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如,当年萧何病重,吕后问他,谁可以接任时,萧何毫不犹豫的推荐了曹参,而吕后也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这个人选。

    自那以后,一般情况下,假如皇帝问某位老臣,他死后的继任者人选问题,这老臣推荐的人,就从未被否决过。

    田叔闻言,想了想,然后说道:“老臣这些天也想过这些问题……”

    “太学诸子,老臣已经观察很久了……”

    “法家张恢先生,学问、人品、道德,都是很好的……”田叔说道:“但可惜,年纪太大了……”

    张恢的年纪,比田叔还要大,自然,要他当太学的山长,这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但,人群之中的法家官员,却都叹了口气。

    晁错甚至有种干脆脱下御史大夫的帽子,自己来干这个太学山长的冲动。

    但终究,他知道,这太过于荒诞,而且也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

    “至于儒家的申公,亦然……”田叔接着说道。

    那位申公的年纪,与张恢相差无几,而且资格要更老一些。

    申公年轻的时候,可是与楚元王做过师兄弟,一起在浮丘伯先生座下听讲的。

    “那胡子虽然人品和道德、学问都很高,但老臣觉得,胡子终究功利心太高……”田叔长叹一口气,他也不怕得罪人。

    事实上,太学诸位博士官,在他面前,都是晚辈。

    哪怕年纪比他大的张恢、申公也是如此。

    当今世上在天下人心里,地位比他高的文人和学者,大约也就是隐居济南的伏生了。

    毕竟,田叔可是邯郸五君子之一,本身名望就非常高,在刘彻上台后,更是得到了君王buff加成连天子都持弟子礼,谁敢说自己地位/辈分高于他?

    正是如此,田叔才可以在太学弹压儒法黄老。

    即使是最桀骜不驯的荀子学派的人,在他面前也得规规矩矩。

    帝师在此,谁敢放肆?

    而在人群里,胡毋生闻言,也是感叹不已。

    因为田叔的评价,确实不差半分。

    他这些年的功利心,已经越来越重了。

    但这能怪他吗?

    当今世界,所有学派,都不得不奋力拼搏,谁要是慢一点,发展速度不够快,就要被人骑在脑袋上耀武扬威。

    而且,儒家本身,并不受天子怎么待见。

    等于儒家身上,无缘无故的多了许多debuff。

    而儒家的对手法家、墨家,背后则都有天子撑腰。

    法家那个无赖,干脆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他也是没办法,不功利一点,不主动一点,早晚会被法家和墨家连皮带骨头一起吃掉!

    “至于董子……”田叔的眼神之中抹过一丝失望:“老臣以为,董子或许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师长,却不能当一个好的太学山长!”

    “太学,乃是社稷培养人才,传承先贤学问和道理之地,太学山长,理应不偏不倚,于诸子之中,秉公而持……老臣担心,倘若董子为太学山长,恐怕,数十年后太学之中,除董子一系外,其他诸子都将没落……”

    这还真不是虚言恐吓。

    事实上,比较于主张我注春秋的胡毋生一系,董仲舒这一系的春秋注我,过于强调书本,有着强烈的门户之见。

    胡毋生若成为了太学山长,他可能还可以容忍和接纳法家、黄老派,也可以与儒家各派相对和平。

    但若董仲舒上位,以其一贯的行为,怕是不把其他人赶尽杀绝,是不会罢手的。

    刘彻听着也是点点头。

    其实,他从未考虑过让儒家的人来接掌太学。

    因为那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儒家各派,无论哪一个派系上台,都必然会拼命排挤异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换了法家或者黄老派,大抵也会如此。

    毕竟,这学术界的战争,那是永不休止的。

    后世的学阀们,为了打击异己,排挤竞争对手,甚至敢于动用行政权力。

    这也是学术的本质总要争个对错。

    假如我是正确的,那你就肯定是错误的。

    明知道错误,还不赶紧改邪归正,你要做咩?

