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归长陵上冢,因留饮连日。并恐其犯法,自造门上谒,谓林卿曰:“冢间单外,
君宜以时归。”林卿曰:“诺。”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
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林卿素骄,惭于
宾客,并度其为变,储兵马以待之。林卿既去,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
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
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
耳。”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
县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奴剥寺门鼓。”吏民
惊骇。林卿因亡命,众庶讠雚哗,以为实死。成帝太后以邛成太后爱林卿故,闻之
涕泣,为言哀帝。哀帝问状而善之,迁并陇西太守。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
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曰:
“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
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诩至,拜为美俗使者。是时,颍川钟元
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
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于太守。”
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
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
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
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
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雒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
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表善好士,见纪颍川,名次黄霸。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疾病,召丞掾作先令书,曰:“告子恢,吾生
素餐日久,死虽当得法赙,勿受。葬为小椁,亶容下棺。”恢如父言。王莽擢恢为
关都尉。建武中以并孙为郎。
    赞曰:盖宽饶为司臣,正色立于朝,虽《诗》所谓“国之司直”无以加也。若
采王生之言以终其身,斯近古之贤臣矣。诸葛、刘、郑虽云狂瞽,有异志焉。孔子
曰:“吾未见刚者。”以数子之名迹,然B227将污于冀州,孙宝桡于定陵,况俗人
乎!何并之节,亚尹翁归云。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
《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
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
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
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
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
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
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
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
从仓头庐兒,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
曰:“各从其志。”
    后数年,坐弟犯法,不得宿卫,免归为郡吏。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
为大行治礼丞。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
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
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
“《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乡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
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善祥未臻,阴阳不和,
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之所致也。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唯明主躬万
机,选同姓,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
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之为谒
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
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所白处奏皆可。累迁谏
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其后霍氏竟谋反诛,望之浸益任用。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望之雅意
在本朝,远为郡守,内不自得,乃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
谏官以补郡吏,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
愿陛下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诸侯闻之,
则知国家纳谏忧政,亡有阙遗。若此不怠,成、康之道其庶几乎!外郡不治,岂足
忧哉?”书闻,征入守少府。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
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
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为平原太守日浅,故复
试之于三辅,非有所闻也。”望之即视事。
    是岁,西羌反,汉遣后将军征之。京兆尹张敞上书言:“国兵在外,军以夏发,
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并给转输,田事颇废,素无余积,虽羌虏以破,来春民
食必乏。穷辟之处,买亡所得,县官谷度不足以振之。愿令诸有罪,非盗受财杀人
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赎罪。务益致谷以豫备百姓之急。”事下有
司,望之与少府李强议,以为:“民函明阳之气,有好义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
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
义之心,而能令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道民不可不
慎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得生,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也。
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
以赴财利,求救亲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丧,如此,伯夷之行坏,公绰之名灭。政
教一倾,虽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复。古者臧于民,不足则取,有余则予。《诗》
曰‘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
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古之通义,百姓莫以为非。以
死救生,恐未可也。陛下布德施教,教化既成,尧、舜亡以加也。今议开利路以伤
既成之化,臣窃痛之。”
    于是天子复下其议两府,丞相、御史以难问张敞。敞曰:“少府左冯翊所言,
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今羌虏
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汉但令罪人出财减罪以诛之,其名贤于烦扰良民横兴赋
敛也。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赎;首匿、见知纵、所不当
得为之属,议者或颇言其法可蠲除,今因此令赎,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乱?《甫刑》
之罚,小过赦,薄罪赎,有金选之品,所从来久矣,何贼之所生?敞备皁衣二十余
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病死
于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经以难,恐后为重责。
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权也。敞幸得备列卿,以辅两府为职,不敢不尽愚。”
    望之、强复对曰:“先帝圣德,贤良在位,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永惟边竟
之不赡,故《金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