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腹胀大者,为未(通行本作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冲司腹气之街,暴腹胀大者(若不涉奇经,则必不暴腹胀大。尝有病蛊胀,单腹胀大,病起
无端,一夕而腹大如鼓,皆缘奇经之损,始见病变之速,否则如水肿大腹,未有不以渐至者也),此
邪循冲,下合阳明,自荣而外出于卫,虽为未解,尚为邪正两实之候。脉如故,谓象仍
如蛇。反伏弦则邪转内陷,自卫而复入于荣,故当成痉。更有病痉而暴腹内陷者,当脐
陷下如盘,呼吸引动,此带脉与肝脾俱陷。治当以和荣通痹之剂,参合制方,腹起则痉
当自解,亦难治之候也(余常治同里周氏子,病痉而腹陷如盘,汗出发热,脉滑而数,初以桂枝白
虎汤加参治之,汗止而痉未解,脉转伏弦而涩,与桂枝、当归、红花、白芍、半夏、丹皮、茯苓、附子、
川芎之属,腹陷渐起,调理弥月乃瘳)。


伤寒杂病论义疏 
—435—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凡外因之痉,病本风伤于筋,藏合相应,则内系厥阴。厥阴主风木之藏,故旧释亦
称风痉(《千金》名曰风痉)。痉之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谓其象紧而似弦,加平
直少往来波荡之势,所谓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上下动,形容其平直而无起伏,应指直上
直下,如木之浮沉于水),属于督脉是也(此《脉经》之辞)。脊强反折形于外,而脉至亦内
应平直之象,气血先见之义,可深思矣(凡外因痉初起,宜桂枝汤加葛根。加感于寒,变为刚痉,
必发热无汗,下葛根汤所主治者是也。若府阳盛则传阳明,必发热汗出,宜承气辈治之。若藏阴盛,必
连少阴,当手足厥冷恶寒,宜桂枝汤加附子治之。病有传变,治无定法。本条痉脉赅内外因言之,既见
身体强直,脉来必微兼浮直之象,若小儿惊风,但手足拘急者,则不必定见平直之脉)。

痉病,有灸疮,难治。

血虚者,法当禁火。痉为风伤血脉之证,灸以成疮,营气热而化腐,知血虚令脉道
少渗营之力。疮家法当禁汗,因灸变疮,已成再逆,故知难治也。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弦,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
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此承上示外因成痉证治之例。外因成痉,必当邪始太阳。兹虽不冠刚柔,论治应属
柔痉。不著汗出者,略辞也。盖痉病以津液越出(此指越出脉外),外湿内燥为正因,故
亦以风邪伤筋,外证自汗为正象。假令痉象已具,即外证无汗,苟非太阳表急之诊(表急
即表邪为急,论所谓急当救表者是也。即指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紧之类),宜从达营润燥之
法,不可猝攻其表,转贻过汗之变。本条曰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
弦,此为痉者,明病虽发于奇经,邪实不关异气,亦不外客邪中伤皮毛之表。凡所谓发
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太阳之为病者,其证俱备,所独异者,汗出不恶寒,加身体
强直,几几然,见脊背拘牵不便之状。论太阳病脉当浮盛,今乃证表脉里,应指其象沉
弦,故曰反所以反沉者,缘督脉受病,邪入奇经,风并于筋,令脉气亦内陷,并行于筋
骨之分,证非厥阴为病,故知此为痉也。凡痉脉无在浮之应,以邪合于筋,则脉气行阴,
必当法从沉见(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气行阴则脉必沉也)。惟病因仍属表邪,故主桂
枝法温达营郁,加栝蒌根以生津润燥。君栝蒌以名方者,示病机由于燥化故也。凡药性
随佐使引导,分走内外。故桂枝佐当归,则入厥阴;葛根合桂枝,即走太阳(葛根本阳明


