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熙宁五年五月,真正的战斗开打之前,他已经用了两三年的时光来做这件事。

熙宁五年五月之前的王韶很善良,在全体吐蕃人的眼里另具一番魅力。简单地说,真是人见人爱,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珍稀动物。

一年前,熙宁四年时,王韶来到了秦州边境,在这里往西北方向望,满眼的都是异族人。当时他的手下们摩拳擦掌,很有士气,当然这里面有被王韶的市易法喂得很肥的原因。

请您指出方向,我们向哪儿砍。

王韶摇头,他要在真正开战之前,先树立起一个形象。宋朝的军人是吐蕃人、羌人最好的朋友,虽然我们骑着马,举着刀,一路杀人,可我们非常可爱——

以这个理念,他选中了第一个目标。青唐(今青海西宁市)势力最大的吐蕃人俞龙珂。这个人的势力有多大,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他的部众有近二十万人,以最保守的计算,每十人中有一个骑兵为基数,知道他的兵力有多少了吧。

何况在他的领地里还有数字不详的羌人。

面对这样的异族人,以当时宋朝在当地的势力真空,王韶居然敢做出下面这样的事。某一天,他只带了几名骑兵,像游山玩水一样越过了国境,进入了吐蕃人的青唐。

王韶直接找到了俞龙珂,和他谈天说地,剖析吐蕃人的未来,两人说得很融洽,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王韶当晚居然就留在了俞龙珂的营帐里,坦然高卧,直到第二天天亮。

天亮后,一切都解决了。他的口才,尤其是他的胆量让吐蕃人折服,俞龙珂答应他举族归宋,从此做宋朝人的臣子。

纵观这件事,有人或许会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前就有宋朝人这样做过——青涧城的种世衡。老种相公当年能让青涧城变成西夏人的噩梦,就是迅速收服了附近的羌人,用的手法和王韶这次的很像。

可是那有区别,一来青涧城虽是初建,但终究在宋朝的西北边疆附近,宋朝的势力始终笼罩在那一片;第二,羌人不同于吐蕃和西夏,他们自从五胡乱中华之后,就再也没有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他们是墙头草,而青唐的俞龙珂是吐蕃人,他是河湟部吐蕃里的贵族!

所以王韶这次的危险系数,在北宋史上独一无二,一定要找到相比拟的史实,可能要追溯到西汉时汉人军功最强盛时代的一次壮举。

那由汉人史上最强的将军霍去病做出。

当时汉武帝连年征战,匈奴人再也没有了所谓的骄傲和强悍,他们在两次河西大败之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决定投降汉朝。

汉武帝不知真假,他派出了王牌将军霍去病去受降。果然,在霍去病率兵到达黄河岸边的时候,匈奴人发生了内乱,军队开始哗变,浑邪、休屠两王也举棋不定。在这时,霍去病仅带领了几个亲兵,就冲过了黄河,直抵匈奴人的王帐。

永远无法想像,霍去病当年怎么会有那样大的勇气,敢单身犯险,命令两个匈奴王平息叛变。要知道他是匈奴人的死敌,杀了他或者扣留他,都是匈奴人做梦都想不到的胜利。

可他居然就镇住了近五万个匈奴人,带着他们回到长安。那一年,霍去病年仅19岁。

遥想当年,西汉雄风、盛唐气象早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整体的萎靡,无法掩饰某个时段里特殊人物的崛起,比如说这时的王韶。当年霍去病以全胜战绩成为匈奴人的克星,从心底里就压服着异族人,可王韶呢。北宋到了神宗时期,汉人的战绩在西北方面是个笑话,杀了他,对俞龙珂来说,简直没有任何后遗症。

甚至可以否认见过王韶这个人,宋朝有什么办法?谁让你只带几个跟班的就跑来送死。

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王韶的本质。这个人根本就不做没把握的事。俞龙珂去了开封城,面见宋神宗,在官职待遇都有了之后,提了一个额外的要求。

——听说包中丞是朝廷的忠臣,请赐姓包氏。

包中丞,指的是包拯。这位在正史里一般,野史里神仙的人物,是俞龙珂的偶像。神宗答应了他,赐了一个名字,叫包顺。

这是问题的关键,王韶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之所以敢去见俞龙珂,是看准了这个人有宋朝情结,可招降的可能性。

熙宁四年就这样过去了,王韶在慢慢地消化着收编过来的异族人口。一年之后,他做出来的事迹,依稀仿佛让人们看到千年以前霍去病的影子。

王韶的根据地远在秦凤路的通远军,由这里起,他将孤军杀入千里茫茫异域,没有友军,更没有援军,每前进一步,都是吉凶莫测,无法反悔的。

他选的第一个敌人,非常讲究,不是吐蕃人,而是羌人。这就颠覆了一个传统概念。不是都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吗?为什么放着正牌的河湟部吐蕃人不打,却去打跟班的羌人?

