七刻。

  积年,一百四十二万八千三百一十七。

  日法,一千一百四十四。

  《戊寅历》唐武德二年己卯道士傅仁均造,行四十六年,至麟德乙丑,后天四十七刻。

  积年,一十六万五千三。

  日法,一万三千六。

  《麟德历》麟德二年乙丑李淳风造,行六十三年,至开元戊辰,后天一十二刻。

  积年,二十七万四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三百四十。

  《大衍历》开元十六年戊辰僧一行造,行三十四年,至宝应壬寅,先天一十三刻。

  积年,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二千二百九十七。

  日法,三千四十。

  《五纪历》宝应元年壬寅郭献之造,行二十三年,至贞元乙丑,后天二十四刻。

  积年,二十七万四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三百四十。

  《贞元历》贞元元年乙丑徐承嗣造,行三十七年,至长庆壬寅,先天十五刻。

  积年,四十万三千三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九十五。

  《宣明历》长庆二年壬寅徐昂造,行七十一年,至景福癸丑,先天四刻。

  积年,七百七万五百九十七。

  日法,八千四百。

  《崇玄历》景福二年癸丑边冈造,行十四年,后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