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宜养血补肾真。 
凡鼻涕鼽、渊鼽,久甚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养血则血生,而火自降; 
补肾则水升,而金自清,虽鼻疮、痔久亦宜。又鼻寒久不愈者,必内伤肺胃,清气不能上升 
,非外感也,宜补中益气汤以和之,此皆治本之论。 
x口舌唇x 
口病有热亦有虚, 
心主舌,脾主唇、口,然心脾二气恒相通也。 
心劳味浓病根株; 
心贵安静,七情烦忧过度,则心火炎盛,加之饮食浓味积热,而口生疮或臭。劳 
心者,犀角琥珀膏。心劳味浓者,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干舌燥,泻白散,加桔梗、知母 
、 
麦门冬、黄芩、五味子。痰热,浅者薄荷煎,深者五福化毒丹。 
热极偏胜口糜烂, 
热甚,一脏偏胜,则口味失常。心热,口苦生疮,凉膈散、黄连阿胶丸;肝热, 
口酸而苦,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甘草;甚者,当归龙荟丸。谋虑不决,胆虚口苦,人 
参 
、远志、茯神、甘草为君,柴胡、龙胆草为使,甚者肾气丸;脾热,口甘或臭,泻黄散 
、四 
顺清凉饮、甘露饮、三黄丸;肺热口辛,甘桔汤、泻白散;肾热口咸,滋肾丸。然肝移于胆 
则口亦苦,木乘脾则口亦酸,胃热或淡或甘,肾化火则苦而甘。要之,热胜则苦,寒胜则 
咸,宿食则酸,烦躁则涩,虚则淡,疸则甘,劳郁伤肺则口臭。口糜,膀胱移热小肠,溺涩 
虚热,口疮糜烂者,柴胡、地骨皮等分,水煎服。甚者,加硝、黄;心胃壅热,水谷不化者 
, 
导赤散合四苓散;如热盛并大便不通,脐痛喘急,口疮溃烂者,泻白汤;血热者,鸡苏丸。 
中虚炎上亦难哺; 
口疮久不愈,服凉药反甚者,乃虚炎上攻,中焦不足,理中汤,甚者加附子;下 
虚甚者,秘传降气汤,吞黑锡丹二十丸;阴虚者,四物汤,加知、柏,或补阴丸;年久不愈 
者 
,黑参丸。 
外治仍分疮赤白, 
口中疮赤者,心热,用枯矾末糁之,或噙良久,水漱又噙。口中疮白者,肺热, 
用黄柏、荜茇等分为末,酣调搽,水漱。口疮赤白者,心肺俱热,用玄胡索一钱,黄柏、 
黄连各五分,青黛、陀僧各二钱为末,频糁之,或单文蛤末亦好;夏月,西瓜水徐徐饮之。 
虚炎口疮者,甘草、干姜和匀,细嚼噙之。上热下寒者,黄连、干姜等分,噙且服之。口牙 
疳疮,用山栀去仁,填白矾,入柳叶,火中 为末,吹入口中。口吻生疮自烂者,槟榔烧灰 
,入轻粉少许,干糁。小儿口疮不食,以狐惑治之必死,用白矾煎汤浸脚,半日顿宽,更以 
黄柏、僵蚕为末敷之。口疮疼痛,用巴豆半枚,生研和米饭一豆大,杵和贴印堂对眉间, 
约半刻许,觉红就去,不可泡起,小儿减半用之。 
秽气含香暂可除。 
虚火郁热,蕴于胸中,乃作口臭,因与前同,外用川芎、白芷等分,蜜丸含化, 
或香附子亦可。 
舌病内外因可详, 
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系于舌两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于津液 
,出于舌端。分布五脏,心实主之,故曰∶诸经皆会于口。 
外因强短内肿长; 
外感风寒传经者,则舌苔自白而黄而黑者,死;卒中者,则舌强而短,舌卷不言 
者,死。大概风用小续命汤,寒用理中汤,热用甘桔汤加防风、枳壳、黄芩。风寒湿舌强者 
,用白矾、肉桂末等分安舌下,或四卷正舌药。内因七情气郁,肿满不得息者,金沸 
草散;久不愈者,黑参丸,外用古霜盐散;因怒者,单锈铁粉涂之。舌肿满口 
,气不得吐者 
,名木舌,用陈茶、陈白梅,入巴豆七枚,同捣成膏,薄荷水调刷口中,得下咽片时,即下 
一二行,以粥补住。如生疮连腮颊肿者,玄参升麻汤。舌肿满口不能声,饮食不通者,名重 
舌 
,用蒲黄频刷舌上自退。如不能咽药,即以黄连浓煎,时时呷之,以泻心火。舌肿如猪胞者 
,以针刺舌下两傍大脉,血出即消,切勿刺中脉,令血不止,误刺以火烧铜筋烙之,血再不 
止者,死。或酣调锅煤,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自消,不食者,亦死。舌肿,舌下有虫 
如蛄蝼、卧蚕,头小白有尾,可烧铁烙烙舌头上即消。舌长过寸者,单冰片末敷之。 
肾虚(火色)淡黑(一二点,宜以生姜蜜水洗红后 
, 
用补肾兼痰火药)肺痰胀, 
肝衄(痰热,舌强壅肿,或短,甘露饮。肝热舌出血如泉,单槐花末 
