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观今论+印顺法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體),或譯為無法有法(的法),或譯為無自性(的)性」。所舉的名字雖
很多,而意義是同一的。所謂體、性、法、物、事,皆即是「有」的別名。但它
又說:梵語的私婆婆,或譯為體、法、性。依梵語說:婆婆(bha^va )即是「有 
」。此字,什公每譯為法,也或譯為物。『般若燈論』也有譯作體的。「有」前
加sva ,即私婆婆,即自性的原語。或譯自體,含有自己有、自己成的意義,是
自己規定自己的。凡是法,即有其特殊的形態與作用,其所以有此形態與作用,
依自性說,即是自己如此的。此自性的另一特性prakr!ti,什公譯為性,意
義為本源的性伲幢举|或原伲K裕孕允亲约喝绱说模彩潜緛淼男再|如

此的。如哲學上所說的實在、本體、本元等,皆與此自性的含義相合。

要明瞭「自性」一語的意義,請聽薩婆多部所說。如『大毘婆沙論』卷七十
八說「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知亦爾」。薩婆多部的學者
,把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看成同一意義。尤其所謂「分」,最值
得注意。此分,就是事物的最後原素,也即是所謂「點」,即「其小無內」不可
再分割的枺鳌K_婆多部以為一切法不外兩種:一、假有,二、實有。假有的,
如『順正理論』卷十三說:「是假有法,甯求自性」?假有法即不能追求其自性
的。依他們說:假有的必依於真實的。依於實有,構成前後的相續相,同時的和
合相。此和合及相續,即假有的,可以說洠в凶孕浴6谙嗬m與和合的現象中,
分析到內在不可再分析的點,即是自性實有的。如在色法的和集中,分析至極微
,以極微的物伲c,為集成粗顯色相的實伲毒褡饔茫卜治龅叫男乃
單元。此分析出的單元,是自性,也稱為我──我即自在義。如『婆沙』卷九說
:「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有性實有,如實見故」。補特伽羅我是五蘊和合

有的,所以是假;假的所依是自性實有,所以說:「有性實有,如實見故」。這
種思想,即是假定世間事物,有實在的根本的自性物,而後才有世間的一切。他
們從「析假見實」的方法,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伲丞ぉば摹⑽铩⒎切姆俏铮
是事物的實體,也即是所謂自性,自性即萬有的本元。如『順正理論』卷十三說
:「未知何法為假所依?非離假依可有假法」。「假必依實」──自性有,是最
根本的見解。薩婆多主張有自性的,於是佛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照他們的意
見,追究諸法的實在,相續與和合假所依的自性法,即是三世常如其性的、不變
的,有不能無、無不能有的,甚至可以稱為法我了。

假有無自性說,經部師是擴大了。但自性有的基本原則,並未改變。三世常
如其性的一切法,在經部的現在實有論中,轉化為潛在於現在的種子或舊隨界。
此種子與界,雖不斷的從種子而轉化為現行,現行轉化為種子,但依舊是不變的
。這點,唯識學者說得明白,名為「自性緣起」,即色生色,眼生眼,貪生貪,
有漏生有漏,無漏生無漏。這樣的因緣論,即是從一切有部析假見實得來的自性

有,不過從三世常如而使之現在化而已。自性有的原則,完全吻合。依經部師,
蘊、處是假的,而十八界是實有的。相續和合的現行,都依於真實的界性。『瑜
伽論』在批評性空時說:「譬如要有色等諸蘊,方有假立補特伽羅,非無實事而
有假立補特伽羅。如是要有色等諸法實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諸法假說所表,非
無唯事而有色等假說所表。若唯有假而無實事,既無依處,假亦無有」。經部與
瑜伽論者,稟承那「假必依實」的天經地義,所以不能說一切無自性空而必須說
「自性有」的,假有的可空而自性有的不可空。『解深密經』也這樣說:「云何
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名假安立(假名),自性差別乃至隨起言說。云何諸法
依他起性?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在論到有自性與無自性時,即說:「此由假名
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這分為假名安立與自相
──即自性安立:假名安立的,無自性、空;自相安立的,即是有自性了。追求
事物中的根元,看作實在的,依此而成立世出世一切,都是「自性」論者。又如
『楞嚴經」說:「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浚Y,詰其根元,咸有體性

,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無自體」?這是自性論者
的另一面目。在萬化中,終必有一個真實自性而不是假的,這即是「自性」的意
義。一般的宗教與哲學,無不從此自性的老路而來!

