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授说,自己从来不打牌,对这玩艺儿没兴趣,因此无从作“赌账”的“债主”。教授听了这番话,敲敲自己的脑袋,醒悟过来了。他承认自己记错了,连连向我道歉、告别。 

  当然是真事。这种教授,打牌熬夜,弄得神志不清,连赌帐都还错了人,真是在“发昏”。 

  ·对俞芳讲的一则笑话,录自俞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曹操虽外示仁义,终容不得弥衡一顿臭骂。” 

  ·与黄苹荪的谈话,录自歇翁(黄苹荪)《鲁迅与“浙江党部”之一重公案》,文刊1948年6月10日上海《子曰》丛刊第2辑。 

  “再说这精彩的一幕(指章太炎以袁世凯赏的大勋章作扇坠,在总统府会客室如坐茶坊酒肆/编者),如在今日演出,莫说太炎先生只一个脑袋,有一百个也……所以连袁世凯也不可多得啊……” 





 

您所在的位置: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正文回目录
第54节:与黄苹荪的谈话
作者: 吴作桥

  ·与黄苹荪的谈话,录自歇翁(黄苹荪)《鲁迅与“浙江党部”之一重公案》,文刊1948年6月10日上海《子曰》丛刊第2辑。 

  他身为民国的大总统,但做着“皇帝”的梦,到了第四年(指1916年/编者)终于废共和,立帝制,做起皇帝来,当时辛亥革命的元老蔡锷将军,被袁世凯困在京都,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迫害,假装成一个壮志已消的风流将军,终于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逃出北京,到云南宣告独立,树起了反袁的第一面旗帜。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一惊非同小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据说在会上,人人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袁世凯面前放着一盘馒头,一面开会,一面揪着馒头往嘴里送,等到会议开完,不知不觉地把一盘馒头都吃进肚里了。以后就一病不起,皇帝的美梦才做了五十天就一命呜呼了(周建人先生这里说得不确。袁世凯是1915年12月23日即“中华帝国”皇帝位,接受百官朝贺,1916年3月22日被迫退位,实是做了整整100天的“皇帝”;如从1916年改元“洪宪”算起则是做了81天皇帝/编者)。 

  ·与周建人的谈话,录自周建人《鲁迅诞生百年感言》,文刊1981年第3期《绍兴师专》。 

  “毛壮侯(当时北京《劳动文艺周刊》编辑/编者)主张出专号(指为孙中山逝世而出《劳动文艺周刊》专号/编者),大固不可必。因为一出专号,对于政治没有兴趣的人,他一定不要看,反而减少宣传力。纪念或欢迎文章,是可以登载的,中山先生虽不是文艺家,更不是劳动文艺家,但中山先生创造民国的功勋,是值得纪念,也值得欢迎的。那么:对于中国劳动者,介绍一下中山先生,不是应该的么?胡也频他们(孙中山北上时,毛壮侯主张出欢迎专号,胡也频等人以孙中山与劳动文艺无关,反对出《劳动文艺周刊》专号/编者),也太重视文艺二字了。这定是上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当。” 

  ·与荆有麟的谈话,录自荆有麟著上海杂志公司1943年11月版《鲁迅回忆断片》。 

  “秋瑾是被人拍手拍死的,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 

  ·与许广平的谈话,录自许广平《民元前的鲁迅先生》,文收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许广平文集》。 

  “秋瑾姑娘很能干,有话当面说,语气很坚决,不转弯抹角,所以有不少人怕她。她爱唱歌,好合群,性格爽朗,而且善豪饮,讲话精辟,又热心公益。所以很多人欢喜和她接近。虽然秋瑾姑娘生得很秀气,但人品很高,所以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讲浮话。” 

  ·与许钦文的谈话,录自马蹄疾著,知识出 

  版社1996年版《鲁迅生活中的女性》。 

  “石曾先生(即李煜瀛,字石曾,曾是“同盟会”成员/编者)革命精神是可佩服的,但他那种办法(指为制止北京外国语专门学校闹学潮,李提出不接收有党派的学生/编者)我却反对。革命不能不估计牺牲,因革命是为拯救大多数。牺牲少数,自然可以,若牺牲多数,所解放者,仅是少数,那我一向是不赞成的。 

