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俗、人物、地理及至传闻故事、外夷习尚,无不备述。对于当时豪门贵族、
僧侣地主的骄奢淫佚,寓有讥评之意。该书所记史事,可补《魏书》、《北
史》记载之不足。本书文辞清丽简明,描写生动细致,实为北朝时期一部重
要的文史专著。

(王军)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西北)人。齐末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改定“百家谱”,重用士
族,统治残暴,大兴佛教,广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后被东魏大将侯
景攻破都城,饥病而死。博学多通,雅爱诗赋,齐时为“竟陵八友”之一。
亦通音律和书法。笃信佛教。即位后,重用文士,提倡文学创作,对当时文
学创作的繁荣有重要推动作用。他重视乐府民歌。有许多拟作,如《春歌》、
《夏歌》歌。又有一些诏令书敕,具有一定文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
《梁武帝御制集》。

(赵百世)


萧子显(487~537)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
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7 岁封宁都县侯,13 岁为给事中。
入梁,降爵为子。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位终
吴兴太守。博学能文,好饮酒、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做物。见九流宾客,
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扇子,一挥而己。一些士族地主对他很不满。终年
49 岁,谥曰“骄”。子显酷爱史学。在其短短一生中撰写了《后汉书》、《晋
史草》、《齐书》、《普通北伐记》、《贵俭传》、《南齐书》等史学著作。
除《南齐书》外,均己不存。

(袁坤)


《南齐书》纪传体史书。梁萧子显撰。原名《齐书》,为区别于李百
药的《北齐书》,宋时改之。59 卷。其中本纪8 卷,志11 卷,列传40 卷。
记载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 年)至齐和帝中兴2 年(520 年)24 年南齐的
历史。该书叙事向称简洁。其“志”最为可取。《百官志》简明扼要,可了
解当时复杂的官职概略。萧子显写齐史,属当代人记当代事。一方面保留了
许多珍贵的原始材料;另一方面毁誉难免出于恩怨。对萧道成和萧衍等多有
曲笔回护,颂扬溢美。《南齐书》是现存最早的记载南齐的史书,是研究南
齐历史的重要史籍。

(袁坤)


王规(492~536)南朝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威明。目
录学家王俭之孙。八岁丧母,有至性,称孝童。既长,博涉有口辩,举秀才。
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与殷钧、王锡等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
所礼。常以门宗贵盛,恒思减退。大通中累官左民尚书,迁太子中庶子,辞
疾不拜,于钟山筑室居焉。卒谥章。有《续汉书注》200 卷。有文集,已佚。

(李建春)


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
武帝萧衍的长子,天监元年(502 年)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于三十一岁
时病逝,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为政仁厚,京城米贵,他命减衣减膳,
逢霖雨大雪,遣人周行闾巷,视贫困家。他博览群书,爱好文学,引纳刘勰
等文人学士、商讨古今,最后由他主编成《文选》,世称《昭明文选》,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范海沛)


魏收(506~572)北齐史学家、文学家。字伯起。矩鹿下曲阳(今河北
平乡一带)人。年15,能属文。初以父功,仟北魏太学博士。节闵帝立,选
近侍,命其作封禅书。下笔立就。时人称“虽七岁之才,无以过此”。硕学
多才,然轻薄好色,号为“惊蛱蝶”。与温子升、邢子才齐名,世称“北地
三才”。在北魏掌起居注,编修国史。东魏时任中书侍郎,转秘书监。入北
齐,官至尚书右仆射。齐文宣帝天保二年(551 年),奉诏撰《魏书》,四
年完成。对一些人物据笔直书,褒少贬多。且秉笔未必皆公。曾说:“何物
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又有酬恩、报怨及
受贿行为。因此干犯众怒。《魏书》一出,众口沸腾,斥为“秽史”。被迫
两次修订,方成定体。武成帝时,任开府中书监,死于位。齐亡,被人挖坟
弃骨。

(袁坤)


