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治地位的英雄豪杰形象退居次要地位。其次,艺术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的局 

面。不仅诗歌、小说、戏剧等传统文学体裁被吸收创造保留下来,而且日记、 

书信、散文、传记等新的文学样式也得以发展。这既是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 

也是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另外,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各 

种方言文学作品的出现。如前述的孟加拉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泰米尔语 

等文学作品,都程度不同地丰富和发展了印度文学。其中泰戈尔是其杰出代 

表。 

     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 

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大批诗歌、小 

说、剧本和评论著述,形象地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 

侧面,对印度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世界文学宝库 

提供了大批珍品。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其父戴 

本德拉纳特·泰戈尔(1817—1905)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其 

兄弟妹妹亦是爱好文艺的诗人或画家,他的家庭是当时孟加拉知识界的中心 

之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使泰戈尔从小就爱好文艺和关心社会问 

题。他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写诗,写剧本,16岁时发表了第一首长诗《诗人的 

故事》。1878年,泰戈尔遵从父兄之命到英国学习法律,但由于对法律不感 

兴趣,转而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不久,又由于他厌恶帝国主义的学校 

教育和对英国社会大失所望,所以他没等大学毕业,就于1880年提前回国, 

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 

     泰戈尔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880年至1900年是他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他大部分时间在他父亲的 

谢里达庄园中度过,广泛接触了农村社会,目睹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 

榨和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专横暴虐。他同情农民的悲惨处境,憎恶不平等的社 


… Page 85…

会制度,并极力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对社会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其间故事 

诗和短篇小说的创作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成就。 

     故事诗可分为佛教故事、锡克教故事、马拉塔及拉其斯坦的英雄故事等 

四个方面。其中代表作有《婆罗门》(1893)、《两亩地》(1894)、《被 

俘的英雄》(1900)、《更多的给予》(1900)、《比丘尼》(1900)、《丈 

夫的重获》 (1900)等。这些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宗教历史传说,篇幅 

比较短小精悍,感情充沛,韵律优美,有的歌颂民族英雄,有的揭露种姓制 

度的罪恶,有的批判封建习俗,还有的揭露并控诉地主对农民的强取豪夺 

等。如《被俘的英雄》和《更多的给予》,歌颂了反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婆罗门》揭露了种姓制度的罪恶;《丈夫的重获》批判了“和丈夫一同升 

入天堂”的寡妇殉葬习俗;《比丘尼》反映了农民的贫困与地主珠宝商人的 

虚伪。特别是《两亩地》最为著名。它描写一个地主为了使自己的花园“长 

宽相等,四四方方”,使用制造假债据的卑劣手段,抢走了贫苦农民巫宾赖 

以活命的两亩土地,使巫宾全家流离失所。作者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反映 

了印度封建主勾结法庭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不法封建主的揭露与控诉。作者在诗中揭示出,真正的 

盗贼不是巫宾,而是那些所谓的“圣贤”——地主老爷。如诗中说:“王爷 

的双手偷去了穷人的所有,唉,在这世界,谁越贪得无厌谁就越富裕”。 

     泰戈尔早期创作了60多篇短篇小说,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末叶殖民统 

治下的印度社会现实。如《太阳与乌云》(1894),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 

的专横暴虐;《委托保管的财产》(1891)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的 

罪恶;《加冕》(1898)批判了洋奴思想,提倡民族自尊;《喀布尔人》(1892) 

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纯朴感情;《河边的台阶》(1884)、《还债》(1891)、 

 《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弃绝》(1893)、《素芭》(1893)、 

 《献祭》(1898)、《摩诃摩耶》(1892)则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 

度。这也是泰戈尔早期作品的主要主题思想之所在。其中《摩诃摩那》又最 

具代表性。 

      《摩诃摩耶》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一个24岁的姑娘摩诃摩耶 与青年罗 

耆波真挚相爱,但其家庭却强迫她与一个垂死的老婆罗门教徒在火葬场上举 

行婚礼,婚后第二天,丈夫死了,摩诃摩耶成了寡妇,可旧势力又强迫她与 

死者一起火葬,只是突降大雨,摩诃摩耶才侥幸未死,可她美丽的脸庞上却 

留下了烧伤的疤痕。她逃出来躲在情人罗耆波家,要求罗耆波永远不要揭开 

她的面纱。但后来在一个月夜,罗耆波还是看到了摩诃摩耶烧伤的面容,于 

是,摩诃摩耶就一句话也没说愤然离去。在这篇小说里,作者愤怒地谴责了 

封建包办婚姻的危害和寡妇殉葬制度的野蛮,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泰戈尔一生写了大批的短篇小说,但精华之作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完成 

的。这些短篇小说题材重大而广泛,艺术手法方面叙事抒情结合,结构精巧 

简约,人物生动形象,是印度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开创之作。即使是到了今 


… Page 86…

天,在印度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也没有人能超过泰戈尔。 

     1901年至1920年是泰戈尔创作的中期,也是泰戈尔创作最富成果的时 

期。这期间的1905年至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泰戈尔积极参加 

了这一运动。他唱着自己写的爱国歌曲参加游行示威,并公开发表演说,痛 

斥英帝国主义的侵略,给因参加反帝示威而被开除的大学生补课。同时他还 

致力于中长篇小说的创作,有长篇小说《小砂子》(1903)、《沉船》(1906)、 

 《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中篇小说《四个人》(1916) 

等出版。其中《沉船》与《戈拉》最为著名。 

      《沉船》是泰戈尔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封建包办婚姻所造成的 

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揭示了腐朽的封建意识与争取婚姻自主的青年男 

女之间的矛盾,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主人公罗梅西出身于富裕的婆罗门 

教家庭,是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极富才华,但又胆小懦弱的大学生。他不 

顾教规束缚,大胆地爱上了梵教家庭姑娘汉娜丽妮,但在其父强令他与不相 

识的撒西娜结婚时,他又屈从听命。他的这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妥协与退 

让,注定了他虽然追求理想的爱情,但最后还是以悲剧而告终。作者正是通 

过罗梅西这个深受封建意识迫害而又无力反抗的艺术形象,批判了印度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指出青年男女如果不坚决反对封建婚姻制 

度,是得不到真正的恋爱自由和婚姻幸福的。《沉船》在艺术手法方面,作 

者善于细致入微地刻划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细节曲折生动、扣人心 

弦,语言凝炼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 

     泰戈尔在这一时期还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如 《吉檀迦利》(1912)、 

 《新月集》(1913)、《园丁集》(1913)、《飞鸟集》(1910)等。这些 

诗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印度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 

道主义思想,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但与其早期诗作相比较,由于作者 

一度远离现实斗争,思想上处于理想不得实现的忧虑苦闷状态,所以思想性 

方面明显削弱了。他在这些诗作中,主要歌颂爱情,赞美纯洁的童心和纯朴 

的母爱,宣扬通过“爱”达到其“和谐、协调”的理想境界。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用孟加拉文写的宗教抒情诗集。它象 

征着诗人的思想发展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