这就是王韶的特殊智慧。

请问,战局初开,就先直奔要害,和吐蕃人你死我活,局势会变成怎样。那时吐蕃人会纠集起羌人,抱成一团来对抗宋军。可要是先动羌人呢?

吐蕃人的心理会有微妙的变化,为了奴才,主子不会轻易拼命,甚至还会坐壁上观,看一下敌人的真正实力。

战局的发展完全印证了王韶的观念。他挥兵直入,迅速侵入了位于秦州以北,洮水附近的抹邦山、竹牛岭一带,那里有人数众多的蒙角罗、抹耳、水巴等羌人。

到了地头了,王韶和手下兵将的差别也显了出来。宋朝的标准士兵们按习惯,就准在山脚下的平原地带列阵,等着山上边的敌人冲下来。

列阵……等待……王韶觉得很头晕,看来宋军真的是被李元昊的部队打出心理障碍了,无论什么时候等的都是防守!

这时的局势是宋军主动进攻,来入侵了,尤其是要趁着吐蕃人不明虚实,不愿、甚至是来不及出兵时,先把这里的羌人打垮。这就必须得争分夺秒。如果在山下边列阵,不说到底能不能打败羌人,对方只需要不下山,坐在山上看你摆阵玩,宋朝人都耗不起!

摆在宋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强攻上山。为此王韶下令——“兵置死地,敢言退者斩!”宋军的攻势开始了,翻开地理图册,我们很容易就会知道当时的情况。

陕西、青海、四川三省之间的山都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内地平缓地带的中原人,要身披全副铠甲,举着兵器,冒着箭雨檑石向上仰攻,这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而更要命的是攻到一定坡度时发生的事。

羌人很狡猾,生长在这片山地里,他们知道什么情况下宋军才会最狼狈,就是等宋军攻到一定位置时,前进很累、后退有点远,这时他们才突然冲下去。

没办法,宋军立即就支持不住,开始败退。这时在阵后面,王韶开始换衣服,他脱下了文官的袍子,穿上了一身铠甲。古今中外无数次战役都证明了一个真理,不管军队的装备怎样,战局如何,最重要的是士气。

指挥官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弟兄们,给我冲!”,一个是“弟兄们,跟我上!”哪个大兵都知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令里,哪个才是真把他们当弟兄的人。

王韶就是这样,他穿上铠甲,挤进了冲锋的队伍里。在整个战局中,他是最清醒的一个,此战不胜,多年来的准备会变成乌有,甚至京城里的王相公都会被连累,变得一无所成!

殊死的搏斗开始了,没有什么计谋,没有半点的侥幸,王韶带领队伍反攻得手,冲上了山顶。由此乘胜追击,“获首领器甲,焚其族帐。”

使“洮西大震”。

可没时间高兴,大震的结果就是真正的敌人杀过来了。吐蕃人已经明白了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河州方向的吐蕃之王木征火速派来了援军。王韶刚刚强攻得手,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防守。当然,也可以不防,在敌军到来前迅速退回秦州,那样毫发无损。

但是打了这一仗,爬了这么高的山,还死了那么多的人,为的是什么呢?

这时王韶给出的答案与之前宋朝所有的战例都不同,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入侵一片土地,不管是繁华密集的燕云十六州,还是荒凉广阔的河湟之地,最重要的都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注重一城一池的得失,就会像宋太宗赵光义那样,围城不下,被敌军集结后一战溃败;相反,看辽国入侵北宋,总是寻找宋军主力对决,杀倒一片,当地就会出现真空状态,辽军可以为所欲为。

城?

当城里只剩下老百姓时,就只是敌人的金库,再没有什么抵抗力。

王韶看透了这种军事理念,他选择了一条看似惊险的光明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