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直在数十武将、数十文官的拥护下,骑马过了金水桥,且从最中间的“御路桥”走过来——这是只有天子才走得地路!众官员一望见心里便都亮堂了。

杨博忽然冷笑一声,对国老班子中的徐阶道:“徐相,你收的好徒弟啊!”

徐阶淡淡道:“岂敢岂敢?我哪里敢做他地师父?”

不片刻,便有两人同时撞了进来,一个是从外边来地李彦直,身上风尘仆仆,一个是从内阁跑来的高拱,一脸气喘吁吁。

两人在百官中间见了面,高拱就指着李彦直地鼻子道:“李哲!你骑马过御路桥,跑到这奉天门来,又召来文武百官、两朝天子,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百官听了,无不暗暗佩服,均想:“果然不愧是高拱!”对高拱有好印象地则无不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李彦直却半点没有动怒的意思,反而退了一步,脸上挂着温颜微笑,说:“肃卿,是你说要召开廷议议政的啊!我和叔大这不是照你的意思办么?”

他若是凶狠如曹操、残暴似董卓,却也在别人意料之中,但如此应答,却叫高拱为之一愣,随即拂袖道:“廷议是大臣的事,你把两朝天子、致仕国老都请来,也就算了,却带兵来做什么!”

李彦直微微一笑,说:“带他们来,正是要请两位陛下、诸国老、诸大学士阅兵!”

挥了挥手,蒋逸凡传下号令,李彦直道:“请陛下、诸国老、诸大学士以及文武同僚看好,这便是我中华威震四海的百战雄师!”跟着对高拱一揖,道:“肃卿,你是首辅,政府以你为头脑,我是都督,军方以我为魁首。这次率军远征,回来总得有个交代,这叫善始善终——你且上座观看,我下去检阅检阅这支军队地纪律,再回来交接虎符。”

说着便下去了,仍然骑马过金水桥,胡宗宪大声道:“诸军集结已毕,请都督下令阅兵!”数万将士在金水桥左侧一起喝道:“请都督下令阅兵!”这一齐声大喝吓得奉天门下那些文官双股战栗,这里头竟有不少兵部官员,张经看见心想:“这帮人自恃科举正途出身,平时驱遣兵将,如役犬马,却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战争,更不知道兵情兵心。这般不知兵情、不通军事的人窃据兵部,国家武事焉能不荒废?”

却听李彦直道:“传令。阅兵!”

传令官接言传令:“都督传令:阅兵!”

胡宗宪令旗挥动,三千铁骑兵先得得而进。李彦直掌管地是海军都督府,骑兵非其所长,但他有钱,有钱就好办事!他的辖地本有东北的几个港口,面向辽东、朝鲜,从这里既可以得到马匹。又有可供骑兵奔驰之地!麾下又有抗击蒙古时遗留下来的北方健儿——如此一来,钱、地、马、人就都齐了。加上南方锻造厂锻造锻造出来的好甲具、好兵器。这三千骑兵一亮相,真个是威风凛凛,气势如龙!

嘉靖、隆庆两朝强人数不胜数,朝中不但能臣辈出,而且名将如云,这时奉天门下庸庸碌碌之辈固然多,精通兵法的着实不少。见到了这三千铁骑,均想:“不意镇海公麾下有如此精锐骑兵,若是同等兵力,只怕草原大漠之上也难觅敌手!”

三千铁骑过后,就是长刀步兵!自唐以后,中国的长刀刀法日渐式微,三千铁骑后面地这五千长刀步兵,乃是李彦直从日本重新引入有唐刀遗踪地倭刀刀法以及倭刀锻造法。结合中国方面地新技术以及荆楚刀技击法,在军中逐渐形成了新地长刀体和新的长刀法,这已不是唐刀,也不是倭刀,而是华刀了!

华刀兵过后,便是刀牌方阵。刀牌方阵过后,便是强弓强弩队列——这两部都是传统兵种,但在这个时代的实战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

强弓强弩队列过后,便是火枪步兵,三千名鸟铳手来到奉天门正对面,列阵站好,分作三排,以三段击战法轮流向前,连发二十七响无弹枪声,砰砰之声连响不绝!杨博心中暗赞:“有此利器。以攻以守。何往而不利!”

火枪步兵之后,却是火枪骑兵!