    “那依公之见,何人可以承此大任?”刘彻小声的问道。

    “若说谁可以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解忧,老臣以为,章武侯必然是可以的……”田叔说着,就拿着期盼和严肃的眼神看着刘彻。

    这也是田叔选择的最佳继任者。

    章武侯窦广国!(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零四节 忐忑 (萌主加更2)

    刘彻现在才明白,田叔先前为什么要转那么大一圈,将目前太学之中,最有名的那几位都点出来,然后一一否决的缘故。

    原来,他是看中了太学之外的章武侯啊!

    只是……

    章武侯愿意来太学吗?

    而且,他的身体能hold的住吗?

    旁的人,刘彻不知道,章武侯,刘彻还不了解?

    这位帝国目前地位和身份最高的外戚,这十几年来一直沉迷于修仙。

    跟仙侠小说的主角一样,每日打坐、吐纳、炼丹、静坐。

    总之,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羽化飞仙,脱离这尘世的纷纷扰扰,找到那独属于自己的桃源。

    这几年,章武侯虽然听了刘彻的劝,不再炼丹吞服了。

    但是,这打坐和静坐,却是越发沉迷了。

    前些天,刘彻还听说这位舅祖父老大人最近在准备辟谷呢!

    好吧,这样一个做梦都想飞升的家伙,他愿意出世吗?

    要知道,上一个看破红尘,决意修仙的人,可是留候张良啊。

    而张良当年一修仙,一直到死,都不愿意出世。

    也就是中间,刘盈的太子位危险的时候,他伸手拉了一把。

    其次,即使章武侯愿意出来做事,他的身体未必hold得住太学的高强度工作。

    刘彻可不想将来被窦太后埋怨:帝杀吾弟。

    那太尴尬了。

    却听田叔说道:“陛下不必担心章武侯……章武侯是很愿意出山辅佐的……”

    人群中,窦彭祖也跪下来拜道:“启奏陛下,陛下若有诏命,叔父大人必定肝脑涂地,以佐陛下!”

    刘彻这才反应过来不是田叔要提名章武侯,而是章武侯请求田叔提名自己。

    这就奇怪了章武侯窦广国不理国政很多年了,到底是什么力量,将他从修仙大业之中拉回尘世?

    刘彻哪里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他。

    本来,窦氏外戚的计划是很完美的。

    文有窦彭祖,武有窦婴。

    还有东宫太皇太后撑腰,更有陈皇后为奥援,梁王为外援。

    真真是高枕无忧。

    所以,窦广国也就安心乐得逍遥。

    但哪想到,世事变幻之快,让他们目不暇接。

    短短六年之中,朝中局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场元王子嗣的哭庙闹剧,让太皇太后不得不避居东宫永寿殿东厢,再也没有干政的力气。

    甚至连宫廷事务都不敢再管。

    窦氏失去了擎天之柱。

    更可怕的是,随后,窦婴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一代,连连撞壁。

    先是在平律的事情上恶了天子,失了君子的名声。

    又因为卷入灌夫的案子里,被牵连,不得不主动请辞大将军一职,去清河郡冷静冷静。

    结果,到了清河郡,窦婴本性难改,又莽撞的卷入了更加敏感的战和之事,结果,连最后的机会也丢掉了。

    如今的窦婴,基本上已经不大可能进入汉室决策的核心层了。

    而太常窦彭祖虽然发展不错。

    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

    窦彭祖太老实,太木纳,守成可以,开拓无力。

    而窦氏外戚现在除了窦彭祖外,竟无一人可以算的上有前途。

    反观薄氏外戚和义氏外戚,却是风生水起。

    薄家的小子薄世,官居安东都护府都督,手握十万雄兵,执掌三千里山河,是汉室一等一的封疆大吏。近来更立下大功,回朝肯定受封万户侯。

    而那义氏外戚的义纵就更了不得了。

    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的威名,横压世界,哪怕三岁小孩子都将之视为偶像。

    再这么下去,窦氏就真的要没落了。

    窦氏没落不要紧,更可怕的,是必然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危急皇后陈阿娇。

    你可以想象一下,万一未来太皇太后不幸,追随太宗皇帝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