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73-丁甘仁医桉-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钱五分) 鲜竹茹(一钱五分) 天花粉(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柿蒂(五枚) 炙远志肉(八分) 
雷右 身热一候,有汗不解,咳嗽气逆,但欲寐,谵语郑声,口渴不知饮,舌光红干涸无津,脉细小而数,右 
寸微浮而滑,此风温伏邪,始在肺胃,继则传入少阴,阴液已伤,津乏上承,热灼津液为痰,痰热弥漫心包,灵机 
堵塞,肺炎叶枯,有化源告竭之虞,势已入危险一途。勉拟黄连阿胶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滋化源以清温,清神 
明而涤痰,未识能挽回否? 
蛤粉炒阿胶(三钱) 天花粉(三钱) 鲜生地(三钱) 天竺黄(二钱) 川雅连(五分) 冬桑叶(三钱) 
鲜石斛(三钱) 光 
杏仁(三钱) 川贝(三钱) 淡竹沥(冲,五钱) 冬瓜子(三钱) 芦根(去节,一两) 银花露(一两) 
枇杷叶露(煎药,二两) 
另饮去油清鸭汤,佐生阴液。 
二诊 昨进黄连阿胶汤合清燥救肺汤之剂,津液有来复之渐。舌干涸转有润色,神色较清,迷睡亦减, 
而里热依然,咳嗽气逆,咯痰艰出,口干欲饮,脉息如昨,数象较和。伏温燥痰,互阻肺胃,如胶似漆,肺金无 
以施化,小溲不通,职是故也。昨法既见效机,仍守原意出入。 
蛤粉炒阿胶(三钱) 桑叶(三钱) 鲜生地(三钱) 鲜石斛(三钱) 川贝(三钱) 光杏仁(三钱) 
天花粉(三钱) 天竺黄(二钱) 生甘草(五分) 活芦根(去节,一两) 冬瓜子(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竹沥(冲,五钱) 银花露(一两) 枇杷叶露(煎药,二两) 
三诊 投药两剂,神识已清,舌转光红,身热较退,咳痰艰出,口干欲饮,脉细滑带数。阴液伤而难复,肝 
火旺而易升,木叩金鸣,火烁津液为痰,所以痰稠如胶,而咳逆难平也。仍拟生津清温,润肺化痰,俾能精胜邪 
却,自可渐入坦途。 
原方去知母、天竺黄、加青蒿梗(三钱)、嫩白薇(三钱)。 
张左 发热十二天,有汗不解,头痛如劈,神识时明时昧,心烦不寐,即或假寐,梦语如谵,咽痛微咳,口 
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风温伏邪,蕴袭肺胃,引动厥阳升腾,扰犯清空,阳升则痰热随之,蒙蔽灵 
窍,颇虑痉厥之变。亟拟清疏风温,以熄厥阳,清化痰热而通神明,如能应手,庶可转危为安。 
羚羊片(五分) 银花(三钱) 朱茯神(三钱) 川象贝(各一钱五分) 菊花(三钱) 竹茹(一钱五分) 
桑叶(三钱) 带心连翘(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五分) 天竺黄(二钱) 山栀(一钱五分) 茅根(去心, 
五钱) 鲜石菖蒲(五分) 珠黄散(冲服,二分) 淡竹沥(冲服,一两) 
二诊 神识已清,头痛亦减,惟身热未退,咽痛 红,咽饮不利,口干溲赤,咳痰不爽,脉滑数,舌质红苔 
黄。风为阳邪,温为热气,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仍从辛凉解温,清火涤痰。 
桑叶(三钱) 薄荷(八分) 连翘(一钱五分) 川象贝(各一钱五分) 天竺黄(二钱) 桔梗(八分) 
菊花(三钱) 银花(三钱) 山栀(一钱五分) 轻马勃(八分) 生甘草(八分) 竹茹(枳实拌 
炒,二钱) 活芦根(去节,一两) 淡竹沥(冲,五钱) 
陆左 风温伏邪,夹痰交阻,肺胃不宣,少阳不和,寒热往来,咳嗽胸闷,甚则泛恶。脉象弦滑,舌前半无 
苔,中后薄腻。和解枢机,宣肺化痰治之。 
前柴胡(各五分) 云苓(三钱) 光杏仁(三钱) 炒谷麦芽(各二钱) 象贝(三钱) 苦桔梗(一钱) 
橘红(一钱) 冬桑叶(三钱) 枳实炭(三钱) 半夏(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复诊 寒热轻减,咳嗽痰多,口干欲饮,五六日未更衣。舌前半光绎,中后腻黄,脉数不静,阴液已伤,阳 
明腑垢不得下达。今拟存阴通腑,清肺化痰。 
天花粉(三钱) 生草(六分) 象贝(三钱) 生枳实(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元明粉(一钱五分) 
川军(三钱) 冬瓜子(三钱) 炒枳壳(三钱) 干芦根(去节,一两) 
许 咳嗽膺痛,身热轻而复重,大便溏泄,舌苔灰腻而黄,脉滑数。风温伏邪,挟滞交阻,邪不外达,移入 
大肠。拟葛根芩连汤加减。 
粉葛根(二钱) 淡豆豉(三钱) 枳实炭(三钱) 酒黄芩(一钱五分) 炒银花(四钱) 赤苓(三钱) 
香连丸(一钱) 炒赤芍(一钱五分) 桔梗(八分) 荷叶(一角) 象贝母(三钱) 
