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深蕴在人民心中的心理倾向明白地表述出来并担当起来。他们在政治上是沙皇和将军和大
臣的敌人,但在人文素质和人道倾向上,敌对的双方却是颇为相近的。
  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俄罗斯社会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黑暗和道德堕落。可是
这个民族对于正义事业的崇仰和对于英雄人物的热爱还是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出来。赫尔岑带
着深深的敬意写道:“那些给判处苦役的流放人的妻子被剥夺了一切公民权利,抛弃了财富
和社会地位,动身到西伯利亚东部去,一辈子忍受那里可怕的气候,和当地警察的更加可怕
的压迫。姐妹们没有权利到她们的哥哥或者兄弟那里去,她们就退出宫廷,过着隐居生活,
许多人离开了俄国;几乎所有妇女的心里都保留着对那些受害者的热爱……”特鲁别茨卡雅
公爵夫人第一个动身去西伯利亚,追随着她的英雄丈夫并死在那里。法国姑娘唐狄在巴黎得
悉昔日情人伊瓦谢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立即来俄国要求去西伯利亚与情人结婚。尼古拉一世
虽甚感恼怒,终于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这对年轻的情侣后来双双死在苦难深重的西伯利亚。
赫尔岑的记述使我想起后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两件事。在给车尔尼雪夫斯基执行象征性死刑
的刑场边上,一位少女把一束鲜花递给了这位囚徒。在随后奔赴西伯利亚的途中,一位马车
夫用这样的话跟车尔尼雪夫斯基告别:“谁拥护人民,他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这一点我
们早就知道。”俄国革命家能在流血牺牲的同时享受到如此伟大的幸福,真叫人妒羡不已。
这些精神巨人最需要的并不是世俗的功德圆满,而恰是这种被理解,这种在精神上与世界的
联系和沟通。他们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民而伟大;也因为有着这样的人民而幸福。
  而在另一个民族,情形则远不是这样。像邹容、陈天华、秋瑾、徐锡麟这样的人,既没
有赫尔岑那样丰厚的精神资源,更没有特鲁别茨卡雅公爵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式的安慰和幸
福。他们永远遇不到老布肖那样的老师、要塞司令那样的办案者、少校典狱长那样的官员、
特鲁别茨卡雅夫人那样的家属、马车夫那样的老百姓等。秋瑾的叔父就是她的告密者,她死
后不但没有得到鲜花,而且被老百姓吃了她的鲜血,徐锡麟更是给办案者分吃了心肝。1978
年,当李九莲那颗决不放弃思考的头颅倒在血泊中时,她的同时代人都在准备着高考,甚至
没有一个人听见枪声。在她漫长的囚徒生涯中,家里没有一个人来看过她一次,没有一个人
送过一次饭、一次衣。而她的厄运最初的起因,竟是她的男朋友的出卖。在中国绵延不绝的
政治运动中,互相揭发、互相诬陷、卖友求荣、卖亲求荣的现象是如此普遍。一个人只要受
到权力的敌视或迫害,几乎马上就要从社会结构和伦理关系中开除出去,谁也不敢拜访你,
谁也不敢跟你打招呼跟你握手跟你聊天,谁也不敢给你写信,谁也不敢喊你为老师为同志为
父亲为叔叔。虽然还有人谈到你,但那是按着官方口径进行诬陷和诽谤,也许还有人来敲门,
但那是为了宣布跟你划清界线。难怪鲁迅吞吞吐吐地说,他没敢说出全部的真话,因为他还
要在这社会中居住。他不敢真的被这社会和伦常所开除。鲁迅绝非多虑。一位因在庐山讲了
几句大白话而丢官的政治人物,很快就被自己的妻子从家里开除了出去。在中国想做一条好
汉,确实比别国更难。鲁迅曾感叹中国的监狱比别国的难坐,实际上何止如此。对于一位优
秀人物来说,中国生活的千万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杀机四伏。中国社会对于优秀人物怀着
本能的仇恨和恐惧。顾准的遭遇很能说明问题。顾准受到迫害后,他的妻子绝望地自杀了。子
女宣布与他断绝亲缘关系,还逼着顾准签字同意。他的老母亲住在妹妹家里,可因为妹婿是
官场中人,为了照顾官员的前途,这对同住一城近在咫尺的母子终生不得相见。顾准拖着病
体,蜷曲在孤室寒窗之中,形单影只地写着那些先知般的文字。他一再要求与子女恢复关系;
均遭拒绝。他只能从别人那里收集子女的照片,以此寄托他的慈父之情。他临终的时候,又
一次吁请子女“宽恕”他(倒好像他真有什么罪过似的)并来看看他,自然是又一次遭到拒绝。