糁之)心脾裂作疮。 
心热生疮破裂,单黄连煎汤服;脾热舌苔干涩如雪,薄荷蜜、冰 丸;心脾热者 
,升麻葛根汤加薄荷、黄芩、桔梗。 
唇属脾家病几般,风 (动)寒掀(缩)热裂干; 
血虚无色气疮肿,茧唇不食疗应难。 
茧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得,不急治则死,外用青皮烧灰,猪脂调搽,仍将 
青皮灰末,每一钱,酒调服之。又方,用乱发、蜂房、六畜毛烧灰,猪脂调搽,或橄榄烧灰 
,或黄柏散。内治,实者,泻黄散;虚 
者,菊睛丸;肿者, 
薏苡仁汤。 
x牙齿x 
牙齿属肾胃大肠, 
牙齿骨属,肾之标也,精完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虚热则齿动。足阳明胃络脉入 
齿上缝,止而不动地,喜寒饮而恶热饮。手阳明大肠络脉入齿下缝,动而不休,喜热饮而恶寒 
饮。 
肾虚滋阴肠胃凉。 
多因饮食、色欲过度,以致湿热上攻,口涌酸水,则牙床下清,而为肿、为痛, 
或出血,或生虫,动摇黑烂脱落。大抵齿龈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宜滋阴补肾,八味丸、 
三味安肾丸、虎潜丸;恶寒热而口臭秽者,肠胃热也,宜凉药泻火祛风,清胃散。 
开口便知风与热, 
风牙因肠胃原有风邪,更袭外风入齿作痛,故开口吸风则痛甚,独活散、消风散 
。风热因外风与内热相搏,齿龈肿痛,加之脓汁臭者,犀角升麻汤,或用石膏一两,火 酒 
淬,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为末,随时水煎一二服,甚效。风冷入于齿龈,不肿 
不蛀,日渐动摇者,温风散。热牙因肠胃积热,开口臭秽难近者,败毒散加荆、防、升麻、 
石 
膏,或调胃承气汤蜜丸服;如肠胃素积湿热,偶被风寒冷冻饮料郁于齿间作痛者,当归龙胆散。 
虚热攻冲,龈肉肿痛,口舌生疮,宜柴胡、地骨皮等分,薄荷减半,水煎热漱冷吐,或服之 
亦好。历年齿痛黑烂脱落,必口吸凉稍止者,乃粱湿热之火也,调胃承气汤加黄连下之, 
或用升麻、白芷、防风、荆芥、薄荷、桔梗、甘草等分,水煎服。 
客寒犯脑痛难当。 
寒气犯脑,及风邪凑袭,脑项筋痛,动摇肉脱者,白芷汤、羌活黑附汤。 
挟咳毒痰钻掣血, 
痰热毒瓦斯,攻注齿痛者,外证咳唾,二陈汤加细辛、枳壳、姜、枣、乌梅,仍以 
姜黄、荜茇等分,煎汤候温,以舌浸内,涎自流出。瘀血因风热上攻头面,搏血令齿间血瘀 
不消,钻刺掣痛,甘露饮加升麻,或犀角地黄汤。 
龈有黑点被虫伤。 
凡饮食不能洁齿,臭腐之气淹渍日久,兼之风热上攻,齿龈有孔生虫,蚀一齿尽 
,又度其余,至如疳 ,皆其种类,必杀虫而后痛止,神功丸取牙 
虫。 
牙宣之因只有二, 
牙缝流血,风热者,消风散加芒硝,内服外擦;肾虚炎者,四物汤加升麻,或牡 
丹皮、知母、黄柏;阴虚气郁者,四物汤加香附、侧柏叶、牛膝,外敷绿袍散,或香盐散常 
擦。变骨蚀风,出血骨露者,玉池散。疳 出血多者,用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 
走马疳参小儿方(溺白散)。 
外治必兼辛温药, 
牙痛本因湿热,标被风冷所郁,故内服辛凉以治其本,外宜辛温以治其标,通用 
擦牙方、谢传失笑散、肾虚胃热方、风虫牙疼方、延平方、劫痛方、乌须固齿方、消齿壅法 
、取牙不犯手方。 
擦牙选须擦牙床。 
凡遇日月蚀未平时,勿进饮食,误食多患齿疾。养生家晨兴叩齿,永无齿疾。以 
上五岳并咽喉,谓之杂科。 
x痛风x 
痛风历节分怯勇, 
形怯瘦者,多内因血虚有火;形肥勇者,多外因风湿生痰。以其循历遍身,曰历 
节 
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 
痛多兼肿或不肿。 
痛多痰火,肿多风湿。然痰火虽内因六欲七情,或病后亡津,血热已自沸滕,亦 
必略感外邪,而后发动,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风湿虽外因涉冷从湿,当风取凉,然亦 
必血热而后凝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痰火、风湿全者,古龙虎丹主之。 
详分上下与周身, 
伤寒周身节痛,乃风寒侵入肌骨。杂病周身痛者,乃风痰壅滞,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