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阿罗汉、出世道、灭尽定、三位,阿罗汉位为永断;出世道、灭尽定是染污末那现行的暂为伏灭,而非种子永灭。又关于三位无未那,有安慧与护法的不同说法:安慧以为三位无未那是说没有未那识体,这第七唯与生执根应无漏必无未那,染污之外更无未那自体;护法认为三位无未那者,是说无染污未那,只是在未那上去染污义,不是没有第七识体。 

以上三位,虽有暂伏和永灭的不同,但俱是指无染污的末那。若以有染污末那而言,由凡夫到证得究竟圣果,要经过染净三种位次,即:生我见相应位、法我见相应位、平等性智相应位,称为“末那三位”。《成唯识论》卷五说:

 

此意差别略有三种:(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二)法我见相应、(三)平等性智相应。初通一切异生相续、二乘有学、七地以前一类菩萨有漏心位,彼缘阿赖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次通一切异生、声闻、独觉相续,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彼缘异熟识起法我见;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126'

 

在“末那三位”中,前二位是有漏位,第三位是无漏位。在有、漏二位中,第一位是染污位,第二位是不染污位。

(1)、生我见相应位,亦名补特伽罗(梵pudgala)我见相应位),补特伽罗译为数取趣,实则应译为人或生。相对于第二的法我见,而通称为人我见。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耶识见分生起的我执位,以此位有我执,一切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2)、法我见相应位:此位缘第八异熟识而起的法执未空之位,一切凡夫,二乘证得声闻果缘觉果,及法空智果未现前的菩萨,都是此位所摄。

三、平等性智相应位:是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位、修道位、法空智果现前,及转识成智,证得佛果,均此位所摄。

  

6、末那识的异名
在《宗镜录》卷五十说,第七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想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十种不同的名称,下面,我们从原文中了解这十种不同的名称得名的原因:

 

一、六后得称,名为七识;二、根尘不会,名为转识;三、不觉习气,忽然念起,名妄想识;四、无间生灭,名相续识;五、障理不明,名无明识;六、返迷从正,能断四住烦恼,名为解识;七、与涉玄途,顺理生善,名为行识;八、解三界生死,尽是我心,更无外法,名无畏识;九、照了分明,如镜显像,名为现识;十、法既妄起,恃智为怀,令真性不显,名智障识。'127'

 

7、末那识存在的根据
为了能够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成唯识论》卷五曾引证二经来说明'128': 《入楞伽经》卷六称:“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129';《瑜伽师地论》卷十六曾引《解脱经》称:“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来,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130'

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亦称藏识;意为末那识,其功能是思量;对境相起了别作用的是前六识。末那识永远是染污(烦恼)意,与诸惑共存亡,只要有“惑”就有末那识存在。灭除“惑”以后即达成佛的转依果位,末那识就要转变为平等性智。《成唯识论》卷五还举出六条理由证明末那识的存在'131':

(1)、不共无明证,《成唯识论》卷五把“无明”区分为不共无明和相应无明两种。无明独起;称为独头无明,亦称不共无明;假如与贪等俱生,称为相应无明。不共无明对认识事物的真相的心总起阻碍作用,与五大惑(贪嗔痴慢疑)共起的无明是相应无明。“不共”义如“十八不共佛法”。'132'在《成唯识论》卷五又对“不共无明”解释为: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133'

 

“真”即真实不虚。据《成唯识论述记》卷十说,“真实”的意思有两种:“一谓境义,见分境故;二谓义理,真如即理故”。'134'不共无明又分为两种:只与第七识末那识相应而不与其它相应的不共无明称为恒行不共;与第六识相应而不与第七识相应的无明称为独行不共。独行不共又分为两种:与二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诳、谄、害、矫、无惭、无愧、掉举、昏沉、无信、懈怠、放逸、散乱、不正知)不相应的独行不共无明称为主独行无明;与二十随烦恼相应的无明称为非主独行无明。'135' 

唯识学当中,不共无明是第七识末那识存在的主要根据之一,如果没有第七末那识,就不会有不共无明。所以把不共无明作为第七末那识存在的主要根据之一。《成唯识论》卷五称: 

 

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识彼应非有。谓诸异生

于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无明覆真实义,障圣慧眼。'136'

 

不共无明的性相细微难知,但它因为恒常的执持第八阿赖耶识为的见分为所依,在众生位永不间断,覆蔽无我的真理,使我们不能产生诸佛慧眼所见的无漏知见,沉沦在生死间。

(2)、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生起时要靠二缘: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境,这些都是染污意。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眼等六识就不能生起。《成唯识论》卷五说: 

 

眼、色为缘生眼识,广说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无此识,

彼意非有。'137'

 

(3)、佛经说“思量名意”,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起“思量”作用的“意”就不能成立。

(4)、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就区别不出无想定和灭尽定。无想定是外道为生无想天所修炼的一种禅定,修炼此定要灭除一切心相。灭尽定是佛教修炼的一种禅定,修炼灭尽定要灭除前六识及其心所。无想定和灭尽定都要灭除前六识,这是两种禅定的共同特点。这两种禅定的主要区别是:灭尽定无第七识末那识,无想定有末那识。

(5)、有情众生在修炼无想定时,前六识的心法和心所法都灭除了。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修炼此定的从生应当是无染(无烦恼)。无想定是外道修炼的一种禅定,自己为修炼此定即达涅盘,佛教认为并非如此。修炼此定仍有染污我执,可见有第七识末那识。

(6)、有情众生之心不管是善性、恶性,还是无记性,都有“我执”。这种“我执”是由第七末那识造成的。众生在行“善”时仍然存在有漏心,如果没有第七识,行“善”时的有漏心就不会存在。由此可见有末那识。

(三)、了别境能变
1、何为了别境
对于了别境;在《成唯识论》卷二云:了、谓了别,卽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138'又《瑜伽师地论》卷十一云:了者,谓了相作意;'139''别者,分别;境者,即外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比起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了别的作用殊胜故,所以特以了别境来说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功能。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八识三能变中位居第三,因此叫做“第三了别境能变”。

2、了别境能变的差别
《唯识三十论颂》说:“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140'说明第三了别境能变是前六识总的名称,它一一的自体有六种的差别,包括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此为随根得名,因为这六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这六识分别缘取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随境取名分别称为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法识,此为随境得名。这六识又可以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前五识,第二类是第六识。'141'

(1)、前五识

对于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得名、依缘《宗镜录》卷五十八'142'',作了这样的说明: 

  a、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b、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c、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d、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e、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