伤寒杂病论义疏 
—436—

引经之药)。本方君栝蒌根,本为清操入肺之品,以合入桂枝法中,便能流行肤表,气达
于皮毛经络肌肉之分(又草木之根,皆有吸水之力,入药能引肌腠经络间之津液水气上腾,故知蒌
根与葛根,性亦相近,但蒌根微凉耳),使津液流通,上腾空窍,此则制方化裁之义,亦学者
所当明辨而隅反也。大抵筋脉拘强之因,半为津凝操化之变,即《太阳篇》项背几几之
证,亦属寒热两气之合,以阳明之热,合化于太阳之寒,实亦无异两经合病,故主治并
用葛根,为阳明引经要药。凡两气合化之邪,必病机传变无常(传变,即病之变化,与传经
不同),论治难求权衡之合。痉者,奇正经气之合病也。制方一失轻重之宜,用法有违先
后之序,小逆必沉痼缠绵(小儿病痉尤多,治不得法,多变为风痫诸证,成终身不愈之痼疾);大
逆则重笃不起。婴儿未充髓海,病痉尤多,非洞解六经六气之变,未有能以杂病擅长者
也。世欲弃大方脉,乃专攻于小儿医者,吾盖知其难矣,

痉病本属太阳,如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宜承气汤与之。

此示外因成痉,必始太阳之义,明痉邪内发于督,督脉外合太阳,故曰:痉病本属
太阳。若其入胃府阳盛,转阳明发热汗出,不恶寒之外证者,便知邪已过经,转属阳明
之府,转阳明而脉象弦实者,举弦为风发之诊,按实为胃实之象,邪即入府,于法当下。
此言先具痉状,再加阳明外证之谓,非阳明本经之自发痉也。曰宜承气汤与之者,示当
于三承气中,随证消息。痉病在阳转属之变,但举阳明,不列少阳者,以少阳为厥阴之
表,痉邪属风伤于筋,假令外合少阳,筋膜之气外布,病机已为向愈。凡经气外连少阳,
即见手足拘急,证亦易治,决无身体强直之象,学者详焉。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
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二两,去节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桂枝二两,去皮生姜
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此示欲作刚痉之证治也。刚痉为风寒两伤,加奇经宿损之应。得太阳病,备外证恶
寒无汗,而小便反少,此太阳经气,外不得开于玄府,下不得泄于州都,气痹津凝,有
表里不通之急,加气下冲胸,口噤不得语,则知冲阳内动,阳跷上逆,已见病涉奇经之
象,脉当沉弦而紧(若脉浮而数,则又为冲气之虚,法当固下,不可但发其表)。学者揆度奇恒
之变,即病人身体强直之证,尚未外著,已知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即桂枝汤加葛根、
麻黄二味,麻黄以开腠理,葛根合桂枝汤,达皮毛经络肌肉之分,俾津液流通,则汗溲


伤寒杂病论义疏 
—437—

俱利,而口噤气冲之变俱解。此示痉病初发之机,故曰:欲作刚痉。且以知脊强反折之
甚,每由汗大出后,变而加剧,非乍感于邪,即痉状具备也。

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风邪入厥阴也。宜
桂枝汤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与之。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当归四
两细辛一两附子一枚,炮人参二两干姜一两半

上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昼三夜一服。

痉病外因之发,起于太阳;内因之发,属于血藏。以外风伤筋,内风动藏,外内合
邪,故病发即见厥阴直中之象。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者,皆厥阴藏气外应之
候。病入三阴,尤多合并之机,故知太阴、少阴,皆可由厥阴转属。见下利,知脾阳之
受邪。见四逆,知肾气之内馁。但无两阴自发之痉(大阴、少阴);以藏气与筋,不相亲接
故也。脉沉弦而微紧者,宜桂枝法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温脾固肾,以御
病邪之传,益气养荣,而启风木之陷。桂枝佐当归,便入厥阴。参细辛,可以展荣气旁
充之力,此与当归四逆法,大旨相同。若脉来沉弦而数实者,则又当制其风木之胜,相
体定治,亦无成法可执者已(肝气热者,则秦皮、丹皮、白头翁皆可参用)。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