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曰: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
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
子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凶
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
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
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
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
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秦皇帝
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
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
众之不足,兵革之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D158、琅邪
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
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谏曰:
“不可。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高帝不听,遂至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
干戈之事。
    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
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
固然。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夫不上观虞、夏、
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
事苦则虑易。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
秦政不行,权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
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皆安在?
何相见之晚也!”乃拜偃、乐、安皆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迁谒事、中郎、中大
夫。岁中四迁。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
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
前日朝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
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又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兼
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
从之。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说
偃曰:“大横!”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
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
施之。”
    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
之本也。上览其说,下公卿议,皆言不便。公孙弘曰:“秦时尝发三十万众筑北河,
终不可就,已而弃之。”硃买臣难诎弘,遂置朔方,本偃计也。
    元朔中,偃言齐王内有淫失之行,上拜偃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
百金予之,数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
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
不得脱,恐效燕王论死,乃自杀。
    偃始为布衣时,尝游燕、赵,及其贵,发燕事。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
阴事,为居中,不敢发。及其为齐相,出关,即使人上书,告偃受诸侯金,以故诸
侯子多以得封者。及齐王以自杀闻,上大怒,以为偃劫其王令自杀,乃征下吏治。
偃服受诸侯之金,实不劫齐王令自杀。上欲勿诛,公孙弘争曰:“齐王自杀无后,
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偃。
    偃方贵幸时,客以千数,及族死,无一人视,独孔车收葬焉。上闻之,以车为
长者。
    徐乐,燕无终人也。上书曰: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
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
墨子之贤,陶硃、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故
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
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
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
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
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
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难而危海内,陈涉是也,
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
身为禽,吴、楚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贤主之
所留意而深察也。
    间者,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
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
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
势而已矣。故虽有强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飞鸟,弘游燕之囿,淫从恣之观,极
驰骋之乐,自若。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幄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
天下无宿忧。名何必复、子,俗何必成、康!虽然,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质,宽仁
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禹、汤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未必不复兴也。此二
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
南面背依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
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
    
      ●卷六十四下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严安者,临菑人也。以故丞相史上书,曰: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
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
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
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未不
可徒得,故摚鹫卟坏U呖渖比艘越枚幔啦恢ⅲ始楣旖ぁ7
佳丽珍怪固顺于耳目,故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教失而伪。伪、采、淫、
泰,非所以范民之道也。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
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盗贼销,
则刑罚少;刑罚少,则阴阳和,四时正,风雨时,草木暢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
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余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
亦三百余年,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
天子。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强陵弱,众暴寡。
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于是强国务攻,弱国修守,合从
连衡,驰车毂击,介胄生虮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