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
从公卿议。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行
道人遍持其书。上以问将军中朝臣,皆对曰:“忠臣不显谏,大臣奏事不宜漏泄,
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臣不密则失身’,宜下廷尉治。”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
不敬。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言:“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
者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丹。以此贬黜,
恐不厌众心。”尚书劾咸、钦:“幸得以儒官选擢备腹心,上所折中定疑,知丹社
稷重臣,议罪处罚,国之所慎,咸、钦初傅经义以为当治,事以暴列,乃复上书妄
称誉丹,前后相违,不敬。”上贬咸、钦秩各二等。遂策免丹曰:“夫三公者,朕
之腹心也。辅善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朕既不明,委政于公,间者阴阳
不调,寒暑失常,变异屡臻,山崩地震,河决泉涌,流杀人民,百姓流连,无所归
心,司空之职尤废焉。君在位也出入三年,未闻忠言嘉谋,而反有朋党相进不公之
名。乃者以挺力田议改币章示君,君内为朕建可改不疑;以君之言博考朝臣,君乃
希众雷同,外以为不便,令观听者归非于朕。朕隐忍不宣,为君受愆。朕疾夫比周
之徒虚伪坏化,寝以成俗,故屡以书饬君,几君省过求己,而反不受,退有后言。
及君奏封事,传于道路,布闻朝市,言事者以为大臣不忠,辜陷重辟,获虚采名,
谤讥匈匈,流于四方。腹心如此,谓疏者何?殆谬于二人同心之利焉,将何以率示
群下,附亲远方?朕惟君位尊任重,虑不周密,怀谖迷国,进退违命,反复异言,
甚为君耻之,非所以共承天地,永保国家之意。以君尝托傅位,未忍考于理,已诏
有司赦君勿治。其上大司空高乐侯印绶,罢归。”
    尚书令唐林上疏曰:“窃见免大司空丹策书,泰深痛切,君子作文,为贤者讳。
丹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B22F,亲傅圣躬,位在三公,所坐者微,海内未见其大过,
事既已往,免爵大重,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仰也。惟
陛下财览众心,有以尉复师傅之臣。”上从林言,下诏赐丹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丹既免数月,上用硃博议,尊傅太后为皇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与太皇太后
及皇太后同尊,又为共皇立庙京师,仪如孝元皇帝。博迁为丞相,复与御史大夫赵
玄奏言:“前高昌侯宏首建尊号之议,而为丹所劾奏,免为庶人。时天下衰粗,委
政于丹。丹不深惟褒广尊亲之义而妄称说,抑贬尊号,亏损孝道,不忠莫大焉。陛
下圣仁,昭然定尊号,宏以忠孝复封高昌侯。丹恶逆暴著,虽蒙赦令,不宜有爵邑,
请免为庶人。”奏可。丹于是废归乡里者数年。
    平帝即位,新都侯王莽白太皇太后发掘傅太后、丁太后冢,夺其玺授,更以民
葬之,定陶隳废共皇庙。诸造议泠褒、段犹等皆徙合浦,复免高昌侯宏为庶人。征
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食故邑。数月,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曰:“夫褒有
德,赏元功,先圣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故定陶太后造称僭号,甚悖义理。关内
侯师丹端诚于国,不顾患难,执忠节,据圣法,分明尊卑之制,确然有柱石之固,
临大节而不可夺,可谓社稷之臣矣。有司条奏邪臣建定称号者已放退,而丹功赏未
加,殆缪乎先赏后罚之义,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其以厚丘之中乡户二千一百封
丹为义阳侯。”月余薨,谥曰节侯。子业嗣,王莽败乃绝。
    赞曰:何武之举,王嘉之争,师丹之议,考其祸福,乃效于后。当王莽之作,
外内咸服,董贤之爱,疑于亲戚,武、嘉区区,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丹与董
宏更受赏罚,哀哉!故曰“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危殆”,此古人所以难受爵位者也。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
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
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
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
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
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
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
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
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
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
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
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畔牢愁》、《广骚》文多,不载,独载《反离骚》,其辞曰:
    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扬侯。淑周楚之
丰烈兮,超既离乎皇波,因江潭而氵往托兮,钦吊楚之湘累。
    惟天轨之不辟兮,何纯洁而离纷!纷累以其淟涊兮,暗累以其缤纷。
    汉十世之阳朔兮,招摇纪于周正,正皇天之清则兮,度后土之方贞。图累承彼
洪族兮,又览累之昌辞,带钩矩而佩衡兮,履欃枪以为綦。素初贮厥丽服兮,何文
肆而质Ε!资娵、娃炎珍髢兮,鬻九戎而索赖。
    凤皇翔于蓬陼兮,岂驾鹅之能捷!骋骅骝以曲艰兮,驴骡连蹇而齐足。枳棘之
榛榛兮,蝯穴拟而不敢下,灵修既信椒、兰之唼佞兮,吾累忽焉而不蚤睹?
    衿芰茄之绿衣兮,被夫容之硃裳,芳酷烈而莫闻兮,不如襞而幽之离房。闺中
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知众ㄥ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
    懿神龙之渊潜,俟庆云而将举,亡春风之被离兮,孰焉知龙之所处?愍吾累之
众芬兮,扬烨烨之芳苓,遭季夏之凝霜兮,庆夭悴而丧荣。
    横江、湘以南氵往兮,云走乎彼苍吾,驰江潭之泛溢兮,将折衷乎重华。舒中
情之烦或兮,恐重华之不累与,陵阳侯之素波兮,岂吾累之独见许?
    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临汩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解扶桑之
总辔兮,纵令之遂奔驰,鸾皇腾而不属兮,岂独飞廉与云师!
    卷薜芷与若蕙兮,临湘渊而投之;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费椒稰以
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违灵氛而不从兮,反湛身于江皋!
    累既攀夫傅说兮,奚不信而遂行?徒恐鷤圭之将鸣兮,顾先百草为不芳!
    初累弃彼虙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抨雄鸩以作媒兮,何百离而曾不一耦!乘
云蜺之旖柅兮,,望昆仑以樛流,览四荒而顾怀兮,奚必云女彼高丘?
    既亡鸾车之幽蔼兮,驾八龙之委蛇?临江濒而掩涕兮,何有《九招》与《九歌》?
夫圣哲之遭兮,固时命之所有;虽增欷以于邑兮,吾恐灵修之不累改。昔仲尼之去
鲁兮,婓々迟迟而周迈,终回复于旧都兮,何必湘渊与涛濑!混渔父之餔歠兮,洁
沐浴之振衣,弃由、聃之所珍兮,⻊庶彭咸之所遗!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
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其辞曰:
    惟汉十世,将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恤胤
锡羡,拓迹开统。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诏招摇与泰阴兮,
伏钩陈使当兵,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F22B而抶DA71狂。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
辚而军装,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齐总总撙撙,其相胶葛
兮,CA76骇云讯,奋以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