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以神通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自由无碍迅速快疾地周遍十方一切世界。以大乘不思议力可以任运地于十方刹尘国土中示现八相成道,普门示现随机赴感度化众生。以功德力广大普遍地修持智慧与成就妙行。以大慈力的威神能周遍覆护一切有情。以殊胜福德力普遍清净庄严依报的国土与正报的有情。以根本般若真智,能远离一切耽著依附。定慧方便的威神大力能普遍救度众生,将彼安置于菩提正道,也能积集菩提资粮。而且发愿成就清净一切善业的力量,摧灭一切烦恼的力量,降伏一切诸魔的力量,圆满普贤无上菩提妙行的力量。
  按洛钦大译师的观点:前两颂是为了成就八种能力而发愿,也就是要求行人发起志求神通力、大乘力、功德力、大慈力、胜福力、智慧力、威神力、菩提力之愿。后一颂是发愿修持对治障碍的法:即发愿修持对治恶业的清净善业,修持毁灭烦恼的对治力,修行降伏一切魔怨的对治力,修行能圆满普贤妙行之法。
  但依华严宗的观点认为:此是愿与一切众生同时都能得到无上菩提,永远不歇地奉行佛的伟大事业。《十地经》中菩萨法愿云:“于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的九种力量是佛的业用功德,后三力是总结从因得果。前面九力之中具有七种业用功德,而且在理解时,前六句中的内容要倒置理解。七种业用功德是:一自在业:即神通力速疾周遍,成就正觉时现大神通,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由无碍地变化,充满一切世界。《密集金刚力士经》云:“正住神通,建立无衰大业。”二正觉业:即大乘力普门遍入。《法华经》中说:「若有众生从佛听闻正法即能信受奉行,精进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利乐无量众生,利益人天,度脱一切有情,称为大乘。」也就是说发起菩提心为度众生誓愿成佛的就是大乘。乘是运载的意思。《十二门论》中解释大乘说:「因为相对二乘来说是上者,故称为大乘;此乘能到达伟大的诸佛最高果位,所以称为大乘;此乘被诸佛如来所乘,所以称为大乘;能灭众生大苦赐予大安乐,所以称为大乘;此乘能穷尽一切诸法的边际与底源,所以称为大乘。」《宝积经》中也说:“如来正等觉所行之道,所以彼乘是大乘、上乘、妙乘、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等乘。”藕益大师指出大乘即自性本具不可思议法性,成就恒沙功德妙用,以此自运运他离苦至乐,究竟成佛,即是不可思议大乘。所以菩萨以此不可思议大乘无量功德妙力,于一一毛端中,三世一切国土之中,周遍示现八相成道,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十地经》云:“不离一切毛端处,于一切毛端处,悉皆示现初生、出家、往诣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入涅槃。”三谛实业:即普修智慧与妙行,此二相辅相成,也就是以智慧摄持妙行,使妙行成为解脱的无漏功德,以妙行证悟巩固增进智慧,使之更加广大圆满,以此二者成就功德,庄严菩萨自己。自身具有真实解脱功德才能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要具有大慈大悲心,《无量寿经》中说:“佛的心就是大慈大悲心,用无缘的大慈力摄受众生。”《大智度论》中说:“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所以要用慈心覆护众生,让他们在大慈力的感化之下,自然愿意接受教化,这也就是摄伏门。正因为诸佛菩萨有大慈力,所以或如春天温暖的太阳散发出光热,滋长众生法身慧命菩提苗芽,或显现正好与之相反,威势凛然,如父母慈爱儿女,然见儿女未依彼善諭加以改悔时,即大发雷霆,痛加斥责,甚至棍棒交加,如此方能彻底纠正子女错误,引上安乐正道。佛菩萨也以不可冒犯的大威神力,折伏众生,令生敬畏,予以度化,即折伏门。如佛以平等大慈心观照一切善恶众生,无有差别,对诸弟子们关怀备至,但对刚强蛮横的魔军则内怀大慈,外现神威,一一悉皆调伏。在上面的基础上以广大的胜福力自净净他,自严严他,使国土众生悉皆清净庄严,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悉皆清净庄严。