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忽记起以往晨吟常愤恨地念叨武承嗣既腹黑又冰山,此时记起那丫头的言论来,我也不禁叹服起来。
  转头看看依旧一脸怨念的武三思,我伸手在他的头上轻轻打了一下,正色道:“嫂子二字莫再叫了,还是先说正事要紧。”
  他一挺身,又变回方才那副笑眯眯的表情,看着我一躬到地:“嫂子放心,三思定将话完整带到。”
  我略一凝眉,这才对他说:“你只要对他讲,我才翻过黄历,最近不宜作画。”
  武三思听了便似笑非笑地看我,口中调侃道:“三思真是替大哥和嫂子担心啊,原本大哥就已经是一块不会谈情说爱的木头了,没想到嫂子这般灵巧的人遇上大哥,竟也变成了一块木头。好不容易可以传句话,怎么偏偏就说些作画的事情?”
  我但笑不语。
  今次武三思来上阳宫,本是奉旨去见李旦的,我不便同行,也就自回浮樨苑去了。
  不多时,便听得身边的宫人说是女皇特命梁王转赐给李旦数颗上品人参,要他好好将养身体。
  上阳宫的一干人听得此事,大都欣喜地认为女皇不会废黜李旦的皇嗣之位,日后多半还会是李旦继位。
  然而,不过次日,宫里又传来了新的消息,说是昨日的人参不但上阳宫有份,便是武承嗣的魏王府也是有份的。
  一时间,众人更是猜不清武后的想法,不知此二人中她更属意于谁。
  不论如何,我要武三思传的话终究是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又过了一日,武承嗣便亲自上表,辞谢立其为太子一事。
  人人都想将自己的画像永远地悬挂在太极宫内凌烟阁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安然地挂在那里一辈子。武承嗣虽想要做那个执笔之人,但此时注定不是他的最佳时机。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隆隆作响,扬起漫天尘沙。
  这一年的秋天,崔清桐终于在这深寂的上阳宫里哀怨地闭上了眼睛。
  她的女儿此时尚不过两岁,得知母亲辞世的消息,悲痛异常,竟如成人般哭着三天没有吃东西。
  李旦叹了一口气,命人将这位曾经的七公主转交给崔清浅抚养,转眼看我:“这么多人,竟只有你来送她最后一程。”
  周遭皆静,上阳宫梵音寂寂,一脉蘅香远。
  然而,这无边的岁月里终究会有人跳出来,大肆喧闹,不肯将片刻的宁静交托与众。
  这场戏的主角,便是深宫里永远敌对着的这群女人。
  石榴裙方湿,迎蝶粉正浓。
  周周转转,便又是一年。
  这一天,久来无人问津的上阳宫的大门忽被人推开。
  一个骄矜的女子径直走到李旦面前,柳眉含情,杏眼含笑,遂樱唇轻启:“将这班女人尽行休弃,我便做你的正妻,助你再登大宝。”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更新得晚了些。。。回来以后就一直在发烧,无奈。。。


☆、唐多令(苒苒述)

  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太后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
  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菷。癸已,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德妃,抗之曾孙也。皇嗣畏忤旨,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团儿复欲害皇嗣,有言其情于太后者,太后乃杀团儿。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
  *****************************************************************************************************
  长寿二年对于周武王朝来说,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正是这一年表面上的平静无波,激起了千层雪浪。
  年初的祭典照常在万象神宫举行,武后首献,身边跟着的也再不是李旦和李成器,转而换了武承嗣次献,武三思终献。
  殿外歌舞升平,一道道彩绫锦带交叠相连,惊破霓虹。上千的妙龄女子身着薄纱,眉目含笑,翩然而舞,仿佛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舞者。
  我站在李旦身后,却依旧能够感受到那道骄矜的视线自阶前直射过来,j□j裸地落在李旦清静无华的衣衫上。
  我叹了口气,转而抬眼望过去,便见得团儿裹在一袭艳丽的宫装里,正眉目含情地望着李旦。
  自去年起,她便一直寻机到上阳宫打转,身上的迎蝶粉香得扑鼻,眉目间也不似以往那般凌厉,只蛾眉婉转地望着李旦。
  人说动情便只是一瞬,于是去年的某月某月,久居深宫的团儿便也对着这宫里最俊美的男子动了情,生了意,誓拟终身。
  然而,李旦素不爱人,更无可爱她,只好每日里往各处闲逛,也不大回自己的采苹殿。
  偏是阖宫的人都知道这个团儿乃是女皇座下最得宠的侍儿,又有谁会为了一个幽居在宫里的让帝而得罪这位武后面前的大红人?