『中論』「觀有無品」說:「眾緣中有法,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
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義?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這是『中觀論
』對於「自性」的具體說明。佛法說緣起,除了極端者而外,誰都承認,但總覺
得是諸法自性有,由眾緣的和合關係而發現。若依中觀的看法,自性與緣起,是
不容並存的。有自性即不是緣起的,緣起的就不能說是自性有的。因為,若法要
由眾緣和合而現起,即依眾緣而存在與生起;承認由眾緣現起,即等於承認是作
法。「作」,就是「所作性故」的作,有新新非故的意義。若主張有自性的,即
不能是所作。因為自性有即自有的,自成的,自己規定著自己的,這如何可說是
作法?緣起是所作的,待它的;自性是非作的,不待它的。二者是徹底相反的,
說自性有而又說緣起,可說根本不通。佛說無常,即顯示緣起是作法,否定了自

性的非作性;凡是緣起即是和合的,如補特伽羅是依待五蘊等而假立的,所以佛
說諸法無我,即否定了自性的不待它性。無常無我的緣起論,即說明了諸法的無
自性。

但如此的自性,表現於學者的思想體系中,依佛法說,這都是分別的自性執
。眾生生死根本的自性執,應該是眾生所共的,與生俱來的俱生自性執。這是什
麼?不論外觀內察,我們總有一種原始的、根本的、素樸的,即明知不是而依然
頑強存在於心目中的實在感,這即一切自性執的根源。存在的一切,都離不開時
間與空間,所以在認識存在時,本來也帶有時空性。不過根識──直覺的感性認
識,剎那的直觀如此如此,不能發見它是時空關係的存在,也即不能了達相續、
和合的緣起性。這種直感的實在性,根深蒂固的成為眾生普遍的妄執根源。雖經
過理性──意識的考察時,也多少看出相續與和合的緣起性,而受了自性妄執的
無始熏染,終於歸結於自性,而結論到事物根源的不變性、自成性、真實性。因
為自性是一切亂相亂識的根源,雖普遍的存在於眾生的一切認識中,而眾生不能

摧破此一錯铡某梢姡炊鴵碜o自性──元、唯、神、我為真理。總之,所謂自
性,以實在性為本而含攝得不變性與自成性。西藏學者有說自性的定義為:不從
緣生,無變性,不待它,大體相近。自性的含義中,不待它的自成性,是從橫的
(空間化)方面說明;非作的不變性,是從縱的(時間化)方面說明;而實在性
,即豎入(直觀)法體的說明。而佛法的緣起觀,是與這自性執完全相反。所以
,自性即非緣起,緣起即無自性,二者不能並存,『中論』曾反覆的說到。

第三節  空

空,是佛教所共同的,而中觀家的觀法不盡與他派相同。如『大智度論』卷
十二說有三種空:一、分破空,二、觀空,三、十八空。「分破空」,即台宗所
說的析法空。如舉疊為喻,將疊析至極微,再分析到無方分相,即現空相,所以
極微名為「鄰虛」。這是從佔有空間的物伲险f,若從佔有時間者說,分析到剎
那──最短的一念,洠в星搬嵯啵僖诧@不出時間的特性時,也可以現出空相。

由此分破的方法,分析時空中的存在者而達到空。「觀空」,這是從觀心的作用
上說。如觀疊為青,即成青疊;觀疊為黃,即成黃疊等。十遍處觀等,就是此一
方法的具體說明。由觀空的方法,知所觀的外境是空。這境相空的最好例子,如
一女人:冤仇看了生瞋,情人見了起愛,兒女見了起敬,鳥獸望而逃走。所以,
好惡、美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