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私横求,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不可以示天下,为害痛
矣!臣骄侵罔,阴阳失节,气感相动,害及身体。陛下寝疾久不平,继嗣未立,宜
思正万事,顺天人之心,以求福晁,奈何轻身肆意,不念高祖之勤苦垂立制度欲传
之于无穷哉!《孝经》曰:‘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臣谨封上
诏书,不敢露见,非爱死而不自法,恐天下闻之,故不敢自劾。愚戆数犯忌讳,唯
陛下省察。”
    初,廷尉梁相与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及五二千石杂治东平王云狱,时冬月未尽
二旬,而相心疑云冤,狱有饰辞,奏欲传之长安,更下公卿复治。尚书令鞫谭、仆
射宗伯凤以为可许。天子以相等皆见上体不平,外内顾望,操持两心,幸云逾冬,
无讨贼疾恶主雠之意,制诏免相等皆为庶人。后数月大赦,嘉奏封事荐相等明习治
狱,“相计谋深沉,谭颇知雅文,凤经明行修,圣王有计功除过,臣窃为朝廷惜此
三人。”书奏,上不能平。后二十余日,嘉封还益董贤户事,上乃发怒,召嘉诣尚
书,责问以:“相等前坐在位不尽忠诚,外附诸侯,操持两心,背人臣之义,今所
称相等材美,足以相计除罪。君以道德,位在三公,以总方略一统万类分明善恶为
职,知相等罪恶陈列,著闻天下,时辄以自劾,今又称誉相等,云为朝廷惜之。大
臣举错,恣心自在,迷国罔上,近由君始,将谓远者何!对状。”嘉免冠谢罪。
    事下将军中朝者,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
光禄大夫龚胜劾嘉迷国罔上不道,请与廷尉杂治。胜独以为嘉备宰相,诸事并废,
咎由嘉生;嘉坐荐相等,微薄,以应迷国罔上不道,恐不可以示天下。遂可光等奏。
    光等请谒者召嘉诣廷尉诏狱,制曰:“票骑将军、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
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卫尉云等五十人以为:“如光等言可许。”议郎龚
等以为:“嘉言事前后相违,无所执守,不任宰相之职,宜夺爵士,免为庶人。”
永信少府猛等十人以为:“圣王断狱,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故死者不抱恨而
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明主躬圣德,重大臣刑辟,广延有司议,欲使海内咸服。
嘉罪名虽应法,圣王之于大臣,在舆为下,御坐则起,疾病视之无数,死则临吊之,
废宗庙之祭,进之以礼,退之以义,诔之以行。案嘉本以相等为罪,罪恶虽著,大
臣括发关械、裸躬就笞,非所以重国褒宗庙也。今春月寒气错缪,霜露数降,宜示
天下以宽和。臣等不知大义,唯陛下察焉。”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诏狱。
    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
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使者危坐府门上。主簿复前进药,嘉引药杯以击地,
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兒女子
邪,何谓咀药而死!”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
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都船诏狱。
    上闻嘉生自诣吏,大怒,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吏诘问嘉,嘉对曰:
“案事者思得实。窃见相等前治东平王狱,不以云为不当死,欲关公卿示重慎;置
驿马传囚,势不得逾冬月,诚不见其外内顾望阿附为云验。复幸得蒙大赦,相等皆
良善吏,臣窃为国惜贤,不私此三人。”狱吏曰:“苟如此,则君何以为罪犹当?
有以负国,不空入狱矣。”吏稍侵辱嘉,嘉喟然卬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
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余责。”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贤,故丞相
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罪当
死,死无所恨。”嘉系狱二十余日,不食,欧血而死。帝舅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素
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以董贤代之,语在《贤传》。
    嘉为相三年诛,国除。死后上览其对而思嘉言,复以孔光代嘉为丞相,征用何
武为御史大夫。元始四年,诏书追录忠臣,封嘉子崇为新甫侯,追谥嘉为忠侯。
    师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也。治《诗》,事匡衡。举孝廉为郎。元帝末,为博
士,免。建始中,州举茂才,复补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
光举丹论议深博、廉正守道,征入为光禄大夫、丞相司直。数月,复以光禄大夫给
事中,由是为少府、光禄勋、侍中,甚见尊重。成帝末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
丹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领尚书事,遂代王莽为
大司马,封高乐侯。月余,徙为大司空。
    上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邑邑。即位,多欲有所匡正。封
拜丁、傅,夺王氏权。丹自以师傅居三公位,得信于上,上书言:“古者谅E63D不
言,听于冢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前大行尸柩在堂,而官爵臣等以及亲属,赫然
皆贵宠。封舅为阳安侯,皇后尊号未定,豫封父为孔乡侯。出侍中王邑、射声校尉
王邯等。诏书比下,变动政事,卒暴无渐。臣纵不能明陈大义,复曾不能牢让爵位,
相随空受封侯,增益陛下之过。间者郡国多地动,水出流杀人民,日月不明,王星
失行,此皆举错失中,号令不定,法度失理,阴阳混浊之应也。臣伏惟人情无子,
年虽六七十,犹博取而广求。孝成皇帝深见天命,烛知至德,以壮年克己,立陛下
为嗣。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宁,百姓不惧,此先帝圣德当合天人之功
也。臣闻天威不违颜咫尺,愿陛下深思先帝所以建立陛下之意,且克己躬行以观群
下之从化。天下者,陛下之家也。肺附何患不富贵,不宜仓卒。先帝不量臣愚,以
为太傅,陛下以臣托师傅,故亡功德而备鼎足,封大国,加赐黄金,位为三公,职
在左右,不能尽忠补过,而令庶人窃议,灾异数见,此臣之大罪也。臣不敢言乞骸
骨归于海滨,恐嫌于伪。诚惭负重责,义不得不尽死。”书数十上,多切直之言。
    初,哀帝即位,成帝母称太皇太后,成帝赵皇后称皇太后,而上祖母傅太后与
母丁后皆在国邸,自以定陶共王为称。高昌侯董宏上书言:“秦庄襄王母本夏氏,
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事下有司,
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知皇太后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
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上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
为庶人。傅太后大怒,要上欲必称尊号,上于是追尊定陶共王为共皇帝,尊傅太后
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定陶共皇太后、
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
下各供厥职,又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复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如褒、犹言。丹
议独曰:“圣王制礼取法于天地,故尊卑之礼明则人伦之序正,人伦之序正则乾坤
得其位而阴阳顺其节,人主与万民俱蒙晁福。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乱也。
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立官置吏,
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亡二上之义也。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
改。《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服。’子亡爵父之义,
尊父母也。为人后者为之子,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明尊本祖而重
正统也。孝成皇帝圣恩深远,故为共王立后,奉承祭祀,今共皇长为一国太祖,万
世不毁,恩义已备。陛下既继体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庙天地社稷之祀,义不得复
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庙。今欲立庙于京师,而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当毁,
空去一国太祖不堕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共皇也。”丹由是浸
不合上意。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
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
从公卿议。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