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肖宾地产江湖-一个暴富行业的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是部队的,部队那时候支边支到宁夏,黄怒波的父亲当时是部队下来的团级干部,因为在特殊年代提意见,就被抓起来判了三年,现行反革命分子罪,黄父想不通,就开始装病,装了三个星期,就服毒自尽了。黄父自杀时,黄怒波才两岁多。
第二回地产大腕们的身家背景(2)
黄怒波对童年的总结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那我还有什么怕的”。
这种家庭背景、这种童年生活,能走出个黄怒波,确实值得赞一下。
朱孟依,朱老板,关于他的家庭背景说法有两种,一说是客家人,一说是广东丰顺县人。丰顺县在梅州市制下,梅州当代出了个大人物就是叶剑英元帅。而有媒体报道过,通过工商资料可以看到,1993年成立的珠江投资最初为叶剑英研究会名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本仅280万元,法人代表为朱孟依。
从公开新闻可以看到,“2007年5月13日,是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参加此次缅怀叶帅纪念活动的代表,除祖国大陆社会各界人士外,还包括100多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代表,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氏化工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香港裕华国货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国春,梅州市荣誉市民、香港合生创展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孟依等。”
“近年,他继捐资东山中学剑英校区6000万元之后又捐资2000万元人民币兴建剑英图书馆,他是至目前为止在东山教育基地捐资数额最为巨大的梅州乡贤。”
许荣茂,受到从医的父母对他的影响,选择了中医,也因此70年代到香港寻求发展的许荣茂打的第一份工是在药店里当伙计,只几天的光景,因为不能适应粤语,就又跑到工厂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证券经纪人。几经辛苦,有了积累后,他自己开设了一家金融公司。从1981年到1983年,两年光景他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张玉良出生于上海郊县。高中毕业后,有过回家务农的经历,回乡两年,张玉良就做了村的支部书记,当时他只有25岁。两年以后,赶上乡镇搞改革,提倡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于是张玉良凭着在当地已经算不错的高中学历,被提拔到乡党委当组织委员、党委委员,成为了乡领导班子之一。其后,领导又派他到上海农学院干部专修读经济管理。
身家背景也是平平。
楼忠福,其父楼茂春是浙江省东阳市一位普通的铁匠,当1954年3月楼忠福呱呱坠地时,楼茂春已经37岁了,在楼忠福年仅5岁的时候,楼茂春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抓去劳动改造。楼忠福16岁恋爱时,他不顾女友家人的强烈反对,越过重重阻碍,终于把心爱的姑娘“抢”到了手。
在文中所论及的地产大腕中,楼的出生绝对算的上是先天条件比较差的。
任志强,关于这位“任我行”的家庭传言最多,一会任弼时、一会任建新,中央领导中但凡有个任字的,都被揣测过和任志强有关系,为什么大家都想着老任有背景呢?
“要没背景,他敢那样说话!”
哈,这个可能还真是性格问题。
据任自己对媒体表述,“我父亲是当了38年副部长的人,我不想您宣传他,他已经快90岁了,革命这么多年,是我们家工资最低的。”
在一般人心目中,任志强也是高干子弟了。
张宝全,一个农村贫苦人家的孩子,从事过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职业:工农兵学商。下过乡、当过五级木匠、1976年入伍当过战地记者和猫耳洞作家。但张宝全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张宝全妻子的父亲是北京军区的高干。
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十几岁就出来满世界跑,赚钱谋生。这种家庭背景,就不用深入讨论了吧?
