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鬼出租车 作者:阿西莫夫 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得·伊万诺维奇叹了口气,皱起眉头,毫无疑问,这本书写的正是他自己。他惊恐地暗自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本书写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这一点使他不由得有些骄傲感,但同时又对作者根据他送葬的一件小事所作的评价深感不满,何况是写在了所有人都能读到的书本里! 
  外屋响起了安德烈放学回家的吵闹声,彼得·伊万诺维奇充耳不闻,他正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 
  “……小男孩的父亲曾是红军军官,后来当了采购员。他常常带着小男孩到外地去出差,这是最幸福的时日……卫国战争爆发了,小男孩的父亲重新穿上军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在德军的炮火之下,小男孩跟着母亲往东辗转于各个城市。” 
  “啊!”有人在耳旁叫了一声。彼得·伊万诺维奇吓得一哆嗦。“在看什么有趣的书呢?也给我看看!”妻子站在旁边伸出了手。 
  “不行,不行!”彼得·伊万诺维奇急得把书直往屁股底下藏。妻子像是受了欺骗,委屈地撅起了嘴,赌气走开了。 
  屋里只剩彼得·伊万诺维奇一人,他继续往下读: 
  “……战争把他们赶到外贝加尔地区的一个村子里,那儿的孩子通常用打架这种野蛮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地位。我们的小男孩从来没有像那几年那样经常打架。尽管吃得不好,但他却长得非常结实、高大。邻班有个叫波里亚的孩子,也是避难来此地的。同学们因为不喜欢他的猴子脸,都骂他‘孬种’。于是为了证明不是‘孬种’,为了确定地位,波里亚不得不和所有的人都打一次架……” 
  读到这里,彼得·伊万诺维奇不舒服地皱起了眉头,何必写这件事呢? 
  “……我们的小男孩和波里亚并无宿怨,但他却不想脱离群众,所以也故意去招惹他。在对峙中,小男孩突然把书包往波里亚头上一抡,波里亚躲闪不及摔倒了。围观的人十分得意地笑了起来,小男孩也得意地笑了起来。 
  “小男孩心里知道,他不想打架,让人围观这野蛮场面是今人恶心的。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一方面怕别人说他胆小,同时,还因为知道自己比对方强,能打赢。于是,他终于打破了波里亚的鼻子。 
  “此后很久,小男孩对波里亚有一种负罪感,暗地里总想为他做点好事。但最终他什么也没做,相反却用胜利者的姿态,严厉而轻蔑地对待波里亚。 
  “这大概是小男孩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选择:是凭良心、凭自己的感情办事,还是随大流……” 
  彼得·伊万诺维奇从星期六一直读到星期天,他有些魂不守舍,书越接近尾声,他脑子里越是频繁地出现一个问题:现在该怎么办? 
  书里其实并没有把他写得特别坏,也没有揭出他有严重问题,一切只是如实叙述而已。奇怪的是,书里只讲述了他不看书也能记起的事,此外还进行概括、对比,并作出结论。 
  书里什么都写了:战后回到焚毁的故乡,他怎样在市场上偷吃一块油渣、一片面包;生活情况怎样逐渐好转;中学毕业后怎样去哈尔科夫上工业学院;怎样来这个城市工作、结婚;怎样做出第一个发明;又怎样步步高升……总之,怎样从一个骑童车的小男孩变成了今天的他:研究所里尽人皆知的专家彼得·伊万诺维奇,一个又能干又聪明的人。 
  此刻,这个能人呆坐在屋里,直想溶入窗外浓厚的夜色来逃避现实。他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所有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动机都将尽人皆知了。彼得·伊万诺维奇觉得自己一丝不挂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找不到一件衣裳。 
  “别急,书里并没有写出我的姓名……”彼得·伊万诺维奇试图宽慰自己,但随即又陷入绝望。因为这样无凭无据,他就无法控告这本书的作者,况且这本书一旦落到熟人手里,他们一定会明白写的是谁。 
  彼得·伊万诺维奇不寒而栗,回想着那些恐为人知的事。大学时,科斯佳告诉彼得·伊万诺维奇,他和一个女同学发生了关系,当时他是很羡慕科斯佳的。可是事情暴露后,他却同科斯佳划清了界限,并且要求开除他的团籍。对此,他的解释是自己的原则性太强,简直是直来直去的傻瓜!然而他果真是这样一个傻瓜吗?他潜意识里清楚地觉得事情的实质并非如此。 
  而这本书却恰恰把这种潜意识里的东西说出来了,这一点使他最为难堪。人们从中可以看出,彼得·伊万诺维奇所遵循的原则也好,信仰也好,都是作为某种游戏规则来遵循。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也会相应地改变策略,而游戏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出人头地,为了生活得更好些……现在我面对赤条条的自己了!彼得·伊万诺维舒慌乱地想。 
  然而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难道有谁能偷看到他记忆里的东西?难道是心灵感应术?赤条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赤条条,而周围的人都穿着衣服…… 
  第二天,彼得·伊万诺维奇怀着一种异类的感觉小心翼翼地去上班。同事们正在讨论昨天的冰球赛,一见到他立即热情地打招呼,并且立刻各就各位开始工作。彼得·伊万诺维奇霎时恢复了自尊感,但心里不停地在发毛:要是他们读到了那本书呢这时,他猛地想起补休在家的妻子,她或许正在读那本该死的《生活之书》哩! 