《魏书》又名《北魏书》,纪传体史书。北齐魏收撰。130 卷。其中帝
纪14 卷,列传96 卷,志20 卷。上起道武帝登国元年(386 年),下至孝静
帝武定八年(550 年),记载了北魏164 年的历史。帝纪特立《序纪》,追
述鲜卑族拓拔部建国前的事迹。志,内容丰富,最有价值。《食货志》详载
了北魏均田制及北方经济状况;《释老志》记佛、道二教在北方的流传及寺
院经济状况;《官氏志》除详记官制、阶品外,还列举拓拔部和所属部落的
姓氏及孝文帝所改汉姓。列传对统治者的残暴和高门世族的荒淫有所揭露,
对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有较详记载。《魏书》是研究北魏历史最原始,最完
备的资料。《魏书》初出,遭人反对,斥为“秽史”。经三次修改,有人尚
不满意。以至于隋唐时又有人重修《魏书》,然都失传,唯收之《魏书》传
世。

(袁坤)


萧绎(508~554)南朝梁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朝兰陵(今江苏
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封为湘东王。初为会稽太守,侯景之乱时转
附西魏,消灭了宗室萧纶、萧纪等势力。后平定侯景之乱,于江陵称帝,改
元承圣。三年(554 年),为魏军所掳,被杀。一生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
其诗赋多轻靡绮艳之作,所著《金楼子》中有论辨“文与笔”,在文学批评
史上有重大意义。撰有《注汉书》、《孝德传》、《丹阳尹传》、《周易讲
疏》、《老子讲疏》、《连山》及文集,均佚。嗜好藏书,江陵城陷前,愤
而付之一炬。

(许修仲)


隋唐五代

李德林(530~590)隋唐时史学家。字公辅,隋博龄安平(今属河北)
人。李百药之父。北齐时,历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中书侍
郎等职,负责编修国史。曾奉诏修齐史。北周时,周武帝宇文邕以其才,攫
其为内史上士,不久又任御正下大夫,当时北周诏诰皆出其手。还奉诏为帝
在山东选拔贤能。周末助杨坚称帝后,历任内史令,仍修齐史,《北齐史》
(六十五篇)遂成,在此基础上,唐初其子百药增删编修完成《北齐书》的
最后定本,共50 卷。亦曾奉诏参与编修《隋律》。后因事为文帝贬谪湖州刺
史,不久转任怀州刺史,壮志难酬,郁闷死于怀州任上。

(王瑞)


牛弘(545~610)字里仁,本姓寮。隋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其
父寮允曾任北魏侍中,帝赐姓牛。博学多才,尤通礼、律。北周时任仪同三
司。隋文帝时任秘书监(管图书著作官),撰周史帝纪。在任期间,表请各
地献书,于是很多民间异书被搜集起来,遂成《开皇四年书目》(4 卷)。
后擢吏部尚书,主张各级官吏均由中央任免。主要著作有《江都集礼》(120
卷,与潘徽合著)、《隋开皇令》(30 卷)。曾主持改编《开皇律令》成《大
业律》,是为《唐律》之蓝本。

(王瑞)


于仲文(545~612)隋初史学家。字次武,隋洛阳(今属河南)人。
北周时历任赵王属、安固太守,御正下大夫、东郡太守之职。建隋以后,因
助杨坚平叛相州总管尉迟炯有功,杨坚称帝以后,封行军元帅。令率军攻东
突厥,获胜。灭陈之役又立战功。隋炀帝时擢右翊卫大将军,参掌文武选事。
大业十二年(616 年),随杨广东侵高丽,因释放高丽大臣乙支文德,被迁
回国,逮捕入狱,抑郁而死。所著《汉书刊繁》30 卷及《略览》30 卷,今均
佚。

(王瑞)


裴矩(?~627)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弘大。历仕北齐、北
周。隋文帝时任其为吏部侍郎。曾随同灭陈,任元帅府记室,并有《隋开业
平陈记》12 卷,记录该事。隋炀帝即位后,主管隋朝与西域诸国的互市,并
以此采访西域政教、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撰《西域图记》(3 卷,
今佚),不但保留大量西域诸国历史资料,而且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
交流。炀帝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