四证教化业:菩萨要弘扬佛法度化众生,自己当证悟无生离戏的般若智慧,以此智慧离一切分别执著之戏论,以此根本智慧现前无相基之性净涅槃,所以恒时安住空寂离戏之境。并以所证之法化导众生,所以以上三力称为谛实业。五种种说法业:《十地经》云:“以一音说法,令一切众生心皆欢喜。”即是定慧方便力。六不断佛种业:菩提力普能集积,即令自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受持佛种不令间断。七法轮复住业:即依靠大智慧清净一切善根。《十地经》云:“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佛已证大涅槃,但又入世间,示现清净善业,为众生转法轮,所以称为法轮复住业。
  后三力之间是因果的关系,即由摧灭一切烦恼,降伏一切诸魔作为因,才能圆满普贤无上佛道。
  法王如意宝说《行愿品》中的所有愿都可摄在“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一偈中。法王曾经朝礼印度金刚座,转绕菩提塔时,虽然念了很多发愿文,但主要以此四句为主而发愿,所以上师教诲说:在朝礼神山,圣地,寺庙,佛塔,佛像或拜见高僧大德时,若能念《行愿品》最好,若条件有限应念此颂发愿,至为重要。在《布谷鸟道歌》之中,法王如意宝开示了四年来传法的密意:以“清净一切善业力”为主对居士们宣说取舍善恶因果的《百业经》;以“摧灭一切烦恼力”为主对藏族尼众莲花部宣说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的《入菩萨行论》;以“降伏一切诸魔力”为内容,针对汉族金刚降魔洲宣说《大幻化网》法;以“圆满普贤诸行力”为内容针对藏族喇嘛而宣说《上师心滴》为主的无上大圆满法。所以此颂包含大小显密的一切诸法精要,因此我们要特别发起如是大愿,受持上师的四部教法,成就无上菩提果位,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戊二、总结十大愿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这三颂是把以上分别宣说的十大愿王作归纳总结。一净土愿:愿我能普遍地清净庄严一切佛刹,使所有的国土,都成为净土。其中颂文中的“海”字是形容词,显示广大无边深不可测的意思。二成熟众生愿:愿我能普遍利益众生,使诸众生都能从世间牢狱与无明业惑束缚之中解脱出来,究竟安置在佛果大乐地上。三转法轮愿:愿我以甚深微妙的智慧,无碍通达所有法要。善巧分别暂时与究竟法、了义与不了义法、清净与染污法、善法与恶法、有漏与无漏法、有为与无为法。大小显密一切诸法的性相差别,为无边众生炽然解说无量无边诸法大海,使其趣入不思议解脱功德海中。四受持正法愿:愿我无余受持一切如来正法宝藏,得以深入甚深智慧中。即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法是智慧的学说,当你畅游佛法大海之中,饱饮甘露法味,自然而然诸佛菩萨的智慧传递渗透到你的相续中。或者你的智慧宝藏经过佛经论典的启迪与开发,也会变得广大无边。五修行二利愿:愿我在修行二利事业时,一切修行都能清净无垢。有执著分别就是垢染,菩萨在修行时通达般若空性,如盲五度以般若智眼导引,自然能超离世间,成为无漏解脱清净善业。所以虽广行六度万行,而实无所行。虽度化无量无边众生入于无余涅槃,实无一众生得度。这样才是清净之妙行。六利益愿:初发心时为了将一切众生安置在无上正觉果位,而不为自己谋利益,只为众生得离苦,故发起无量如海宏誓大愿,修行八万四千如海行门,使一一诸愿悉皆圆满。
  如海大愿都可归纳在四宏誓愿中:即初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经中说自身尚缚,欲解他缚无有是处,所以发大宏誓断除障碍度化众生的无边烦恼,即“烦恼无尽誓愿断”;要断无尽烦恼没有对治、摧灭烦恼的妙法,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发大愿普遍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听闻思维修习无量无边的微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