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至于今五百岁,有
能绍而明之,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攘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为何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
‘周道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时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
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上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与,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
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
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
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
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
《易》曰‘差以豪DA3E,谬以千里’。故‘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
渐久矣’。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
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者而不通
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
死之罪。其实皆为善为之,而不知其义,被之空言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指,至于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
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大过予之,受而不敢辞。故《春
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
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
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
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虙戏至纯厚,
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降,诗人歌之。
《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已来,至明天
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
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矣,
而不用,有国者耻也;主上明圣,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掌其官,废明圣盛
德不载,灭功臣、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
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
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
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
《秦本纪》第五,《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
《吕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今上本纪》第十
二。《三代世表》第一,《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秦楚之际
月表》第四,《汉诸侯年表》第五,《高祖功臣年表》第六,《惠景间功臣年表》
第七,《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王子侯者年表》第九,《汉兴以来将相名臣
年表》第十。《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历书》第四,《天
官书》第五,《封禅书》第六,《河渠书》第七,《平准书》第八。《吴太伯世家》
第一,《齐太公世家》第二,《鲁周公世家》第三,《燕召公世家》第四,《管蔡
世家》第五,《陈杞世家》第六,《卫康叔世家》第七,《宋微子世家》第八,
《晋世家》第九,《楚世家》第十,《越世家》第十一,《郑世家》第十二,《赵
世家》第十三,《魏世家》第十四,《韩世家》第十五,《田完世家》第十六,
《孔子世家》第十七,《陈涉世家》第十八,《外戚世家》第十九,《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荆燕王世家》第二十一,《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留侯世家》第二十五,《陈丞相世家》第
二十六,《绛侯世家》第二十七,《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五宗世家》第二十
九,《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传》经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
传》第三,《司与穰苴列传》第四,《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伍子胥列传》第六,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商君列传》第八,《苏秦列传》第九,《张仪列传》第
十,《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穰侯列传》第十二,《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平原虞卿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六,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春申君列传》第十八,《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乐
毅列传》第二十,《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田单列传》第二十二,《鲁仲
连列传》第二十三,《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刺
客列传》第二十六,《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张耳陈馀
列传》第二十九,《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淮阴侯韩
信列传》第三十二,《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田儋列传》第三十四,《樊
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张丞相仓列传》第三十六,《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傅靳崩阝成侯列传》第三十八,《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爰盎朝错列传》第四十一,《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万石张叔
列传》第四十三,《田叔列传》第四十四,《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吴王濞
列传》第四十六,《魏其武安列传》第四十七,《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李将
军列传》第四十九,《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平津主父列传》第五十一,
《匈奴列传》第五十二,《南越列传》第五十三,《闽越列传》第五十四,《朝鲜
列传》第五十五,《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淮南
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循吏列传》第五十九,《汲郑列传》第六十,《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游侠列传》第六十
四,《佞幸列传》第六十五,《滑稽列传》第六十六,《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惟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既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
故明堂、石室、金鐀、玉版图籍散乱。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
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自曹参荐盖公言
黄、老,而贾谊、韩错明申、朝,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
集。太史公仍父子相继B064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
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宫,至于余乎,钦念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
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
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
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
义BE21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