  ·与荆有麟的谈话,录自荆有麟著,桂林上海 

  杂志公司1943年11月版《鲁迅回忆断片》, 

  转自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大先生鲁迅》。 

  他(指王金发/编者)过去在强盗伙伴当中是暗杀的能手。(据说王金发曾在上海市区用枪打死过有叛变行为的党人汪公权/编者)。 

  ·与增田涉的谈话,录自增田涉作,卞立强译《鲁 

  迅与“光复会”》,文刊《鲁迅研究资料》第2辑。 

  当时参加革命的留学生,许多人回国后就被捕,后来发现有奸细,就是一个姓翁的。革命党就派了王金发和另一个人去刺杀他。一次在路上遇到了,那个刺客放了一枪就跑,其实并没有命中。姓翁的一听枪声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假装被刺,大骂大叫。许多人围上去看。王金发也和群众一起围上去看,见没有打中。当时他穿了一件叫“一口钟”的大氅,他就从衣缝中给他一枪,把翁打死,然后乘乱溜走。 

  ·与周建人的谈话,录自周建人《回忆鲁迅片 

  断》,文刊1979年第3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我们中国也出了一个他们(指法西斯主义/编者)的好兄弟,就是蒋介石。这三兄弟都是杀人的能手。 

  ·与萧伯纳的谈话,录自钱俊瑞《回忆鲁迅二 

  三事》,文刊1981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没有什么。看情形,他们(指国民党)目前似乎还不想下手,他们的吵吵嚷嚷,目的是想吓得我不敢说,不敢动;真正危险倒在他们不声不响的时候——蒋介石这个东西就是个流氓。 

  ·与邹鲁风的谈话,录自邹鲁风《党最亲密的战友》,文刊1956年20期《中国青年》。 

  “老板,你以为胡汉民不到南京来?” 

  (内山答:“我不晓得。政治家的动向,对于我是没有兴趣的,所以,我还没有想过哩。”) 

  那末,×是亲日呢,还是排日呢?” 

  (内山答:“大概有时亲日,有时排日吧。”) 

  “那我们就不能赌输赢啦。 

  “这且不去说他,这样的时候,中国的大众是很担心的。因为吸饱了血液的臭虫,肚子已经膨胀着,再也不会吸得很多了,所以,稍为能够放心。但,新的臭虫,却还没有吸血,是个空肚子的家伙。这空肚子的家伙一跑出来,那最后的吸血是很厉害的,哈哈哈……” 

  ·与内山完造的谈话,录自内山完造《忆鲁迅先生》,文刊1936年11月15日《作家》第2卷第2号,转自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大先生鲁迅》。 





 

您所在的位置: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正文回目录
第55节:与陈云的谈话
作者: 吴作桥

  “现在大家都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望道在杭州大闹了一阵文治(指陈望道与夏尊、刘大白、李次久等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开展的挽留长经子渊的学潮/编者),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指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此书于1920年4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为我国《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译本/编者),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我看望道这个人比北京那批吃五四饭的人要强得多,他是真正肯为大家着想的。” 

  ·与的谈话,录自邓明以《五四时期的陈望道同志》,文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五四运动回忆录(续)》。 

  “不用你(指陈云/编者)去,我叫别人去叫车了。 

  “深夜,路上方便吗?” 

  ·与陈云的谈话,录自史平(陈云)《一个深晚》,文刊1936年10月巴黎《救国时报》。 

  如果发动一个运动营救方志敏,可能对他不利,或者会加速方志敏的死刑执行期,应当让他利用蒋介石企图软化他的短暂时间里,在狱中赶快为后人写下一些东西。 

  ·与胡风的谈话,录自方兰、叶淑穗《张光 

  人(胡风)同志谈方志敏给鲁迅信的情 

  况》,文刊1980年第6期《鲁迅研究动态》。 

  鲁迅与杨杏佛合影可见他(指杨杏佛/编者)当时是清醒的,首先掩护了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