  彼得·伊万诺维奇旋即往家冲去,脑子里闪现着婚后同瓦莉娅的暖昧关系,还有其他一些与他有染的女人。而他最害怕的则是书中记载着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虚荣心,以此来炫耀。妻子知道了,会轻视他一辈子。彼得·伊万诺维奇恨死了那个书贩子,这本书破坏了他平静的生活,而且无法挽救。 
  他提心吊胆地挨进家门,一切正如意料中地发生了。柳霞陷在沙发里抽泣,颤抖的手上燃着一支烟,那本该死的书则摆在膝盖上。 
  “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妻子终于发话了,“你突然来这一手,咱们今后怎么生活呀?” 
  彼得·伊万诺维奇觉得一切全完了,于是说:“得了,别难过了。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真的,我并不愿意……” 
  “不愿意多费口舌,所以搞出这个玩意塞给我,还辛辛苦苦地跑印刷厂!”妻子狠命地把书一扔,“再说,干吗把什么事都扯出来,说我上中学时曾服火柴自杀,说父亲不喜欢我,还说我在卖金戒指时被抓住了。这些事与你有什么关系?干吗揭老底?” 
  妻子简直是气急败坏,彼得·伊万诺维奇这时才发觉妻子只是在为她自己辩护,而不是在数落他。 
  “要是你想离婚,不必提我和莫诺肯季耶夫的关系……” 
  “等等,柳霞。你说的一切我不明白,书上没有这些啊!” 
  “怎么没有!”妻子抓起书翻了翻,愤怒地念起来。 
  彼得·伊万诺维奇听着妻子念道:“有那么一个小女孩……”便让她停下,他抓过书,书上分明是:“有那么一个小男孩…… 
  一切奥秘就在这里,虽然还没有弄清它的原委,彼得·伊万诺维奇却如释重负,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他坐在惊魂未定的妻子身旁,劝慰着妻子:“这只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我们只能看到各自的记忆。也可以说是这本书能提醒我们记起潜意识里的东西……” 
  “这么说,你读到的,也全是关于你自己的事?”妻子有些警惕地问。彼得·伊万诺维奇点点头。 
  “真不幸,大概也够你受的吧?”她抚摸着丈夫的头问道。 
  “没什么……”彼得·伊万诺维奇回答道,心里却在想妻子服火柴自杀的事…… 
  “生活是复杂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错误百出,何必介意。”彼得·伊万诺维奇宽慰着自己,可直到晚上睡觉时,仍念念不忘莫诺肯季耶夫这个名字。 
  他不停地盘算着,似乎已忘却昨日无地自容的境地。当目光落在书架上时,他才幡然醒悟。世上有一个最严厉的法官,他什么都记得,即使是不可理解、无法述说的事情,只要能感觉到它不完美、不真诚、不正直,这个法官就不会放过。 
   
  
  谁是凶手

  '美国'艾·阿西莫夫 著
  这是一次同学的聚会,虽然气氛不很融洽,但也不致于会闹出人命来。分别了十年,他们终于第一次能聚集在一起。爱德华、赖格特和斯坦利三人已先到了。刚从月球上归来的爱德华,双腿还不习惯地球的引力,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