无休的政治迫害,无穷的精神凌辱,无限的感情折磨,这就是一个文化英雄的境遇和结局。
如果他的母亲来给予抚慰;妻子来给予照顾;兄弟姐妹们来给予帮助;如果他的子女来为他骄
傲,他的朋友来与他切磋,我相信这个顾准一定可以写出更加坚定、彻底的文字,也许当我
们回顾“文革”时,就可以因为有了一位精神巨人和文化英雄而感到骄傲和安慰。然而,顾
准终于没有得到这样的幸运,这个民族终于没有得到这样的幸运,因为这个民族像他的子女
一样,一直在遗弃着他、拒绝着他。直到他逝世 20 年之后,
                            《顾准文集》才在中国一个最偏
僻的角落里勉勉强强问世。
  我们平时谈论那些优秀人物时,常说他们“孤胆”“孤勇”“仅仅凭着个人就敢于与整
                        、   、
个世界对抗”,其实这都是片面而又夸张的说法。优秀人物自己也爱作如是说,那更是饱含
愤激之情了。有恃才能无恐,谁能够在精神上无所凭依就自然地强大起来呢?越是精神强大
的人,越是需要拥有最丰厚的精神资源。一个巨人不但需要通过研读典籍占有历代前贤的精
神财富,不但需要通过研究人性和社会来把握人性的需要和历史的走向,他还同时需要周围
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他需要从这样的心灵交流中得到勇气
和力量。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再伟大的人也会枯竭夭亡而无从成其伟大。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
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凭着他的族群并代表他的族群成为伟人的。所以,那些产生了巨人的民族
必是像巨人一样可敬可仰的民族。
  1827 年的某个黄昏,15 岁的少年赫尔岑和他的朋友奥加略夫郊游来到了莫斯科旁的麻
雀山上。太阳正在徐徐西沉,圆屋顶闪闪发光,美丽的莫斯科铺展在山下一望无际的地面上,
清新的微风迎面吹来,诗意盎然。这对少年想到了全人类的命运和幸福,想到了俄罗斯的现
状与未来。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灵魂的纯洁与高尚,意识到了自己是命中注定应该担当大任
的优秀人物。他们站在夕阳微风之中,互相依靠,突然间热烈地拥抱起来,他们对着伟大的
莫斯科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使命奋斗到底,直至献出生命。在后来的岁月中,俄罗斯人民
果然将赫尔岑造就成了一代巨人。这位巨人的力量,正如我们所已经知道的,不仅来自十二
月党人的鲜血和老布肖的祝福,也来自要塞司令斯塔阿尔将军的理性与公正,还来自追随丈
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妇女们和对革命家表示尊敬的马车夫们,甚至还来自亚历山大一世对
起义前的十二月党人的理解、宽容与尊重。一句话,他的力量来自全体人民的人文理想和整
个民族的历史良知。中国的优秀人物却不曾得到赫尔岑式的条件和幸运;无论是谭嗣同、陈
天华、秋瑾、徐锡麟;还是李九莲、遇罗克、王申酉、顾准,他们无不在缺乏精神滋养和力
量源泉的绝境中无望地死去。中国要想诞生真正的精神巨人,遥矣远矣。
                  人道主义良心


                    弗洛姆
                    (1900—1980),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本文选
                    自弗洛姆《为自己的人》
                              ,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8。
     人道主义良心并不是我们期望其高兴、惧怕其不高兴的权威之声的内在化;它是我们自
己的声音,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不受外界制裁和奖赏的影响。这种声音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会听到它?又为什么会对此不加理睬?
     人道主义良心是我们对整个人格是否完全发挥其功能的反应;它不是对这种或那种能力
之作用的反应,而是对构成我们人类和个体之存在的整体能力的反应。良心判定我们作为人
而应尽的职责;它(正像该词根 con…sci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