杨国强,有媒体报道,杨国强出生于广东顺德,自幼家贫,据称“17岁前没有穿过鞋”。据其同乡杨伯说,杨国强父亲原本生活富裕,可惜沉迷赌博,输光身家,从此家道中落。杨国强虽然穷,但很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去厕所都拿着本书。”杨伯回忆道。由于家贫,杨国强的大女儿因发烧无钱医治而令脑部受损,影响智力。杨国强曾以耕田维生,其后从事建筑工作。
第二回地产大腕们的身家背景(3)
唉,女儿发烧都无钱医治,想起来,也真是够惨的。英雄落难,自古气短,秦琼倒运还卖过黄骠马,怎知几十年以后会成为中国首富呢。
张力、李思廉的家庭背景,从现有资料看,也并非显赫。
除了任志强、张宝全两位有位居高位的亲戚外,王石等不少人出身平平,而杨国强、黄怒波、潘石屹等几位可以说是出身贫寒了。总体看来,这些大腕在自己事业刚刚启程的时候,主要都是依靠的自己的力量。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撑,(本文探讨的是物质、关系、人脉方面的支撑,不是说家庭感情)并没有起到主要力量。
不可否认,这些地产大腕很多人在后来的生涯中都和一些政要往来密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往来并没有出现在他们事业的发轫阶段,在大腕们启程创富的时候,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只为了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只为了胸中的抱负、只为了明天的温饱,而抬头走上了江湖路。
而今,房地产商已经成为了黑心、卑鄙、囤积、炒作、官商勾结的代名词,连《大电影》中,坏开发商的名字都是“潘志强”,哈,两位大腕组合其中,可见口碑之差。
但,请注意,我们不能根据此时的现象,去推断他们启程时的样子,不能去推断他们从一开始每个毛孔里就流淌着贪婪的血水。
在一开始,他们主要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取了保证家庭温饱的能力,把自己送到了各级政府官员的眼帘下。1988年,那毕竟还是一个相对纯洁很多的年代。
在此之后,在生意做大之后,当你怀揣着投资、开发数亿、数十亿、乃至数百亿的方案,去和政府部门沟通时,很难想象会不和官员打交道,打交道是一回事、勾结是另一回事、行贿那就更是另一回事了。以后会专门探讨这些地产大腕们如何在白色区域、灰色区域行走。
尽管,在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了很多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但据此把所有成功的商人都打入官商勾结的册页中,还是有失偏颇的。
通过对十六位地产大腕家庭背景的剖析,我们还是可以欣慰的看到,1988年,那时,凭借着勤奋、智慧、眼光、勇气,人们还是有可能开创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勤奋、智慧、眼光、勇气在任何年代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家庭背景是条件之一,但请记住,这绝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唯一条件。
本回暂且到此,休息一会,一会就回来,欲知后事如何,切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大腕们早年间用过的阴招、高招(1)
在这种大时代里,不光是政策压力大,市场上更是风云变化,你蒙我,我蒙你,满天条子飞,遍地空手道,今还和你称兄道弟、把酒谈心呢,钱一到手,明儿连人影都见不到了,公司资质、法人,谁讲这个啊?
这种江湖环境下,地产大腕们早年间要是没有点阴招、高招,那基本是混不到现在的。
明买暗卖
王石最早主要做外贸,当时万科(那时还没万科这个名字,单位还叫展销中心呢)新签的2万台放像机合同,45天后到货。这时,王石通过渠道了解到同行的进货情况:同一时期,其它公司共有5万台到货。
7万台同时到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前景?王石判断一定会立刻滞销,价格会直线下降。退货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这时,王石所做的对策,成为他后来在各处演讲一再提到的,创业初期的“不正当竞争”的案例。
他叫来广告投放部经理,口授了一则声明,内容如下:由于台风原因,本展销中心的放像机无法按预订时间送达客户,为保证履行合同,急购放像机2万台。
这一则“求购信息”刊登在当时的广州两家主要报纸上。同时,当天的报纸正好也刊登着放像机的“售卖广告”。
广告后,放像机便向展销中心涌来。王石叫他的技术部组织了4个小组验收。而这些前来出售的放像机,除了个别小数量的,大多是期货。期货当然不要!一定要看到放像机才签合同。这样一来,展销中心并没有购进放像机,其零售价却上升了200元:市场稳住了。
接下来,王石做的是:迅速走货,不惜亏本。他想的是:溜得越快损失越少,而资金回笼后去做新生意,把损失夺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