袁左 温邪挟滞,阳明为病,发热十天,口渴烦躁,谵语妄言,舌糙黄,六七日未更衣,脉象滑数有力,此浊 
垢不得下达之征也。法宜生津清温,加栝蒌、大黄,以符仲景急下存阴之意。 
粉葛根(二钱) 金银花(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生甘草(八分) 生石膏(三钱) 天花粉(三钱) 
全栝蒌(四钱) 玄明粉(一钱,同捣) 生军(三钱) 鲜竹叶(三十张) 茅芦根(去心、节,各五钱) 
陈左 身热四天,有汗不解,烦燥胸闷,入夜神糊谵语,苔黄脉数。此无形之伏温,与有形之痰浊互阻, 
清阳被灼,君主乃昏。宜清温涤痰,而安神明。 
粉葛根(一钱五分) 天花粉(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竹叶心(三钱) 金银花(三钱) 
鲜竹茹(一钱五分) 九节菖蒲(一钱) 荸荠汁(冲,一酒杯) 带心连翘(三钱) 枳实炭(二钱) 
炙远志肉(五分) 活芦根(去节,一两) 
祁左 冬温伏邪,身热十七天,有汗不解,咳嗽胁痛,甚则痰内带红,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前投疏表消 
滞,荆防败毒、小柴胡、及葛根芩连等汤,均无一效。今忽汗多神糊,谵语郑声,汗愈多则神识愈糊,甚则如见 
鬼状。苔干腻,脉濡细。是伏邪不得从阳分而解,而反陷入少阴,真阳外越,神不守舍,阴阳脱离,不能相抱。 
脉证参合,危在旦夕间矣。急拟回阳敛阳,安定神志,冀望一幸。 
吉林参须(一钱) 熟附片(一钱) 牡蛎(四钱) 花龙骨(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二钱) 
仙半夏(二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浮小麦(四钱) 焦楂炭(二钱) 干荷叶(一角) 炒苡仁谷芽(各三钱) 
两剂后即汗敛神清,去参、附、龙、牡,加炒淮山药(三钱),川贝(二钱),又服二剂。泻亦止,去楂炭, 
加炒扁豆衣(三钱),藕节(三枚),即渐渐而痊。 
董左 初起风温为病,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多,夹有红点,气急胸闷,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前师叠投 
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似亦近理,然汗多不忌豆豉,泄泻不忌山栀,汗多伤阳,泻多伤脾,其邪不得从阳明 
而解,而反陷入少阴,神不守舍,痰浊用事,蒙蔽清阳,气机堵塞。今见神识模糊,谵语郑声,汗多肢冷,脉已 
沉细,太溪、趺阳两脉亦觉模糊,喉有痰声,嗜寐神迷,与邪热逆传厥阴者,迥然不同,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阴 
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回阳敛阳,肃肺涤痰,冀望真阳内返,痰浊下降,始有出险入夷之幸,然乎否乎,质之 
高明。 
吉林参(八分) 熟附片(八分) 左牡蛎(三钱) 花龙骨(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川象贝(各二钱) 水炙桑叶皮(各一钱五分) 炒扁豆衣(三钱) 生薏仁(四钱) 
冬瓜子(三钱) 淡竹沥(一两,生姜汁两滴同冲服) 另真猴枣粉(二分) 
二诊 前方服后,肢渐温,汗渐收,脉略起,原方加光杏仁三钱。 
三诊 肢温汗收,脉亦渐起,阳气已得内返,神识渐清,谵语郑声亦止,惟咳嗽痰多,夹有血点,气逆喉有 
痰鸣,舌苔薄腻转黄,伏温客邪已有外达之机,痰浊逗留肺胃,肃降之令失司。今拟清彻余温,宣肺化痰。 
桑叶(一钱五分) 桑皮(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川象贝(各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炙兜铃(一钱) 生薏仁(三钱) 冬瓜子(三钱) 淡竹油(一两) 猴枣粉(冲服,二分) 
鲜枇杷叶(去毛、包,三钱) 
四诊 服两剂后,咳嗽气逆痰鸣,均已大减,咽喉干燥,痰内带红,舌边绛,苔薄黄,神疲肢倦,脉濡小而 
数,是肺阴暗伤,痰热未楚。今拟清燥救肺,化痰通络。 
蛤粉炒阿胶(一钱五分) 南沙参(三钱) 侧柏炭(一钱) 竹 
茹(二钱) 藕节(二枚) 桑叶皮(各一钱五分) 粉丹皮(一钱五分) 甜光杏(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栝蒌皮(二钱) 蜜炙兜铃(一钱) 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