  于是,东躲西藏的李旦便在悠然寂静的上阳宫内连连“巧遇”精心装扮的团儿,日暮时分的观景台,初晨方至的清语亭,皆有其身影,竟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我不由嗤笑:若非李旦生得俊美如斯,又最爱舞文弄墨地扮出一副仙人姿态,这上阳宫里又如何会凭空上演如此堪比西厢的桥段?
  李旦终究不是文弱的张君瑞,韦团儿自然也不会是相思成灾的崔莺莺,如此而已。
  这个盛世没有牙尖嘴利的红娘,如何唱得成私会,演得出西厢?
  为避免牵扯权势,引得武后的注意,李旦遂离了采苹殿,转而宿在窦嫣的芷然殿,白日里便往刘静月住的地方去督导长子李成器的功课,宛然一副富贵闲人的姿态,对于团儿的行径也并不理会。
  刘静月久不得宠幸,如今见李旦日日往她那边去,自然是欣喜,便又恢复了旧日的架势,趾高气扬地在宫里四处走动,生怕人不知道李旦近来到过她的盈水殿。
  倒是窦嫣,依旧安分守己,并不以此为荣而四处炫耀。李旦最是喜静,便更是偏爱于她,夜夜均宿在芷然殿。
  我冷眼观瞧,记起日后将要发生的一幕,不免心生寒意。
  果然,便在这一年的月末,忽有圣旨传来上阳宫,说是女皇召见皇嗣妃刘氏。
  刘静月去了半日,便又有宫人前来传旨,说是宫里丢了件紧要的东西,定要彻底搜过才好,领头的便是团儿。
  于是诸多的宫人一拥而入,皆横眉立目地围住窦嫣的芷然殿,在里面大肆搜查起来。不多时,竟在芷然殿找出了一套巫蛊用的小人,上面插满了金针,背后绣的赫然便是女皇的生辰八字。
  古来帝王最深恶痛绝的便是巫蛊之术,武则天亦不例外,因而宫内最简单的嫁祸手段,便也是“巫蛊”二字。
  团儿提起那只巫蛊布偶看了看,遂巧笑着看向窦嫣:“既是如此,团儿便得罪了。”随即,一大群宫人蜂拥而上,将窦嫣按在地上,周身的玲珑珠翠被拔了个干干净净。
  窦嫣委顿在地,挣扎着抬起头来,一双哭得通红的水杏眼直望向李旦,口中哭诉道:“那布偶不是臣妾所谓,殿下定要救妾身性命啊。妾身自入宫以来,恪守本分,从未有半分逾越之举,如何竟横遭此难?”
  李旦一直面无表情地立在朱红的廊柱下,并不阻拦,听得窦嫣此番的话,才开口道:“若果真恪守本分,如何崔贵妃竟会薄命早逝?”
  崔贵妃,便是崔清桐。她活着的时候,虽曾贵为昭仪,却一直幽居在上阳宫内,并不受宠。如今死了,武后倒是念及她曾在大殿上亲述过祥瑞之兆,也算是对她的登基颇有助力,便御笔一挥,追封崔清桐做了贵妃。
  李旦的话音才落,窦嫣素日平静温婉的面上便已变作惨白,再没有半分血色,樱唇间的血色却愈发地浓郁起来。她凄然一笑,声音轻轻柔柔地在风中飘散着。
  “殿下只知窦嫣设计害过她,引得她们崔家姐妹不合,竞相邀宠,却不知这宫里又有哪个是干净的?又有谁不曾暗地里使些手段?殿下莫不是以为她崔清桐当真是病死的不成?”
  闻得此言,周遭的宫人皆屏住呼吸,垂首不语。宫中多是非,纵使窦嫣说的都是真的,又有谁敢过问此等讳莫如深的宫闱秘事?
  李旦却只是面不改色地望了她一眼,随即转头对一旁的团儿说:“且将人带走,回去复命吧。对母后说儿臣惶恐,身边有人用此等邪术竟不察,甚是自责,愿乞母后责罚。”
  团儿见李旦如此态度,自然是满心欢喜,笑盈盈地对他行了礼,便命人将满脸泪痕的窦嫣拖了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