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以八识作用的殊胜来说,则“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  

恒是恒常,审是审察,所以末那识是恒常的“审察思量”。以八个识分析,前五识没有审察思量,故说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时间断(如在五位无心的情况下),所以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恒时相续,没有间断,但它也没有审察思量的作用,所以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唯有第七识是恒常的审察思量。就是恒时执持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自我,而审察思量。所以,《八识规矩颂补注》卷下说“恒审思量我相随”。'92'

在善、恶、无记的三性中,第七末那识是属于无记性。上面说过,无记分为有覆无记和无覆'93'无记两种。而此第七末那识,在有覆、无覆两种无记中,以其与“四烦恼”相应,因此为“有覆无记”所摄。'94'第七末那既然与四烦恼相应,其性应属恶,何以为无记呢?原来此识虽与四烦恼相应,但不能感可爱非可爱果,没有善不善的记别,所以是无记。

4、思量能变相应的心所
眼、耳乃至第八阿赖耶识的八个识中,因识的体性作用的不同,所以与每个识相应的心所也就各有不同的差别了。与第七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共有十八种。在《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95'

 

又《八识规矩颂》卷一说: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96'

 

末那识自从无始以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与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的八大随烦恼心所,触、作意、受、想、思的五遍行心所,别境中的慧心所及贪、痴、慢、我见的四根本烦恼共十八个心所相应。其相应受在五受中,唯是舍受。而此十八个心所中,特别是与痴、见、慢、爱“四烦恼”任运相应,恒时常俱。“烦恼”(Klesa),意谓使众生迷惑,苦恼,《大智度论》卷七称:

 

烦恼者,能令人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97'

 

又《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98' 

 

烦为扰,恼为乱,因扰乱有情众生的身心,所以称为烦恼。“贪”等六烦恼是根本烦恼,由此引起的烦恼称为随烦恼。《俱舍论》卷二十云: 

 

根本烦恼现在前时,行相难知,故名微细。'99'

 

又《成唯识论》卷六云:

 

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100'

 

按《成唯识论》卷称:“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四个根本烦恼心所和五个遍行心所)、八随烦恼,并别境慧。”'101'下面把与末那识相应的几类十八种心所共分类说明:

(1)六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中末那识恒与贪、痴、慢、恶见的相应):

A、贪(Raga),贪即贪欲,欲界的贪欲是欲贪或欲爱。色界的贪欲是色贪,无色界的贪欲是无色贪,此后二者也称为有爱。贪欲就是对所好对象的爱着。《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102'

 

“有”即三有或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具”是生于三有的原因,包括中有,烦恼,和器世间,“贪”是对三有果和三有因生起的贪欲心,因此经受轮回之苦。

B、嗔(pratigha),亦名嗔恚、恚、怒。即指对不喜欢的对象的反抗、拒斥与嗔恨。随烦恼所说的忿、恨、害等都是嗔的部类。《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

依为业。'103'

 

 “苦”即三苦:苦苦(苦上加苦),坏苦(由于乐受变坏所造成的痛苦),行苦(由于有为法的迁流变化所造成的痛苦)。“嗔”是对三苦及造成三苦的原因感到忿恨,并由此而作恶。

C、痴(moha),痴就是无明,于诸事理迷暗为性。此无明迷于我理,与我见相应,所以又名“我痴”。即十二因缘之首无明,意谓对佛教义理的愚昧无知。无明有相应无明和不共无明的两种。《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104'

 

D、慢(mana),意谓傲慢,认为自己优于他人,抬高自己轻视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情。《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105'

 

在《阿毘达磨俱舍论》卷十九把“慢”区分为七种'106',唯识学也沿用了“七种”说。下面将七慢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a、慢,对于劣于或等于自己的人,认为自己优于或等于他,自负高傲。

b、过慢(atimana),对与自己平等的人,认为己胜于他;对优于己者,认为己等于他。

c、慢过慢(manati…mana),对优于己者,反认为己优于他。

d、我慢(asmimana),认识不到人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凑合而成的,误认为“我”真实存在。

e、增上慢(adhimana),自己的修行还没有达到或部分达到罗汉,菩萨等果报,自认为已经达到。

f、卑慢(avamana),别人已胜过自己很多,自己却认为差不多。

j、邪慢(mithyamana),自己本来没有功德,却自称为有功德。

E、疑(vicikitsa),对佛教义理并非坚信不疑,而是犹豫不决,怀疑三宝,怀疑善恶业报,怀疑三世因果,怀疑四谛与缘起等。《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为疑?于诸谛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107'

 

据《瑜伽师地论》第五十八卷,“疑”的内容有五;即是在:他世作用(从今世到来世的转生作用)、因、果、谛(四谛)、宝(三宝)中心怀犹豫。'108'

F恶见(mithyadrsti),即错误的见解,因障碍“正确”的见解故招痛苦。说一切有部等派将它归纳为五见。《成唯识论》卷六称:

 

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109'

 

唯识学派将恶见分为五种'110',即:

a、薩迦耶見(satkayadarsana),这是一种“外道”见解,认为五蕴实在有,认为由五蕴构成的“我”(灵魂)及“我所”(为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实有。由此引出其它的“错误”见解。

b、边执见(anta…grahadrsti),即佛教所反对的常见(认为事物恒常不变)和断见(认为人死后不再转生)

c、邪见(mithya…drsti),否定因果报应的见解。

d、见取见(drsti…paramarsa),固执己见,互相斗争。

e、戒禁取(stla…vrata…paramarsa),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达涅盘。

六根本烦恼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如下图:

1、贪贪爱五欲─────────── 

六    2、嗔嗔恚无忍───────────

根    3、痴愚痴无明───────────     五钝使

本    4、慢骄慢自大───────────    

烦    5、疑狐疑猜忌───────────            

恼             (1)、萨迦邪见   (执取五蕴根身)        十使

              (2)、边见       (执取常断二见) 五

6、不正见  (3)、邪见    (谤无因果坏诸善事) 利

           (4)、见取见  (执持成见非果非果) 使

          (5)、戒禁取见(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2)、五遍行心所

初能变相应的心所里说过,在此不说。

(3)、八个大随烦恼心所

随烦恼(upasklesa)是随从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其体性与根本烦恼相同。随烦恼由于发生作用宽狭的不同而分而三种:忿、恨、覆、恼、嫉、悭、诳、陷、害、骄十种,发生作用的面最小,只能同类相生,个别生起,故称“小随烦恼”;无惭和无愧发生作用的面稍宽,遍不善心,故称“中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的八种发生作用的面最宽,遍行染心,故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