两千五百名火枪骑兵在马上向奉天门方向致敬。跟着举枪向天鸣铳!朱载垕在后面望见也不禁心动,心想:“竟然还有这样的鸟铳骑兵!若用这支部队开往大漠,何愁蒙古不平!”

就连高拱,这时也忍不住走到城楼边上,望着这支精兵发呆。他乃是一代名臣,却没领过兵,军队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就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般,但这场阅兵却冲击了他固有地观念,原本赖以支撑他与李彦直战斗的信念也开始动摇了。

然而火枪兵也还不是压轴,走在最后面的,乃是一百门令人战栗的大炮!炮车辚辚作响,足见这一百门大炮之沉重!开到金水桥边,炮口朝上,点燃了火药,猛然齐响!虽未放炮弹,但百炮齐鸣,声震京城!一些不明白怎么回事的百姓在家里听见都吓得钻到床底去,以为在开打了!奉天门下的文武百官胆子小点的更是吓得双腿发抖,甚至有人失禁!

这时奉天门对面聚集着数千新派学子与海派商人,此外还有一些大着胆子出来看热闹的京城市民,在听到炮声之后学子们轰然高呼:“万岁!万岁!”跟着海派商人和市民们受到感染也跟着叫了起来,“万岁”之声有如浪潮一般此起彼伏,就像那百炮齐鸣地回应,盘绕在奉天门上空久久不绝!

火炮鸣响之后却没有像其它各部一样离开金水桥前御道,而是停留下来,先前的铁骑兵、长刀兵、刀牌兵、强攻强弩兵、火枪骑兵等则回绕过来,分列炮兵左右,列队候命。

胡宗宪道:“演兵结束!请都督训示!”

所有兵将一起大喝:“请都督训示!”

李彦直立于高处,道:“将士们,辛苦了!”

众兵将一起回答:“保家卫国,军人本分!”

徐阶、高拱听到心头都为之一震,李彦直高声道:“我李哲彦直,受国家所托,为大都督,掌兵于外,四海征战!众将士,应国家号召,为将为兵,冲锋陷阵,破浪乘风!今日凯旋归来,到此京师重地,特阅兵演练,以显我军威,让朝中宰制,知道国家有此长城之可贵!”

张居正看了高拱一眼,见他已经完全呆住。仿佛失魂落魄一般,嘴角一笑,却听李彦直继续道:“今日我有三句话作为训示,愿尔等铭记在心!”

诸军一起高呼:“聆听都督训示!”

“一,我等军人,为华夏子弟,受国家俸禄。当保家保国保天下,此为我等天职!”

李彦直说到这里重重一顿。众将士听得热血沸腾,一起高呼:“铭记都督训示!”

雄壮的声音散尽,李彦直才继续道:“二,国家之俸禄,出自万民百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我等之保天下,非保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保天下人之天下!”

这回不止所有兵将,便是那数千学子也有忍不住跟着军队地口号节奏大呼:“铭记都督训示!”

李彦直停了停,待整个空间都静了下来,才说出最后一句话,道:“三,如今。我将与朝中良臣一起,共导国家以向大同,愿众将士随我一道,拥护良政,除残去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保华夏国祚,开万世太平!”

金水桥南所有人都叫了起来:“铭记都督训示!铭记都督训示!”

阅兵在山呼声中结束,李彦直策马返回奉天门,将虎符交给了高拱,高拱拿了却如接到一块烫手的烙铁!李彦直道:“高阁老,阅兵已毕,不如就进行廷议吧。”

他就走上去,坐在内阁第二张交椅上,只居次辅之位。张居正和李春芳坐在他下首。留着第一把交椅给高拱,高拱就像魂魄不全一般。毫无表情地坐了上去,只听李彦直道:“今日廷议,有几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群臣忙道:“镇海公请说。”

李彦直道:“第一件事,如今国家的财权审计,颇有漏洞,我以为当改革财权地审计制度,引入新的统计方法,对全国财政与土地进行一轮新的梳理,诸位以为如何?”

他讲的正是《报高阁老书》中地内容,半点不变,此论刚刚出世时被士林批了个体无完肤,这时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头反对。

张居正点头道:“好!此议好!”

李春芳也道:“正该如此!”

魏良弼叫道:“妙啊!”

文武两班一听齐道:“好,好!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李彦直微微一笑,又说:“国家司法,亦颇有弊,我以为司法体系亦当改革,得把地方上的政务权与司法权分离开来,在县令之外另设法官,专管一县之法务。中央之法官,亦当更加尊荣,使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